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在他人身上接待天主

27/6/2020

0 评论

 
列下4:8-11, 14-16a      詠89:2-3, 16-17, 18-19      羅6:3-4,8-11      瑪10:37-42
Picture
        今天彌撒讀經從列王紀中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開始。厄里叟先知每次路過叔能,城中的一位貴婦都會接待他,甚至還和她的丈夫為厄里叟蓋了一間小房子供他居住。厄里叟先知也想回報他們的熱情接待,所以當僕人告訴他,這對夫婦沒有兒子時,先知欣然允諾“明年這時,你必懷抱著一個兒子”(列下4:16)。在當時的以色列民族當中,就如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沒有兒子可是一件大事:不但不能傳宗接代,甚至也無人養老送終。所以這對夫婦的接待先知,使他們得到了最好的回報。如果我們追述到《創世紀》當中,亞巴郎也曾經因為接待三個路人到帳幕並款待他們,從而得到了天主的祝福,使撒辣懷孕(創17:1-14)。在亞巴郎一百歲時,撒辣生了兒子依撒格。

        在聖經中,熱情好客是一個偉大美德,古以色列人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歡迎,都應該像迎接天主一樣被迎接。所以不管是亞巴郎還是接待厄里叟的夫婦,他們都盡量以最大的熱情接待他們的客人。當然,他們的熱情好客,也得到了天主的祝福。這也正應驗了今天福音當中耶穌所說的:“誰接納你們,就是接納我;誰接納我,就是接納那派遣我來的……。誰如果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他決不會失去他的賞報。(瑪10:40-42)”

        熱情好客並不是準備一個好的聚會晚宴或party,也不是熱情招待來探望自己的親朋好友,而是在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的存在,或者更好說是在我們最不期望接受的人身上看到天主。很多的時候我們會陷入自以為是的成見,從而會錯過在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臨在。比如,有時候對於跟自己意見不合的人,我們就很難去接納。耶穌時代的很多人,尤其是經師、法利賽人和法學士都錯過了認出天主就在他們中間,因為他們認為天主應該是以他們認為的方式存在,而不是他們的反對者。所以面對若翰的苦修精神,他們說“他附了魔”;而對於耶穌的接近所有人,他們又說:祂是一個“貪吃嗜酒的人”(路7:33-34)。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族群所構成的社會當中,每個民族對天主的認識可能不一樣,所以表達方式也會不一樣。當然我們不一定去從不同民族中體驗天主的臨在,但我們完全有必要從自己家庭中的每一個人身上,體驗天主不同的美好臨在方式。小孩子對信仰的認識與表達不同于成人;青年人又不同于小孩子和成人;即使在成人中,男、女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一個家庭中,各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也有所不同,但一個堅強的家庭是基於互相尊重和彼此接納的基礎上的。將這一點擴充到社會中,我們就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看到天主,從而去接納、尊重自己所遇見的每一個不同個人。
​
        熱情好客是在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臨在,同時能夠接受這種臨在的一種美德。當我們擁有這種美德時,陌生人或者不同意見者就不再陌生或討厭,而會變成家人,就像接受厄里叟的夫妇接受厄里叟一樣去接納他們。所以,讓我們祈求天主,打開心門接受天主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同的臨在方式,從而去接納尊重他們。我們也必會得到天主所應許的賞報。

0 评论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不要害怕,要信賴天主

21/6/2020

0 评论

 
耶20:10-13       詠69:8-10,14,17,33-35      羅5:12-15       瑪10:26-33
Picture
         今天是常年期第十二主日,彌撒的幾篇讀經都揭示出進堂詠的主旨“上主是自己人民的力量;祂是受傅者得救的保障”(詠28:8)。因此,幾篇讀經都告訴我們“不要害怕”,要信賴天主。

        第一篇讀經和答唱詠當中都強調了信賴天主的重要性。耶肋米亞先知相信,雖然自己,或者說猶太子民處在迫害和危難之中,但只要信賴天主,並向天主呼求,迫害他的人只會失敗和遭受羞辱;萬軍的上主也必會“從惡人手中,救出窮苦人的性命”(耶20:11-13)。答唱詠的聖詠中也指出,在欺淩、困厄當中,只要向天主呼救,祂必會以豐厚的慈愛實施眷顧,因為上主常常俯聽貧苦卑微的人(詠69:14,17,34)。
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更直接指出,雖然罪惡藉一人使整個世界陷入死亡,但恩寵也藉著耶穌基督一人豐富地洋溢在了每個人的身上,並且恩寵也總是比過犯更為強大。他甚至強調罪惡在哪裡越多,恩寵在那裡也就越豐富(羅5:15,20)。

        在這個世界上,或者說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有時候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使我們失去了安全感,這時我們就會有很多的懼怕,甚至失去希望。比如這半年來,我們怕被新冠病毒感染;怕失去工作;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有人會怕生老病死;有人怕天災人禍;有人怕失去權力和地位;也有人怕自己的隱私被揭露……等等,諸如此類的很多東西使人害怕。

        福音中耶穌三次告訴門徒們“不要害怕”,要信賴天主。甚至直白地說:“不要害怕那殺害肉身,而不能殺害靈魂的”,因為一切都在天主的掌控之中。即便是一隻麻雀掉在地上,甚至是每個人的頭髮天主都一一數過了(瑪10:28-33)。所以當我們懷著一顆信賴的心,把自己憂慮和害怕的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婚姻危機……等等,完全交托在天主手中時,天主必會照顧我們一如照顧田間的野花和天空的飛鳥(瑪6:26,30)。耶穌也告訴跟隨祂的門徒們不要害怕在人面前承認祂。雖然這種承認有時候會給他們帶來不理解、嘲諷,甚至是迫害,但是在人面前承認耶穌的,在天父面前主耶穌也一定會承認他。
​
        當然,耶穌還告訴跟隨祂的人該害怕什麼,“要害怕能使靈魂和肉身,都陷於地獄的”魔鬼(瑪:10:28)。因為牠會誘惑我們不再信賴、依侍天主,甚至妄想超越天主。我們該害怕罪惡,它會帶我們進入死亡。我們該怕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不敢為復活的主作證。
所以讓我們祈求主耶穌,使我們在生活中明白該怕什麼或不該怕什麼,幫助我們能夠信賴祂賜給的豐富恩寵,將自己交托在祂的手中,並敢於在人前為祂作證。

0 评论

基督聖體聖血節寄語

14/6/2020

0 评论

 
Picture
各位在主基督內的兄弟姊妹們大家好,

        今天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所以在此祝大家聖體聖血節快樂,願基督的體血使我們每一個人常獲新生!

        基督聖體聖血是主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時所建立的至聖聖事,也是衪經由十字架的苦難、聖死與世人所訂立的盟約。耶穌與人們所訂立的盟約不同於舊約時代的祭祀。在舊約時代的祭祀中通常是以牛和羊做為犧牲來奉獻給天主。可是在新約中,耶穌基督以祂自己作為無玷的羔羊,一次而永遠地完成了為救贖世人所做的祭祀,從而使人與天主重新和好。
所以,每一次的感恩祭都是耶穌在加爾瓦略山上祭獻的臨現和重演。在感恩祭中,通過被祝聖的麥面餅和葡萄酒,耶穌基督親自降臨在聖體聖事當中,衪以自己的身體,成為我們眾人的食糧;衪以十字架上所傾流的寶血,滌除我們的罪污,成為我們的飲料,以滋養我們靈性的生命。所以,在教會中聖體聖事始終都是其它聖事的基礎和核心,因為誰若吃了這生命之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瑪6:58)。

        可怕的是,由於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的大肆傳播,世界各地的教會基本都停止了公開感恩祭,致使大多數天主的子民都無法領受這賜人永生的生命之糧。感謝天主,隨著疫情的減緩,各地教會也都有限地重新公開舉行感恩聖祭。這對渴望領受基督聖體的兄弟姊妹們來說,無疑是天主最大的恩寵。

        我們團體也從上周的天主聖三節開始,在停止了兩個多月後又可以與大家一起舉行感恩聖祭。雖然為了防止病毒的再度反彈,根據政府的要求我們暫時有人數的限制。但是能面對面地看到團體中的少數兄弟姊妹們,並與大家一同祭獻天主,還是非常高興的。上個主日雖然不到50個人的上限,但畢竟我們是一個有溫度的團體在一起舉行祭獻天主的大禮,不再是神父一個人對著空空的教堂和冰冷的攝像頭而已。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在感恩聖祭中領受基督的聖體。

        既然基督的聖體是我們永生的食糧,教堂也已重新開放,使我們能一起祭獻天主,並領受基督的聖體。因此,在此我鼓勵各位兄弟姊妹們在條件允許,不違反社交限制的情況下儘量到教堂參與聖祭,並領受基督的聖體。所謂的“網路彌撒”和親身參與的彌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一種教會常態,更不能滿足我們領受基督聖體的渴求。所以不要讓“網路彌撒”成為阻止我們領受基督聖體的障礙,更不要因為“網路彌撒”,增加我們去教堂參與聖祭的惰性。

        在今天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特別時刻,讓我們一起反省能帶給人永生的基督聖體聖血對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期待在不久之後我們重新聚在一起共同慶祝感恩聖祭,並同領基督體血的日子。
​
        再一次祝福各位兄弟姊妹們,基督聖體聖血節快樂!
0 评论

基督聖體聖血節:愛的食糧

14/6/2020

0 评论

 
Picture
        今天我們慶祝聖體聖血的節日。上個主日在慶祝天主聖三節的時候,我們說天主聖三是一個奧跡。今天我們慶祝的基督聖體聖血也是一個奧跡。就如我們說不清天主怎麼就是一個卻有三個位格,同樣也說不清楚,基督的體和血怎麼就能隱藏在我們所領受的面餅和葡萄酒當中。雖然常會聽到各地有聖體奇跡的發生,但奇跡並不能使我們明白其中的奧秘,當然這些奇跡無疑會增加我們的信德。

        基督以祂隱藏在面餅和葡萄酒中的形式,滿全了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降生的厄瑪奴耳,即天主與我們同在(依7:16);更不可思議的是祂居然因為對人類的愛,願意和人分享祂永遠的生命,甚至不惜將祂的體血留給我們做食糧。在今天的福音中祂明確地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即使猶太人對此產生爭論後祂也還是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我的肉,是真實的食糧;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 (若6:51-57)。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當中,梅瑟叮囑以色列人不要忘了紀念天主40年在曠野中對他們的照顧,和所賜下的天降神糧“瑪納”來養育他們(申8:3)。而今天基督留給我們的卻是實實在在祂的體和血。所以我們領受的面餅和葡萄酒並不是單純的為紀念主耶穌的最後晚餐,而是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這話聽上去確實生硬和刺耳,連耶穌的門徒們聽後都有點反感,甚至有很多人離開了祂而不再同祂往來(若6:60-66)。所以在領受基督的體血時,必須懷有極大的信德,相信麥面餅和葡萄酒中有耶穌的臨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領受基督聖體聖血的真意。

        另外今天第二篇讀經當中,聖保祿宗徒在給格林多人的書信中指出:由於藉領受同一的基督體血,也因此我們與所有基督的子民達成了共融合一(格前10:16-17)。英文中有時候對聖體的稱呼為Holy Communion,正好指出了這是一個神聖共融合一的聖事。可見我們今天慶祝的是一個充滿信德、愛和共融的節日。因為我們只有懷著信德相信耶穌基督為了愛,給我們留下了祂的體和血作為食糧;也只有在信德中領受了這神糧才會和耶穌基督及整個教會達到圓滿合一的愛的共融當中。
​
        今天我們可能需要反省,自己真的相信餅酒形中有耶穌嗎?薛恩博樞機(奧地利主教團團長)講過一件事,說一個大約五歲的男孩,還沒到初領聖體的年齡,卻誤領了聖體。他興高采烈地告訴自己的母親說:“媽咪,我吃了天主!”讓我們祈求主耶穌增加我們的信德,使我們能和這個小孩一樣確信:我們領受的餅酒當中確實有天主的臨在,從而使我們在與基督的圓滿共融中分享祂永遠的生命。

0 评论

天主聖三節:愛的源頭

6/6/2020

0 评论

 
出34:4-6,8-9       (詠)達3:52,53,54,55,56       格後13:11-13       若3:16-18
Picture
        今天我們慶祝天主聖三主日。我們慶祝的很多節日、慶日或者聖人紀念日多數都是慶祝或紀念某一個事件,或與之相關的人物。但“天主聖三節”所慶祝的核心卻不是一個具體的事件,而是教會就天主內在本質的一個信仰教導。這個節日產生的歷史背景是從第四世紀中著名的亞略異端開始,因為當時亞略異端者為了強調一神主義,卻減輕了耶穌基督“天主”的身份,只側重耶穌的“基督”身份。這種神學思想認為天主子不能被視為和天主一樣。這樣也就否認了耶穌基督的天主性。教會面對這種挑戰,根據聖經的啟示,肯定天主父、子和聖神是三個不同位格,但卻是同一個天主,並用希臘哲學的概念,用“三位一體”的信理來闡述。當時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教會便開始慶祝這個慶節,直到1334年當時居住在亞威農的教宗若望二十二世欽定該節日應為普世教會共同慶祝。

        關於天主聖三的信仰道理,我們總好像也說不清楚,因為人理性的有限性,根本無法理解天主的無限,所以我們稱之為奧跡。有人用太陽或蠟燭的比喻來解釋天主聖三的道理;有人用三角形的形狀來做解釋;也有人用水的三種狀態來解釋;聖依納爵用三個音符同時彈奏只發出一個聲音來解釋。不管用什麼比喻或形態來解釋,我們總是以人的思維來理解三位一體的天主,難免會出現解釋不通的時候。所以與其在到底怎麼就一個又是三位上糾纏,不如看天主的本質——即愛。

        今天的三篇讀經都非常短,但所表達的主題都一樣,即天主的慈愛。第一篇讀經,《出谷紀》中啟示了天主的本性:“上主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于發怒,富於慈愛信實” (出34:6)。天主父一直在愛中信實地履行祂與以色列子民訂立的盟約,最後正如今日福音所說“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來救贖人類,而不是為審判眾人(若3:16-18)。當祂的唯一聖子被人釘死以後,聖父和聖子又共同遣發了真理之神來引導祂的子民走向救恩。由此,我們看到因為愛,天主父創造了我們;也因為愛,天主子耶穌基督救贖了我們;還是因為愛,真理之神又來啟迪、聖化、引領我們。也就是說,天主聖三在救恩的過程中有各自的分工,但又互相合作完全統一。聖保祿宗徒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今天的第二篇讀經中,他祝福格林多人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及聖神的相通,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格後13:13)。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主愛的肖像,又因為天主聖三的名字受洗成為基督徒,為主的愛作證。因此每個基督徒是否活出天主在我們身上的愛,是需要反復深省的。當然了,愛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看看我們生活的世界,自己的周圍,還有最近由於一個美國黑人被員警執法造成死亡所引起整個西方世界的連鎖反應。真愛需要跨越誤會、爭吵、仇恨等等負面情緒與行為;需要理解、包容、甚至在被傷害後還能夠依然無悔的選擇善意、慈悲與寬恕。
​
        讓我們祈求三位一體的天主,藉著祂的愛激勵並賞賜我們效法祂的慈悲愛人,從而活出天主的肖像,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0 评论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