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教宗方濟各致夫婦們「愛的喜樂家庭年」信函

30/12/2021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
​

致夫婦們「愛的喜樂家庭年」信函
2021~2022
致全球各地親愛的夫婦們:

藉著「愛的喜樂家庭年」這機會,我撰寫這封信函,以表達我對你們深切的情感和親近。家庭一直都在我的思念和祈禱中,而在疫情期間更是如此,每個人都受到嚴峻的考驗,特別是我們當中最脆弱的一群。我們共同的處境使我渴望能以謙遜、溫情與開放的態度,來陪伴每個人、所有夫婦及家庭。

這獨特的背景邀請我們學習去活出天主對亞巴郎的呼召,像亞巴郎一樣,離開自己的原生地和他父親的家園,前往天主親自指示給他的未知之地(參閱:創十二 1)。我們比以往更經歷了徬徨、孤獨,甚至失去摯愛的人;我們也被迫要離開自己所掌握的環境、我們的「舒適圈」、熟悉的生活方式,甚至放下我們的抱負,不僅為我們家人著想,也是為社會著想,因為社會需要我們的付出與行動。

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塑造我們,陪伴我們,而且驅使我們每個人要有所行動,最後幫助我們從「我們的家園出發」,很多時候,面對未知的將來,會有點惶恐,甚至害怕。但我們從自己的基督信仰得悉:我們並不孤單,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居共處,在我們內並在我們中間:在我們的家庭、社區、工作場所和學校,以及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中。

如同亞巴郎一樣,每一對夫婦都要離開他們的原生家園。接受了婚姻愛情的召叫後,夫妻二人便決定要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付給對方。訂婚就已表示要起身離開原生家園,一同走上婚姻的道路。生活當中的種種情境:時光的流逝、子女的出生、工作、疾病,這些情形都要求夫婦們更新對彼此的承諾,擺脫自己的惰性、自以為是、舒適圈,為前往上主所應許之地:在基督內,二人結為一體。夫婦二人的生活變成一個共同的生活──在與耶穌愛的共融中成為一個「我們」;生活的耶穌每一時刻都臨在於你們的人生中。天主一直都陪伴你們,無條件地愛著你們,你們並不孤單!

親愛的夫婦們,你們要知道,你們的子女──特別是最年幼的──他們在專心地觀察你們;他們要從你們身上尋找堅強可靠的愛的見證。「每一天的生活當中的夫妻之愛,就是對永恆之愛的見證,因此能夠讓年輕人親眼見到基督的愛就在夫妻之愛中活生生地呈現,是多麼的重要!」1 子女們總是一份禮物,他們改變每一個家庭的歷史。他們渴望得到愛、被肯定、被讚賞和信任。你們父母的職責召叫你們成為賦予生命的人,將作為天主子女的這種喜樂和信仰,傳遞給他們:慈愛的天父從一開始就如此溫柔地愛著他們,每天都牽著他們的手。如果他們發現到這一點,就會在信仰上有所成長,並能信賴天主。

當然,撫育子女,一點都不容易。但我們不要忘記,子女們也同時在教育他們的父母親。家庭永遠都是最先存在且最主要的教育環境,在家中的一舉一動,比言語都更加響亮有力。教育,首先是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陪伴他們,讓子女們了解,父母親是他們都永遠可以信任的對象。一個教育者為其他人而言,可以比擬成屬靈的「生育者」,而且特別要「冒險」去建立關係。身為父母,你們要與子女建立關係,使自己的威信隨日成長,這是極其重要的。子女們必須要有一種安全感,去幫助他們在你們美好的人生中體驗到父母親的信任,不論他們在生活當中面臨怎麼樣的挑戰與衝擊,都能深信他們絕不會孤單無依。

此外,如同我先前所提到過的,平信徒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身分以及在教會和社會中的使命。你們的使命,是透過你們職場的生活,藉此改變社會,並使家庭的各種需要受人關注。夫婦也應該透過他們的舉動及創意,在教  區和堂區的團體裡扮演「率領」2 的角色,來彰顯不同神恩與使命之間的互補性,藉此體現教會的共融,特別是夫婦們與教會的共融──和教會的牧者一起「與其他家庭同道偕行,協助那些特別弱小的一群,藉以宣揚在種種困難中,耶穌也與他們同在的喜訊。」3

因此,親愛的夫婦們,我勉勵你們投身於教會,特別是家庭牧靈關懷。因為「在教會使命所共同承擔的責任中,夫婦們以及聖職人員──特別是主教們──蒙召在教會內的關懷與照顧事工上有效地合作。」4 千萬別忘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福音的喜樂》,66)。婚姻正是建構「相遇的文化」(《眾位弟兄》,216)的工程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家庭面對的挑戰,正是要連結世代,藉以傳遞真正能夠建構人性的價值。在今日如此挑戰的環境當中,我們需要有新的創意,好能在教會和社會當中,彰顯出我們作為天主子民的真正價值觀。

婚姻聖召,就是去駕駛一艘飄搖不定的小船,雖然大海波濤洶湧,但藉著聖事的恩寵卻仍能繼續安穩地乘風破浪。你們有多少次像門徒們一樣想說,或說得更貼切,想大聲呼喊:「師傅!我們要喪亡了,祢不管嗎?」(谷四 38)。我們切莫忘記,藉著婚姻聖事,耶穌就在同一艘船上,即便是在暴風雨中祂仍然關心你們,陪伴你們。在另一段福音章節中,門徒們划槳遭遇困難,看見耶穌步行水面而來,便迎接祂上船。你們也是,在狂風暴雨中,你們也要像門徒們一般,迎接耶穌來到你們的船上,因為祂「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停了」(谷六 51)。這是重要的事,你們要謹記在心:要一同定睛注視耶穌。只有這樣,你們才會找到真正的平安,克服衝突,並且在面對眾多問題時找到解決之道。雖然這並不代表問題會消失無蹤,但你們將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只有當你們將自己交託在上主的手中,你們才能夠經得起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做法就是:在面對你們身邊這麼多的情況時,要先承認自己的軟弱及無能為力,但同時要確信基督的能力會在你們的軟弱中展現出來(參閱:格後十二 9)。正是在暴風雨中,門徒們才體驗到基督的王權及天主性,並學習到要信靠祂。

在聖經的這些章節啟迪之下,我想藉此機會省思目前疫情當下帶給家庭的一些困難與機會。舉例而言,疫情現在所造成的隔離,增加了家人一起相處的機會,而這是一個家人培養交談的難得機會。這顯然需要眾人特別操練自己的耐心。有人要工作、有人要學習、休閒跟休息,在同一個家裡一整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千萬不要讓疲勞擊敗你們;你們要讓愛的力量使你們關注配偶和子女的需要,超過關注自己的疲勞。我在《愛的喜樂》 引用了聖保祿的〈愛的真諦〉讚歌(參閱:格前十三 1~3),我想提醒你們我所說的(參閱:第 90~119 號)。你們要祈求聖家賜予你們愛的恩寵,並且再次閱讀聖保祿宗徒的〈愛的真諦〉,藉此啓發你們的決心及行動。(參閱:羅八 15;迦四 6)

如此一來,與家人相處的時刻,就不再會是一種刻苦,反而會是暴風雨中的避難所。我衷心期盼,每一個家庭都是互相接納與彼此了解的地方。請將我向夫婦們建議的那三個小小的語詞保存在心中:「請、謝謝、對不起。」 5 在每次的爭執過後,「在一天結束前,不要忘了和好。」6 你們不要不好意思,在感恩聖祭中的耶穌跟前雙膝下跪,為求得幾分鐘的平安,並為了夫妻能以溫柔和慈善眼光專心注視彼此;或在即將生氣時,牽著對方的手,讓他偷笑一下。在晚間就寢前,共同誦念一段簡短的禱文,讓基督陪伴你們。

然而,對某些夫婦來說,在隔離期間被迫同住一屋,顯得特別困難。先前既有的問題可能變得更為棘手,甚至常常會產生難以承受的衝突。許多夫婦甚至經歷了關係的破裂,其中的危機是他們難以克服,甚至無法處理的。我渴望向他們表達我的親近與溫情。

因著希望的消失,婚姻的破裂造成無比重大的傷害。誤解引發更多的爭執及難以癒合的傷痕。子女們則因為看著父母親不再團聚而承受痛苦。儘管如此,請繼續尋求協助,讓你們能夠克服衝突,並避免帶給你們彼此之間和你們的子女更多的傷害。即便有如此多的困難與挫折,主耶穌,在祂無限的慈悲中,會啓發你們,使你們在重重困難和失意中繼續前行。請不要放棄呼求祂,並在祂內尋求庇蔭,祈求在生命歷程中得到光照,並在你們的生活團體裡尋找「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

請不要忘記,寬恕能夠治癒每一個傷口。彼此寬恕是內心的決定,那是透過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在誠摯的祈禱中所結出的成熟果實,而只要夫婦倆歸向祂,並願意讓祂在他們的心中運作,基督就會使夫婦二人都恩寵滿盈。基督「寓居」在你們的婚姻中,祂等待著你們向祂敞開你們的心胸,好使祂能以祂愛的大能支持你們,如同祂在船上向門徒所做的一樣。我們的愛,天性微弱,需要耶穌信實的愛的力量。與祂在一起,你們才能真正地把你們的「房屋建在磐石上。」(瑪七 24)

在此,請允許我向正在作婚前準備的青年人說幾句話。即便在疫情之前,訂婚的夫婦們就已經需要面對不穩定的工作環境、計畫不確定的未來,然而現在就業環境變得更為動盪不安。我呼籲訂婚的夫婦們不要因此喪氣,反而要在今年紀念的大聖若瑟年中,學習聖若瑟所展現的「創意的勇氣」。在你們婚姻生活的旅程中,儘管你們的資源有限,永遠都要相信天主上智的安排。因為「有時,困境會從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激發出一些我們從沒想過的潛能」(《以父親的心》,5)。不要猶豫向你們的家人、朋友、教會團體、堂區求助,來幫助你們作婚前準備及未來的家庭生活,因為你們可以向那些已經有豐富經歷的夫婦們學習。

在結束前,我想祝福那些因疫情被隔離而無法與孫子女們相聚共處的祖父母們,特別是那些年長的祖父母們,他們在疫情中尤其覺得孤單。家庭不能少了祖父母們,因為他們就是人類活生生的記憶,「這樣的記憶有助於建造一個更符合人性、更互相接納的世界。」7

願聖若瑟能夠啟發所有的家庭,讓他們在這時代的鉅變之下,擁有創意的勇氣。願聖母瑪利亞在你們的婚姻生活中陪伴你們,強化相遇的文化,以面對我們這暗淡無光的時代裡的問題與困難。那些一直與主同行的人,沒有任何困難可以奪走他們的喜樂。你們要懷著熱誠活出你們的聖召。請不要垂頭喪氣和愁眉苦臉;你的丈夫、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微笑。你們的子女需要你們鼓勵的眼神。你們的本堂神父和教友家庭都需要你們的臨在及喜樂──來自上主的喜樂!

我以摯情向你們問安,並鼓勵你們在耶穌交付給我們的使命中勇往直前,並在「擘餅、祈禱」中(宗二 42)持之以恆。

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我也會每天為你們祈禱。


在兄弟情誼中的
方濟各

2021 年 12 月 26 日──聖家節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給「我們是如何落實愛的喜樂的?」論壇參與者的影片訊息(2021 年 6 月 9 日)。
2 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4。
3 給「我們是如何落實愛的喜樂的?」論壇參與者的影片訊息(2021 年 6 月 9 日)。
4 同上。
5 於信德年向家庭朝聖團致詞(2013 年 10 月 26 日);參閱:《愛的喜樂》宗座勸諭,133。
6 要理講授(2015 年 5 月 13 日);參閱:《愛的喜樂》宗座勸諭,104。
7 2021 年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2021 年 7 月 25 日)。
0 评论

聖家節

25/12/2021

0 评论

 
撒上1:20-22,24-28      詠84:2-3,5-6,10-11      若一3:1-2,21-24      路2:41-52
Picture
      今天普世教會慶祝聖家節,彌撒的福音向我們展示了十二歲的耶穌,第一次公開發言。昨天我們慶祝了耶穌的誕生,從誕生到十二歲,在聖經中我們並沒有看到耶穌的言行,之後,直到三十歲也再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按照猶太法律,雖然成年人每年都需要去耶路撒冷朝聖,但男女卻不能走在一起,而是分開的,到了晚上一家人才會聚在一起。十二歲的耶穌尚未成年,祂可以自由地加入男人或者女人的隊伍。這就是耶穌被丟了一天,若瑟和瑪利亞才發現的原因。
 
      青少年就是這樣,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所以會去做一些父母不讓做的事情,或者做什麼事不告訴父母。所以,做父母的,當你的孩子不再問他從哪裡來,開始不告訴你他要去哪裡時,你就知道他正在長大。正如福音中我們所讀到的,耶穌也不例外,他在沒有通知父母的情況下獨自留在了聖殿裡。當他的父母三天后找到他時,他卻說,“你們為什麼要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2:49)。
 
      然而,耶穌並沒有因為認為自己已經成年就為所欲為,而是跟著若瑟和瑪利亞回到了納匝肋,“屬他們管轄”(路2:51)。其實十二歲的耶穌已經知道他的使命是在他父親的家裡,完成天父交給他的事。從他在聖殿裡三天的實習來看,很明顯他已經能夠做得很好,因為“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路2:47)。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耶穌在十二歲的時候就準備開始他的公開傳教,而且顯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什麼他還要回到納匝肋,在接下來的十八年裡度過一個木匠的生活,直到三十歲才開始他的公開宣講呢?那十八年不是白白浪費了嗎?當然不是!耶穌在納匝肋的隱秘生活與他的公共生活一樣,都是他在地上使命的一部分。福音中也提到正是在這個隱秘生活中,“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的恩愛上,漸漸增長”(路52:52)。
 
      當我們默想耶穌的公開生活只有三年,在家庭生活中卻度過了三十年時,我們就會開始理解他對家庭生活的重視。每一個人都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私人生活或家庭生活,另一種是公共生活或職業生活。這兩種生活本來應該是和諧相處的,但不幸地是很多時候我們讓兩種生活處在了緊張狀態中。我們經常優先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活,卻讓我們的家庭生活受苦。很多的時候,我們認為唯一可以證明自己對家人的愛的方法就是努力工作。可以為了家,為了孩子,為了所愛的人受苦受累,但就是從來不在家,最後導致家庭破裂。
 
      今天慶祝聖若瑟、瑪利亞和耶穌這一聖家的節日,提醒我們:即使我們的工作猶如拯救世界一樣重要,在自己的工作和職業生涯之前,首先要重視和投資的還是我們與家人的家庭生活。願主耶穌常臨在我們的家中,使我們將家庭放在生活的首位,從而使自己的家庭也成為一個充滿愛的聖家。

0 评论

教宗方濟各2021年聖誕文告

25/12/2021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聖誕文告
2021年聖誕節
​

2021年12月25日,星期六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聖誕快樂!

創造世界萬物、賦予人類歷史及人生旅途意義的天主聖言降生成人,並前來居住在我們中間。祂像竊竊私語、一陣清風般地出現,為滿足每個男女向奧祕開放的心。

天主聖言取了肉軀,是為了要與我們對話。天主要的不是獨白,而是對話,因為天主本身──聖父、聖子及聖神,就是對話,是永恆及無限的愛與生命的共融。

藉著聖言的降生成人,天主親自來到世上,給我們指出相遇和對話的道路。祂甚至在自己身上體現了這道路,好使我們能認識這道路,並懷著信心與希望在這道路上行走。

弟兄姊妹們,「要是沒有這麼多慷慨的人將家庭和社群團結在一起,並為此耐心進行對話,世界將會是什麼模樣?」(《眾位弟兄》通諭,198);在這疫情時期,我們更加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建立社會關係的能力受到嚴峻的考驗;人們更加自我封閉、獨自行動、不出門、不聚會,也不一起做事情。在國際層面也存在著不願對話的危險──面對複雜的危機寧可選擇捷徑而非較漫長的交談途徑;事實上,只有交談才引領人找到衝突的解決之道,共享永續的裨益。

的確,正當真正和平的泉源──救主誕生的宣告,在我們周遭和全世界迴響時,我們仍然看到有許多衝突、危機和矛盾。這些似乎永不止息,而且我們不再察覺到。我們已習以為常,以致巨大的悲劇被默默地略過了;我們會聽不到眾多的弟兄姊妹們的痛苦和絕望的呼聲。
讓我們看看敘利亞人民,他們經歷十多年的戰爭,戰爭造成了許多受害者及無數的難民。我們看看伊拉克,在長期的衝突後,仍然在為重建而艱難地奮鬥。我們要聆聽從也門發出的嬰兒哭聲,在那裡有一個已被眾人遺忘的浩大悲劇,這在多年來仍在默默地發生著,每天都有死亡。

我們要記得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持續不斷的糾紛,這種局勢沒有得到解決,社會和政治後果越來越嚴重。我們不要忘記白冷城──耶穌誕生的地方,由於疫情造成的經歷困難,使朝聖者到聖地受阻,對人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再想想黎巴嫩,它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危機,使經濟和社會的生活環境變得十分令人擔憂。

可是,請看,在深夜中,有一希望的標記!今天,如同但丁所說的:「那使太陽和其它星辰移動的愛」,取了肉軀。祂以人的形象前來,分擔了我們人生的悲劇,並打破了我們冷漠的圍牆。祂在寒夜中向我們伸張祂的一雙小手:祂需要一切,但祂來是為了要給予我們一切。我們要向祂祈求向對話敞開心扉的力量。在這歡慶的一天,我們要懇求祂,在所有的人心中喚起對和好與兄弟情誼的渴求。讓我們向祂哀求。

耶穌聖嬰,請賜予中東和整個世界和平與和諧。求袮支持所有投身於人道支援的人,他們在幫助被迫離鄉背井的人民;求祢安慰阿富汗人民──他們四十多年來遭受戰爭的蹂躪,使得許多人被迫離開家鄉。

萬民之王,求祢幫助政府官員去安撫因緊張和對立局勢而動盪的社會團體。求祢扶持緬甸人民,在那裡不包容與暴力也經常打擊基督徒團體和敬禮場所,使緬甸人民的和平容貌黯淡失色。

求祢成為那些相信並促進相遇和對話的人的光,他們逆流而上,也求袮不要讓衝突的癌細胞在烏克蘭的國土蔓延開來。

和平的君王,請協助埃塞俄比亞藉著誠懇的交談找到和好與和平的途徑,將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請垂聽在薩赫勒地區人民的呼聲,他們經歷著國際恐怖主義的暴力。請垂顧北非國家的人民,他們飽受分裂、失業和經濟不平等的蹂躪;並請減輕蘇丹及南蘇丹如此眾多的弟兄姊妹所遭受的內戰痛苦。

求祢使團結互助、和好、和平共處的價值,透過對話、彼此尊重,以及承認普世人權和人類文化價值,在南美洲人民的心中成為主要的動力。

天主之子,求祢安慰那些遭受暴力的婦女們,這種暴力在疫情時期更加汎濫。請賜給那些遭受霸凌和虐待的幼兒和青少年希望。請帶給年長者安慰和關懷,尤其是那最孤單的。求祢賜予眾家庭平靜及團結,那裡是教育的首要場所和社會結構的基礎。

「天主-與-我們同在」,請恩賜病患健康,並啟發所有善心人士,幫助他們尋找更合適的方法去克服醫療危機及其後果。求祢使人心變得慷慨,讓必要的治療,特別是疫苗,提供給最有需要的人們。請賞報所有那些關懷和致力於照顧家人、病患和最弱小者的人。

白冷的聖嬰,請祢讓近期衝突的許多戰俘、平民和軍人,以及那些因政治理由而被囚禁的人,能早日返回家鄉。請不要讓我們面對移民、逃難者和難民的悲劇而無動於衷。他們的眼神要求我們不要轉目不顧他們,不要否認我們共有的人性,而要將他們的經歷當成自己的,不要忘記他們的悲劇。[1]

永恆的聖言,祢降生成人,求袮使我們熱心照料我們的共同家園,它也因我們時常忽略和不予以照顧而受苦,並求袮激勵政治官員去尋求有效的協議,好使未來的世代能生活在一種尊重生命的環境裡。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我們的時代有這麼多的困難,但希望更强而有力,因為「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依九5)。祂是天主聖言,並且降生成嬰孩,只會啼哭和需要一切。像每一個嬰孩一樣,祂願意學習說話,好使我們能學習聆聽天主──我們的父親,並學習彼此聆聽,而又像兄弟姊妹一般地對話。為我們誕生的基督啊,請教導我們在平安的道路上與祢同行。

祝大家聖誕快樂!
—————————--

[1] 參:教宗方濟各在「接待及認別中心」作的致詞,米蒂利尼港,2021年12月5日。
0 评论

耶穌聖誕節

25/12/2021

0 评论

 
聖誕節彌撒讀經
Picture
        教會的禮儀年雖然是三年一個循環,但每年慶祝主耶穌基督誕生的讀經都是一樣的,所以聖誕節的彌撒讀經為我們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因為每年的聖誕節,當我們參加彌撒時都會聽到相同的讀經。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的彌撒讀經都指出,有一道皓光诞生照亮了世界(依9:1;詠97:1,11-12),因為這道皓光,人類不會走在黑暗中,而會在光中行走。這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喜訊。問題是我們有時候還真怕被光照耀。就像昨天晚上的福音中提到:上主的榮光照射着牧羊人,“他們便非常害怕”(路2:9)。為什麼看到光會害怕呢?因為这光在照亮世界的同时,也使我們看清了自己的罪惡,所以我們怕,不想看這真光,也不敢看我們自己。
 
        正是因為怕罪惡,基督的诞生為我們來說才是可喜的,因為我們看到了救恩。老子在《道德经》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8章)。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它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万物相爭,卻停留在別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也最接近于道。我们也常说: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耶穌基督却從無上的尊榮中降生為人,祂也如水一樣是向下而行,在向下而行的謙卑中彰顯了天主的至高之善。而祂不只是接近“道”,祂本身就是“道”。因為今天的聖若望宗徒在福音的一開始就說:“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若1:1,吳經熊譯本:太初有道,與主相偕,道即天主。)
 
        聖誕節是一個充滿喜樂與慷慨的日子,但它也呼籲我們深入反思耶穌降生對你我的意義。耶穌的道成肉身不僅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更重要的是天主將祂自己完全地、滿懷慈愛地賜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時刻。我們說降生的救主給人類帶來了喜樂與平安。正如今天早上弥撒的福音中所說:“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我們都是主愛的人,可內心有平安與喜樂嗎?救主是為人類帶來了平安與喜樂,但需要人們去親近接受這份喜樂。如果人們不接受甚至排斥主耶穌所帶來的救恩,那基督的誕生為這樣的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反而增加了他們的罪過。
 
        尤其是今日社會,可能更需要思考天主以人的形象出現的意義。在面對被新冠病毒肆虐的世界中我們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期盼著自己的生活回復到所謂的正常當中,但耶穌是否真的重生在我們的心中了呢?新的一年,救主的誕生會讓我們的生活有所不同嗎?就如剛才一開始我提到的,每年聖誕節的彌撒讀經都是一樣的,但除非這些讀經能幫助我們深入思考自己的信仰,並改變自己的生活,否則它們將只是文字——很快就會被遺忘。
 
        願我們讓那道皓光照進自己的生活,讓聖言進入我們的內心,從而讓救主在我們內重生。                                      祝大家聖誕快樂!

0 评论

與耶穌聚餐

18/12/2021

0 评论

 
Picture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主日平安!
 
今天已是將臨期第四主日,這個週末我們就要慶祝聖誕節了,聖誕節後的一周又是新年,所以英文說這是一個Holiday Season。都說華人愛吃,是一個樂享口福的民族,其實西方人在Holiday Season最多的社交活動可能也就是派對和聚餐,當然出去度假也是重要的節日活動,但今年由於疫情,出門旅行就需要謹慎了。
 
我們的聚餐當然都是和興趣相投的人,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可否有想到過那些被隔離的被邊緣化的人呢?福音中耶穌也常和別人一起吃飯,但祂卻常被質問:“你們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同吃喝?”(路5:30)
 
其實耶穌在祂的公開傳教生活中多次與所謂的那些罪人吃飯。我們從與耶穌簡單的吃飯群體中,就可以學到不少東西。與耶穌吃飯的人群都很大眾,或許在英語中我們可說很“catholic”,意思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祂與罪人(瑪 9:10)、 與迷失的人(路19:5-10)、和成群的人(若6:10)、和窮人(路14:13)、富人(路14:1)、和那些愛祂的人(若12:1-2)、和那些與祂不同意見的人(路14:1-5)、和不認祂和懷疑祂的人(若21:12)、也和背叛祂的人一起吃飯(路 22:21)。
 
和別人在一起吃飯的深意絕對不僅在於和別人分享食物,更重要的是與他人分享生活、興趣和愛。耶穌站在我們的門口敲門,祂也想與我們一同進餐,祂非常耐心地在等待我們開門並邀請祂參與我們的聚會。耶穌想與我們進餐,但是和祂共同進餐的有各等人,尤其是那些不大被社會容忍的人群。臨近假期,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聚會和慶祝,在這些聚會和慶祝中,也需要邀請耶穌與我們一同分享這份喜樂和愛。
 
我們想和什麼人一起吃飯?又不願與什麼人一同吃飯呢?那些被我們排斥的人,耶穌卻願意與他們在一起聚餐。那麼,我們還想和耶穌在一起聚會嗎?其實做些善工和施捨很簡單,但我們的行為僅僅在於施捨而已嗎?或者我們是在為施捨而施捨呢,還是乾脆就是為了顯示給人看呢?這也許是我們需要在這個特殊的聖誕/新年假期所反思的。
 
在此提前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納福!願降生的救主在這個病毒肆虐的特殊假期帶給大家真正的平安、喜樂與希望!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