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 2025禧年

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

10/5/2025

0 评论

 
图片
        今天是復活期第四主日,通常被稱為「善牧主日」,因为在本主日的禮儀年內,三年的彌撒福音全部取自若望福音第十章,内容都是耶穌講述祂自己是善牧的教導。同時今天也是教宗聖保祿六世創建的「世界聖召祈禱日」。這一天我們不僅特別為獻身生活者祈禱,也為我們每個人如同第一篇讀經中的保祿和巴爾納伯一樣,能夠回應服務教會的召叫而祈禱。

        說到聖召,我們必須明確:每一個人都有聖召,每一個人都已經被天主透過聖神召叫,並不斷地在召叫,以將自己獨特的恩賜奉獻給社會。就如聖保禄宗徒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基督的肢體,只是每個肢體的功能不同,但都屬一個身體,同樣天主給每個人的恩寵也不一樣(格前12)。教宗方濟各在去世前一個月為今天頒布的文告中,邀請我們每一個人奉獻自己的生命作為禮物。教宗說:「聖召,是一份天主散播在我們心田的珍貴禮物。」

        當然,我們被特別邀請為某些特定的聖召祈禱,因為這些聖召對教會的生命至關重要。我們需要牧者來牧養我們的堂區團體,也需要以特殊的生活方式作出見證的獻身生活者。有時候我在想,其實我們不只是祈禱「更多的聖召」,因為聖神時時在召叫那些教會所需要的服務者。而我們真正祈禱的,是那些已經被召叫的人,能夠勇敢回應這召叫。就如教宗選舉一樣,當一位樞機被選為教宗後,首先會被詢問,他是否願意接受這份召叫。在福音中,耶穌召叫了那位尋求永生的少年人:你若願意,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然後來跟隨我。而那位少年並沒有回應耶穌的召叫,而是憂悶地走了。(瑪19:21-22)

        為聖召祈禱日也是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子。一方面,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反省自己的聖召是什麼,自己能如何回應這個召叫,以服務整個教會和社會。另一方面,我們每一個人也應當成為他人回應天主聖神的召叫與恩寵的幫助者,而非障礙。
​
        今天的教會中我們經常談到「聖召危機」。其實有時候好像並不存在真正的聖召危機,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聖召。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平信徒正在接受培育,參與教會的牧靈工作。真正的危機是:太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聖召,或即使意識到了,也沒有作出回應。所以讓我們今天一起祈禱,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接受聖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引導,慷慨回應祂對我們所發出的召喚。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回應這份召叫,那麼我們教會和社會可能就會變得更為美好!

0 评论

聖枝主日(丙):信德的邀請

13/4/2025

0 评论

 
图片
        今天禮儀的讀經很長,跨度也很大。從開始的耶穌在光榮中進入耶路撒冷,到結束的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中間發生很多事情,也值得我們去反省。但我只和大家分享一點:信德。

        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時,那麼多人在歡呼迎接祂,但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那些人都去了哪裡?當他們以為會帶領他們戰勝侵略者的君王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十字架的勝利——離開這座城市時,那些人都不見了。在十字架下,僅有少數幾個人,包括跟隨祂三年的門徒們幾乎也都跑了。那些留下來的人,是信德堅強的人,即使救主被釘在十字架上,他們仍堅信天父必將得勝。


        人就是這樣,當我們處在平安如意,能夠親身經驗天主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為時,感謝祂是很容易的。但生命中總是有挑戰與危機。生活常常使我們走上加爾瓦略山,要求我們相信十字架的勝利。家庭的變故,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身患重病,失去工作,等等……很多的十字架。這時我們需要將自己的痛苦與基督十字架的痛苦結合。因為在痛苦中,我們被邀請要有信德:正如天父曾將悲傷化為喜樂、把死亡轉化為生命,同樣,天主也將在我們當下的苦難中帶來希望與喜樂。


        十字架,是一種對信德的邀請,也可以說是一種召叫。當危機降臨到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的信德就會受到考驗。當我們被邀請與主耶穌一同站在加爾瓦略山上,將自己的痛苦與祂的苦難相結合時,我們需要極大的勇氣與信德才能堅持相信耶穌。


        我們在思考生命中的種種挑戰時,我們可能需要明白:與主一同站在加爾瓦略山上,比在人群中歡迎祂進入耶路撒冷更加重要。今天已經進入了聖周,聖周,不只是回顧或紀念發生在兩千年前的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將我們的現實生活與祂永恆的臨在結合起來。在這個聖周,
讓我們懇求天主賜給我們信德——使我們在艱難困苦中,甚或想逃避時,仍能堅信依靠祂。
图片
0 评论

四旬期第二主日(丙)

16/3/2025

0 评论

 
图片
        今天彌撒的三篇讀經給我們一個很有意思的反省主題:人無法明白天主的意思,也只有在這種不明白當中才能接受到天主的啟示,從而讓我們更加相信天主。

        第一篇讀經是天主與亞巴郎立約。我們從聖經中知道,亞巴郎的太太因為已過了生育的年齡,所以已不能再生育。而今天的讀經中天主卻向亞巴郎許諾,他的後裔將如同天上繁星般眾多。亞巴郎似乎完全不明白天主到底在說什麼,他甚至進入昏睡當中,可是他相信天主許諾。(創15:5-12)這就是信仰,毫無證據,但是卻堅定相信。而我們正是亞巴郎這種信德的果實,閃耀如星。天主對我們的救贖計劃,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明白。如同亞巴郎,即使我們在危機之中難以看清前路,仍必須信賴天主的忠信,因為天主始終信守祂的許諾,祂作為父的慈愛也永不會停止。

        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含淚勸勉斐理伯人,要活出「天國子民」的身份,不要被「地上的事」所牽絆。他要我們效法他自己,屈服於天主大能的改變。(斐3:17-21)我們知道,聖保祿宗徒在歸化以前,作為虔誠的猶太法利塞人,他認為自己的眼光沒有錯,基督徒就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需要被消滅,因此他自己要求去大馬士革抓捕所有基督徒。但是在去往大馬士革的路上,他被基督的榮光所擊倒(宗22:3-7),自此以後,他完全的改變了,將自己交於天主,並不斷勸勉其他人要「屹立在主內」。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及若望上山祈禱。在祈禱中,耶穌改變了容貌,揭示了基督的光榮。可是在這種光榮中,梅瑟和厄里亞與耶穌居然在談論耶穌的去世,也就是祂要遭受的痛苦和死亡;而耶穌的三位愛徒卻陷入了昏昏欲睡之中,伯多祿在昏迷中醒來後都不知道要說什麼。他們在睡意與害怕中聽到了來自天上的聲音。(路9:28-35)

        在聖經中,很多時候人處在無知當中被描述成半睡半醒或是在睡夢中的圖像。就像上面提到的亞巴郎在昏沉的睡去時,天主與他立了約;三位門徒在耶穌顯聖容時看到了上主的光榮,當時他們也在昏昏欲睡;還有創造之初,天主也是在亞當熟睡的時候創造了女人(創 2:21)。這些好像是在告訴我們,當人性能力在軟弱的時候,正是天主啟示或干預的前提。的確,只有放下自己的高傲,承認自己無能的人才會相信:為愛而死將導向生命。所以,在這個恩寵的四旬期中,讓我們放下自己,甚至是在無知中,打開心扉,接受天主的臨在,完全相信祂會改變我們的生命,從而迎接復活的新生。

 讀經一(天主與亞巴郎立約。)
恭讀創世紀 15:5-12,17-18

那時候,上主領亞巴郎到外面,說:「請你仰觀蒼天,數點星辰,你能夠數清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也將這樣。」亞巴郎相信了上主,上主就以此算為亞巴郎的正義。
上主又對亞巴郎說:「我是上主,我從加色丁人的烏爾,領你出來,是為將這片土地,賜給你作為產業。」
亞巴郎說:「我主上主!我怎能知道我要佔有這片土地,作為產業?」
上主對亞巴郎說:「你給我拿來一隻三歲的母牛,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
亞巴郎便把這一切拿來,每樣從中間剖開,將一半與另一半相對排列,只有飛鳥沒有剖開。有鷙鳥落在獸屍上,亞巴郎就把牠們趕走。太陽快要西沉時,亞巴郎昏沉地睡著,忽覺陰森萬分,就害怕起來。
當日落天黑的時候,看,有冒煙的火爐,及燃燒著的火炬,由那些肉塊中間經過。在這一天,上主與亞巴郎立約,說:「我要賜給你後裔的這片土地,就是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河。」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27:1, 7-8, 8-9, 13-14
【答】: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詠27:1)
領: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我還害怕何人?【答】
領:上主,求你俯聽我的呼號;上主,求你憐憫我,垂允我。論及你,我心中時常在想:「你應該尋求他的儀容。」【答】
領:上主,我在尋求你的儀容。求你不要向我掩住你的臉面;你發怒時,不要將你僕人趕散。你向來就是我唯一的救援,不要棄我不顧。【答】
領:我深信在此活人地區,定會享見上主的幸福。你要鼓起勇氣,期望上主!你要振作精神,期望上主!【答】

讀經二(基督必要改變我們卑賤的身體,相似他光榮的身體。)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 3:17-4:1

弟兄姊妹們:
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要注意那些按照我們的表樣,生活行動的人。
我曾多次對你們說過,現在再含淚對你們說:因為有許多人,行事為人,是基督十字架的敵人;他們的結局是喪亡,他們的天主是肚腹,以羞辱為光榮;他們只思念地上的事。
至於我們,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我們等待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從那裡降來;他必以他使一切屈服於自己的大能,改變我們卑賤的身體,相似他光榮的身體。
為此,我所親愛和懷念的弟兄、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可愛的諸位,你們應這樣屹立在主內。——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眾: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領: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參閱瑪17:5)
眾: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福音(正當耶穌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
恭讀聖路加福音 9:28-36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祈禱。
正當耶穌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他的衣服潔白發光。
忽然,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里亞,同耶穌談話。他們顯現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耶穌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伯多祿和他的同伴,都昏昏欲睡。他們一醒過來,就看見耶穌的光耀,及在耶穌旁邊侍立的兩個人。
那兩個人正要離開時,伯多祿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伯多祿原來不知道要說什麼。
伯多祿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耶穌、梅瑟和厄里亞。他們進入雲彩時,門徒就害怕起來。
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這聲音發出後,只見耶穌獨自一人。
當時,門徒都守了秘密,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常年期第八主日(丙)

2/3/2025

0 评论

 
图片
        今天的彌撒讀經充滿了箴言或者說是格言。格言的特點就是用簡潔的語句來表達真理或某些道理。

        在第一篇讀經中,《德訓篇》的作者說:「一棵樹的栽培,可由它所結的果實看出來。」(德25:7)福音中耶穌也指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每一棵樹的好壞,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路6:43-44)的確,一棵樹的品質由它結出的果子來判斷。同樣,一個人的行為顯示出他的本質。當一個人常常行善,我們便知道這是一個善良的人;相反地,若有人總是在製造紛爭,那麼我們可以推測他內心存在問題。所以說行為反映人的內在。

        我們的信仰也是,它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甚至內心的「信」,而是需要「誠於中而行於外」。就如聖雅各伯宗徒說的:信德「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雅2:17)因此,我們的行為必須反映出天主對我們的恩賜。若我們的行為與信仰不相符,那麼實際上我們就是在拒絕祂的救恩。我們常仰賴天主的仁慈,但我們也必須以基督徒的生活來回應這份仁慈。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麼我們的果實——也就是我們的行為——便會顯示出我們信仰的虛偽。

        《德訓篇》接著說「一個人的心意,也可從他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出來。」(德25:7)耶穌同樣指出:「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6:45)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總是有些人會編造、傳播謠言,甚至挑撥離間,製造紛爭。中國有句古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的確,當一個人來告訴你別人的是是非非時,這個人本身就已經在搬弄或者說製造是非。所以,我們的口舌應該如今天答唱詠中所說的:歌頌天主的聖名;傳述天主的慈愛;宣揚天主的仁慈,而不是散播是非,製造不睦。

        耶穌警告祂的門徒:「瞎子豈能給瞎子領路?不是兩人都跌在坑裏嗎?」耶穌的這句教導並不僅限於「教會的訓導」內,或者「權威」、教育機構內,也存在於家庭之中。當我們在信仰和生活上遇到疑惑或困難時,除了向書籍與知識淵博的人請教外,更要跪下祈禱,求聖神助佑我們在信仰上成長。「瞎子不能引領瞎子」,因此,天主賜給我們聖神,也賜給我們教導職,為引領我們走在正道上。

        「怎麼,你看見你弟兄眼中的木屑,而不理會自己眼中的大樑呢?」這是我們今天的人常犯的錯誤,我們總是在指責他人、社會、世界的諸多問題,但卻忽視了我們自己本身可能就是問題的製造者。按心理學的說法就是:我們往往將對自己缺點的不滿,轉嫁到他人身上。我們譴責他人的缺點,實則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足。主耶穌在這裡展現出卓越的心理洞察力:「先處理自己的缺點。」當我們處於負面情緒之中,覺得別人的行為都令我們厭煩時,不妨退一步反思:我們的哪些行為讓他人不悅?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哪些行為使自己不安?
​
        本週三,我們禮儀年曆將進入四旬期。四旬期是一個讓我們在信仰生活中成長的時期。讓我們祈求聖神的指引,在這成長的時期,通過自身的反省,審視自己基督徒的生活,使我們的行為總能顯示出基督的救恩。
讀經一(一個人沒有發言以前,不要讚美他。)
恭讀德訓篇 27:5-8

篩篩子,總留下一些渣滓;人的言談,也總有一些不乾不淨。
爐火試煉陶匠的陶器;言談試驗人的人格。
一棵樹的栽培,可由它所結的果實看出來;同樣,一個人的心意,也可從他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出來。
一個人沒有發言以前,不要讚美他,因為人的好壞,從言談中,才可見到。
——上主的聖言。

 
答唱詠 詠92:2-3, 13-14, 15-16
【答】:上主,歌頌你的聖名,是多麼美好!(參閱詠92:2)
領:至高的上主,感謝你,歌頌你的聖名,是多麼美好;清晨傳述你的慈愛,夜間宣揚你的仁義,是多麼幸福。【答】
領:正義的人像棕櫚樹一樣茂盛,似黎巴嫩香柏一樣高聳。他們被栽植在上主的殿裡,在我們天主的庭院裡,開枝散葉。【答】
領:他們雖已年老,仍然結果,枝葉茂盛,永遠長青。可見上主是多麼公義;他是我的磐石,他處事無不公允。【答】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你們應在世人前大放光明,有如宇宙間的明星,將生命的話,顯耀出來。(斐2:15,16)
眾:亞肋路亞。
 
福音(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恭讀聖路加福音 6:39-4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講了這個比喻:「瞎子豈能給瞎子帶路?不是兩人都跌在坑裡嗎?
「沒有徒弟勝過師父;凡受過完備教育的,僅相似自己的師父而已。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不理會你眼中的大樑呢?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每一棵樹的好壞,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人從荊棘上,收不到無花果;從茨藤上,也摘不到葡萄。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常年期第二主日(丙)

18/1/2025

0 评论

 
图片
        今天的若望福音記敘了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加納「所行的第一個神跡」。從剛剛過去的聖誕節到現在,我們看到了天主透過耶穌基督以多種方式啟示了祂自己。首先,當耶穌誕生時,祂作為一個難民和無家可歸的窮人,躺在一個動物的飼料槽里。天主在此表明祂與世上的窮人和有需要者的深切共融。第一批來探望祂的人是窮人和社會的邊緣人——牧羊人。他們認出了祂就是先知們曾預言的救主,並滿懷喜樂地朝拜了祂。

        其次,天主向外邦人、陌生人、其他宗教的信徒以及無宗教信仰的人啟示了祂自己,這些人來自世界的遙遠角落。這就是在主顯節時,我們紀念的那些「賢士」,他們前來歡欣喜悅地朝拜了祂,並獻上了珍貴的禮物。

        第三次,當耶穌在約旦河受洗並充滿天主的聖神時,天主再次啟示了祂自己。雖然這時候的祂在人群中仍默默無聞,但是來自天上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谷9:7)這句話告訴人們聆聽這位年輕人耶穌,就是在聆聽天主。

        而今天的福音記載了天主第四次啟示祂自己:當耶穌行了祂的第一個「神跡」後,若望說:「耶穌顯示了祂的光榮,祂的門徒就信從了祂。」這也為我們慶祝主的顯現畫上了句號。因為如果說前面三次彰顯耶穌天主性的事蹟是從外來的,而變水為酒這一神跡就是耶穌自己彰顯了祂的天主性。這個「神跡」發生在一場婚宴中。正如第一篇讀經所指出的,在舊約聖經中,以色列被描繪為天主的新娘。在新約聖經里,教會——既基督徒團體,常常被譬喻為耶穌的新娘。聖保錄宗徒在《厄弗所書》中對此作出了詳細闡述,並與婚姻聖事緊密相連(弗5:22-27)。

        瑪利亞的臨在,使這場婚宴的主人免除了尷尬。其實在整個救恩史中,或者說在教會和我們的生活中,「耶穌的母親」,既教會的母親,也是我們的母親,總是有著其重要的角色。她總是看著我們,當她發現我們的需要時就會在耶穌面前為我們轉求。在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有擔心和焦慮事情,也許是焦慮孩子的上學問題,或者是擔心失去工作,也可能是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總之,會有東西攪擾我們的心,那不妨走到「耶穌的母親」跟前,將自己的擔心、焦慮、需求等都告訴她,她一定會告訴耶穌,因為她總是願意幫助別人的需要,更何況她也是我們的母親。
​
        所以,讓我們在焦慮和困苦中投奔到這位母親前,請求她的轉禱;同時也效法她時常發現他人的需要,進而向有需要的人伸出自己的援手。

讀經一(新郎怎樣喜愛新娘,你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你。)
恭讀依撒意亞先知書 62:1-5

為了熙雍,我決不緘默,為了耶路撒冷,我決不休息,直到她的正義顯現,有如光明,她的救恩燃亮,有如火炬。
萬民都要見到你的正義;眾王都要看見你的榮耀。人要給你起一個新的名號,是上主親口所指定的。
你將是上主手中的榮冠,是你天主掌上的冠冕。你不再稱為「被遺棄的」,你的地域也不再被稱為「荒涼的」;因為你要被稱為「我親愛的」,你的地域要被稱為「已婚的」,因為上主喜愛你,你的地域將要婚嫁。
就如青年怎樣迎娶處女,你的建造者也要怎樣迎娶你;新郎怎樣喜愛新娘,你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你。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96:1-2, 2-3, 7-8, 9-10
【答】:請在萬民中,宣揚上主的奇功。(詠96:3)
領:請眾齊向上主歌唱新歌;普世大地,請向上主謳歌!請向上主歌唱,讚美他的聖名。【答】
領:一日復一日,宣揚他的救恩。請在列邦中,傳述他的光榮;請在萬民中,宣揚他的奇功。【答】
領:各民各族,請將光榮歸於上主;各家各戶,請將威能歸於上主。請將主名的光榮,歸於上主!【答】
領:請穿上聖潔的禮服,叩拜上主。普世大地,要在他面前戰戰兢兢!請在萬民中高呼:上主為王!他以正義公道,來治理萬邦。【答】
 
讀經二(一切神恩都是由唯一而同一的聖神,隨他的心願,個別分配給人。)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2:4-11

弟兄姊妹們:
神恩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聖神所賜;職分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主所賜;功效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天主,在一切人身上,行一切事。
聖神顯示在每人身上,雖有不同,但全是為人的好處。這人從聖神蒙受了智慧的言語,另一人卻由同一聖神,蒙受了知識的言語;有人在同一聖神內,蒙受了信心,另有人在同一聖神內,卻蒙受了治病的奇恩;有的能行奇蹟,有的能說先知話,有的能辨別神恩,有的能說各種語言,有的能解釋語言。
可是,這一切都是這唯一而同一的聖神所行的,隨他的心願,個別分配給人。
——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天主藉著福音,召叫了我們,為使我們獲得主耶穌基督的光榮。(參閱得後2:14)
眾:亞肋路亞。
 
福音(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
恭讀聖若望福音 2:1-11

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也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
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
耶穌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在那裡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吧!」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
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他並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司席便叫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
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耶穌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博客檔案

    六月 2025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