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彌撒讀經的主題好像都是被拒絕。在讀經一中,厄則克耳先知雖然始終堅持不懈地安慰處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但是天主的選民卻總是心懷不滿,他們就是不聽,認為先知所宣講的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因此天主稱呼他們為「叛逆的民族。」(厄2:3-5)答唱詠中,聖詠的作者也指出,他們總是被驕傲人欺凌,富貴人恥笑。(詠123:4)讀經二當中,聖保錄宗徒似乎也面臨著被拒絕,雖然他三次求主使他免於打擊,但是天主並沒有將他身上的「刺」拔走。(格後12:7-8)福音中,本來在加利肋亞和耶路撒冷,甚至整個猶太地區已經頗為出名的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納匝肋應該受到隆重的歡迎,但是祂家鄉的人不但不歡迎祂,甚至反感祂。(谷6:1-6)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拒絕的經驗,誰的生命中不會遭受一些拒絕呢?先知、聖保錄,甚至是天主子都被拒絕,那我們被拒絕也就沒有什麼驚奇的了。面對不聽先知的以色列人,厄則克耳先知並沒有放棄,他始終如一地宣講天主要他傳達的訊息。雖然總是被人恥笑和欺凌,聖詠作者仍將目光集中在上主的身上,「我們的眼睛注視著上主,直到祂憐憫我們為止。」聖保禄宗徒甚至把天主的拒絕當做是恩寵,他認為之所以有了那根「刺」,自己才不至於高舉自己,因此他心甘情願誇耀自己的軟弱。至於耶穌基督,並沒有因為自己家鄉人的拒絕就遷怒於他們,而是為了所有的人被釘在了十字架上,以愛的犧牲救贖所有傷害祂的人。 其實,換個角度看,我們不只是面臨被拒絕,我們何嘗不也在拒絕他人,甚至像以色列子民一樣拒絕耶穌呢?雖然耶穌基督的訊息已經流傳了近兩千年了,可是我們中間總是有人不能也不願意接受祂,甚至敵視仇恨祂。想一想如果今天的人們能彼此接納,還會發生那麼多的戰爭和暴力嗎?或者家人、朋友、同事、鄰里,等等的人际关系之間會產生那麼多矛盾嗎? 今天的讀經呼籲我們敞開心扉,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各種事件和挑戰,天主常常以令人驚奇的方式存在,祂也不斷地給我們「講話」,我們必須傾聽祂,並始終注目注視祂,因為祂給我們的恩寵足以應付自己生命中的各種「刺」。讓我們舉目仰望天主,並祈求祂,使我們在生活中能發現並完全接納祂的恩典。 讀經一(他們原是叛逆的家族,但終究要承認:在他們中有一位先知。)
0 评论
写评论。 |
扫码加博主微信博客分類
全部
博客檔案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