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 2025禧年

四旬期第四主日:​悔改与宽恕

30/3/2019

0 评论

 
蘇5:9,10-12        詠34:2-3,4-5,6-7        格後5:17-21        路 15:1-3,11-32
        今天的福音中一开始我们就听到法利赛人和经师们在议论说:“这个人交接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耶稣接下来给他们讲了三个比喻。一个是牧羊人丢了一只羊,当他找到丢失的这只羊后就把它扛回家,且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第二个比喻是一个妇人在家里丢失了一个银币后,点上灯,打扫房屋寻找,找到以后邀请朋友和邻居一同庆祝。另外一个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浪子回头的比喻。其实这几个比喻都是为应衬耶稣所说的一句说:“对于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路15:10)。

        今天这个“浪子回头”的比喻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这个浪子是一个好吃懒做的花花公子,以致于挥霍了他父亲的一半财产。还有一半没挥霍掉,是因为那一半是他哥哥的,他没有权利来挥霍。不过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这个浪子虽然挥霍无度、胡作非为,但他知道反省并痛悔自己的错误。在圣经中我们读到:“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请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吧!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路15:17-19)。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不如这个浪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反省,故而也就谈不到悔改。这个浪子知道错了,也愿意回到父亲的家里。这点就需要我们向他学习,学习他善于反省、认识错误,也学习他勇于悔改,回到父家。

        另外福音中提到的哥哥。在我们看来他的生气、抱怨都是很正常的,因为看上去正如他所说的:很不公平。但是这里他可能少了一些对弟弟的宽恕之道。

        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和这个哥哥一样:自认为做的很好。我们要求恶人回头改过,却不愿意宽恕他们、不屑于和他们接触,甚至不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和信心。其实罪人如何能悔改呢?罪人的悔改非常需要义人的规劝和接近。在生活中常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时候也许就是这种群分界限太明显,可能才导致了太多迷失方向的坏人。如果一个人长期被排斥在义人圈子以外,且常和一些坏人接触,他自然有可能也变成一个恶人。当然不屑于和一些我们认为是坏人的人接触,也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好处,但反过来看,这些所谓的坏人如果没有人引导也许就更会沈沦下去。从福音中,透过耶稣的言行可以看出,耶稣和什么人都接触,不管是法利塞人、经师、法学士或是撒杜塞人这些有地位的人,还是税吏、娼妓、癞病人或者是撒玛利亚人,耶稣都和他们有交流。也正是因为耶稣与他们的亲近,他们才有机会回头归向耶稣。
​
        让我们祈求天主,使我们不但在生活中像福音中浪子一样能回头改过,也像这个父亲一样可以接纳和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和需要悔改的人。
0 评论

四旬期第三主日:天主的仁慈需要人的回应

22/3/2019

0 评论

 
出17:3-7       詠95:1-2, 6-7, 8-9       羅5:1-2,5-8       若4:5-42
        今天是四旬期的第三主日,在过去的两个主日我们听到的是耶稣受诱惑和在大博尔山上显圣容的事迹,以帮助我们增加信德。而从今天开始的三个主日,我们更多会听到的是关于天主的仁慈和每个人都需要悔改和修和的主题。

        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自有者”天主由于对以色列人的仁慈和怜悯,因此愿意派遣梅瑟将他们从埃及人的迫害当中救出。在第二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发生在旷野里的故事警戒格林多人和所有基督徒:天主虽然愿意拯救每一个人,但是个人也必须回应天主的恩宠,否则即使每天有天主的带领,也可能会跌(格前10:1-6,10-12)。今天的福音中提到了加里肋亚人在圣殿被比拉多所杀,和修史罗亚塔时十八个人被压死的的事。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是因为那些人有罪,所以才会在灾祸中死去。事实上,在圣经中有的地方也有表示灾祸就是罪恶的惩罚(申20-30;箴10:24-25)。可是今天耶稣并没有这样判断,而是强调悔改的重要。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灾祸时都会问,这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当有无辜者遇害时,很多人都会迷茫:天主在哪里?祂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呢?就如上周在新西兰基督城发生的恐怖袭击,或者其它地方的各种灾祸。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灾祸就应该让恶人丧亡,而不是让自己认为的无辜者遇难。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把灾祸的根源加在某些无辜的人身上。前几天看“天亚社”的新闻,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晋铎的一位印度神父居然被他家乡教堂的亲人、教友阻止,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举行弥撒。因为他们认为这位新神父是一个“不祥之兆”,会给他们带来灾祸。原因是他被祝圣那天,他的亲戚、家人坐车去参加祝圣礼,但在路上发生交通意外,致使他的十一位亲人遇难。发生车祸和这位神父有啥关系吗?但人们常会以自己固有的想法去看待问题,当不明白天主的旨意时就会迷茫、抱怨,甚至指责他人。
​
        福音中耶稣没有指出那些死去的人是否有罪,但祂一再强调了悔改的必要。耶稣也藉着无花果树的比喻指出了天主的仁慈,天父总是会给人时间去悔改。所以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灾祸发生时,每一个基督徒要问的不应该是天主在哪里?而是要问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是否可以安心地去面对天主的审判。

        今天是教会为候洗者第一次举行考核礼的日子。在礼仪中,教会为他们祈求天主的仁慈和救恩,为使候洗者能够认清罪恶的奥秘,继而为接受耶稣基督作最后的准备。为每一个教友来说也是,不但要特别为那些即将领洗的朋友们祈祷,也需要为自己的过失而忏悔,与天主和他人和好,从而好能与候洗的朋友们一起善度四旬期,准备迎接耶稣基督复活的来临。
0 评论

四旬期的齋戒

16/3/2019

0 评论

 
        又是一年一度的四旬期開始了。每當提到“四旬期”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什麼呢?也許是“聖灰禮儀”當天額頭上擦的聖灰,也許是復活節的臨近,……總之根據每個人自己的認知或者經驗都有不同的“第一印象”。但我感覺出生在傳統教友家庭的兄弟、姊妹們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齋戒,因為在傳統上,“四旬期”被直接稱為“封齋期”或者“嚴齋月/期”,在該時期一再被提及要做的事就是補贖、祈禱和仁愛工作,而補贖的明顯表現形式就是齋戒克己。雖然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更加強調了內心的皈依與更新,但並未丟棄補贖克己的傳統。就如在梵二文獻中所記載的:在四旬期的禮儀及其教導中“應明白顯示四旬期的雙重特性,就是特別借著紀念領洗或預備領洗,並藉著苦行。信友們更熱切的聽取天主的聖言,並專務祈禱,以便準備慶祝逾越奧跡。”(禮儀憲章109)而這裡的“苦行”,最容易被想到的還是齋戒,可見齋戒的確是“四旬期”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齋戒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中都有存在,其目的可能為準備節慶,反省自身,或是教導信徒節制貪欲,以達到更高層次的生活,但如何齋戒卻又有不同。在英文中的Fasting好像更注重對飲食的限制,所以大多數的宗教都比較側重對飲食的控制,包括我們天主教會的大、小齋也都強調節制飲食。而在中華古老傳統中,齋戒似乎更強調對神明的尊敬。比如在古時,當敬天祭祖或者重大事件時一般都要齋戒。在祭祖時可能要致齋三日(致齋時須居於內室不能外出,且要收斂心神,專注於祭祀的物件),而在正式祭祀神明時就必須散齋七日(散齋期間要停止參加一切社交、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悼喪禮,飲食住處也要改變,主要為捨棄平時生活的享受,先將身體調整安定,不耽溺於外界的誘惑),致齋三日,一共齋戒十天,為表示誠敬(禮記▪祭義)。

        其實人們對於齋戒或者守齋的意義,都在不停地改變。比如我們小時候對守大齋的理解和現在應該不一樣。就如我吧,小時候守大齋時午飯一定要等到中午十二點才能吃,即使飯菜已擺在了桌子上,但時間還沒有到十二點也不能吃。時間一到十二點,那肯定要好好撐著吃一頓,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滑稽。當然今日教會更加強調齋戒的精神,而非刻意於外在的形式。教宗方濟各在今年四旬期的文告中解釋:“齋戒,就是學習改變我們對他人及所有受造物的態度,躲開想要貪得一切,為滿足自己貪婪的誘惑,反而願為了愛而受苦――這愛能填滿我們心中的空虛。”(教宗方濟各2019四旬期文告)按教宗方濟各這裡的意思,齋戒就是為了愛而躲避對一切受造物的貪欲。

        在這個四旬期內,我們不妨將教宗的這種解釋作為自己守齋的態度去面對一切受造物,而不僅僅是在四旬期放棄吃巧克力,或者少玩智慧型電話而已。當然,不管以何種方式去表達這份愛,都切勿流於形式,而是按照主耶穌在瑪竇福音第六章中的訓示精神去踐行(瑪6:1-18)。讓我們一同祈求主耶穌,在這個四旬期內能夠為愛躲避一切貪欲,並能在不斷更新與回歸中去迎接逾越奧跡的來臨!
0 评论

四旬期第二主日:信德的希望

15/3/2019

0 评论

 
創15:5-12,17-18        詠27:1,7,8-9,13-14        斐3:17-4:1        路9:28-36
        今天四旬期第二主日的弥撒读经告诉我们,人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把眼光放远一些,尤其是对于信仰。因为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我们无法把握的时间,或者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世界。

        根据圣经的记载,亚巴郎的太太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也不再生育,但在今天的读经一当中天主却告诉亚巴郎要仰观苍天,数点繁星,并且许诺他的后裔也要像天上数不清的星星一样多。亚巴郎居然就真的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创15:5-6)。亚巴郎的相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了万民之父(创17:5)。

        圣保禄宗徒认为他自己的眼光没有错,基督徒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被消灭,因此他要去大马士革抓捕所有基督徒。但是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他被基督的荣光所击倒(宗22:3-7),自此以后,就如今天读经二中给斐理伯人的书信中所说的他始终苦口婆心、含泪劝说众人要“屹立在主内”,“相似祂光荣的身体”。因为“我们的家乡原是在天上”,所以不应该“只思念地上的事”(斐3:17-4:1)。

        在福音中,耶稣带领三位爱徒上了大博尔山,在那里改变了容貌。耶稣想告诉祂的门徒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相信基督最后的胜利,因为他们已经预先看到了基督的荣光。耶稣知道祂所选的人会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所以事先让宗徒们看到祂的荣光,为使他们更加相信耶稣。橄榄山园中的血汗并流(路22:44)和今天大博尔山上的容光焕发,虽然是同一个耶稣,但表现给人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形象。面对这样的主耶稣,要想“屹立在主内”就需要坚强的信德。

        其实在今天也一样,我们面对着很多的挑战。看看今天的教会,耶稣所建立的教会是神圣的,但是教会内的人却都是和我们一样容易犯罪的人。面对教会的各种丑闻,我们会陷入迷茫、困惑,甚至是愤怒,不管怎样失望,我们需要更加相信:耶稣才是真正的唯一希望。当耶稣在橄榄山园中被捕,甚至被钉死后,宗徒们也陷入了焦虑、迷茫、困苦和不知所措当中,但是他们和圣母玛利亚一起在祈祷中等来了圣神降临。继而勇敢地走进人群中,开始宣讲基督的救恩。面对教会内由于人所造成的各种问题,我们也需要像当年的宗徒们一样,在教会当中与教会之母玛利亚一起向天主献上我们的祈祷。
​
        每年四旬期的开始,教会邀请我们进入高山寂静中体验天主;在四旬期的结束,又看到了耶稣被捕、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山上见证的是荣光,在山下看到的却是最惨的痛苦,这是为让我们在痛苦中还能坚强,因为我们还有希望。所以,让我们祈求主耶稣,使每个人在困苦中也能看到祂的荣光,从而满怀希望地等待祂的再次来临。
0 评论

四旬期第一主日:誘惑

9/3/2019

0 评论

 
申26:4-10       詠91:1-2,10-11,12-13,14-15       羅10:8-13       路4:1-13
        教會的禮儀年隨著星期三的聖灰禮儀進入了四旬期,今天是四旬期第一主日。彌撒福音中我們聽到了路加記載的關於耶穌公開傳教前,在曠野裡四十天被魔鬼誘惑的事件。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穌,也受到了魔鬼的誘惑,可見誘惑不會放過任何人。其實在人類之初,魔鬼就引誘了原祖父母,所以才有原罪遺留到了每個人身上。所以我們也不必責怪亞當和厄娃害了我們,因為面對魔鬼的誘惑,如果不投奔到天主跟前,只依賴自己的話,勢必陷入罪惡。

        天主的選民在曠野的四十年中,面對過不同的磨難和試探,雖然他們好像常離開天主,但天主始終沒有放棄他們。而今天福音中的耶穌在面對魔鬼的誘惑時,再次藉著天主在曠野中給以色列選民的誡命駁斥魔鬼的詭計,從而來完成祂的救贖計畫。經過四十天齋期的耶穌一定很餓了,所以魔鬼誘惑祂將石頭變成餅。耶穌能不能做到呢?當然可以,因為祂是天主。可是耶穌不願意這麼做。想想在曠野中的以色列人,當他們抱怨沒有吃的時,天上有瑪納降下;當他們抱怨沒有肉吃時,有鵪鶉飛來給他們吃。可是他們還是死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聽過天主的聖言,也沒有完全信賴天主。雖然從天上降下的瑪納足夠他們吃,儘管天主強調只准許收集當天夠吃的就好,可是他們還是要囤積瑪納。因此面對魔鬼的誘惑,耶穌也引用天主在曠野中的誡命:“人生活不只靠餅”,還需要天主的聖言(申8:3)。

        在第一次失敗後,魔鬼卻用榮華和權勢試圖欺騙耶穌來朝拜牠。其實在耶穌誕生前,天使加婢額厄向瑪利亞預報她將懷孕時就說過,天主要把達味的御座賜給耶穌,而祂的王權也沒有終結(路1:30-33),現在魔鬼卻拿這些來引誘耶穌。當然耶穌並沒有辯駁說,這本來就是我的,而是再一次借用天主在曠野中給以色列子民的誡命說:你要朝拜敬畏上主,你的天主,並且只能奉侍祂(申6:13)。又一次失敗後,魔鬼乾脆直接承認耶穌是天主子了,並且因為耶穌前兩次都是用聖經反駁牠,現在牠也引用聖經:如果你是天主子,那你跳下去吧,反正有天使保護你,你也不會受傷(詠91:11-12)。而耶穌還是引用了曠野中“你們不可試探上主你們的天主”的誡命來訓斥魔鬼(申6:16)。
​
        其實看看耶穌所受的誘惑和人類原祖的誘惑,還有曠野中以色列人所面對的試探,以及今日我們的誘惑,都不外乎貪欲、權勢和驕傲。原祖父母不滿足天主在樂園中給他們的一切,還想和天主一樣。在曠野中的以色列人雖然每天都看到天主的偉大作為,還是要違背與天主訂立的盟約,甚至不斷試探天主。而我們呢?總是不滿足已經擁有的,時不時地想壓倒他人,然後還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尚。還好,今天的耶穌給我們立了榜樣:雖然誘惑不斷騷擾我們,但依靠天主就一定能戰勝魔鬼的伎倆。當然我們更不能忽略了今天福音的最後一句話:“魔鬼用盡了各種試探後,就離開了耶穌,再等時機(路4:13)。”魔鬼在失敗後並沒有放棄,而是在等待時機。所以讓我們記著耶穌的提醒:時常醒悟祈禱,免得陷於誘惑(瑪26:41)。同時,也祈求主耶穌幫助我們認清魔鬼的計謀,並給我們力量來對抗誘惑。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博客檔案

    六月 2025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