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宗座聖赦院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頒賜全大赦予煉靈之法令

31/10/2020

0 评论

 
Picture
宗 座 聖 赦 院

宗座聖赦院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
頒賜全大赦予煉靈之法令
​
2020年10月22日
在本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為獲取適用於已亡信眾的全大赦,在必須履行的善工和必須滿全的條件上,均可為保障信友的安全而作出適應,而頒賜大赦的時期,伸延至整個11月份。

本聖赦院接到很多牧者的請求,他們申請於今年內,基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准許信友按《大赦手冊》(第29條頒賜,第1項)獲取適用於煉靈的全大赦一事上,能以另一些善工替代指定的善工。有鑑於此,本院經教宗方濟各特准,樂意於本年,在群體聚集被禁止的情況下,批准以下適應疫情而作的安排:

a. 前往(天主教)墳場並為亡者祈禱──甚或只默禱──的信友, 除在慣常指定的11月1日至8日其中一日履行該善工而可獲得全大赦以外,亦可自行選擇11月份另一八日時段,或分隔開來的任何八日履行該善工。(註:在上述八日內,一位教友每日履行有關善工,都可獲一個全大赦。)

b. 信友除可在「追思已亡諸信者日」(11月2日),或此日之前或之後的主日,或「諸聖節」(11月1日),虔誠地前往任何聖堂或小堂,並在該處誦念一遍「天主經」及「信經」而獲得全大赦以外,亦可在11月份選另一日期履行該善工。

長者、病人及所有基於嚴重原因──例如,基於有關當局於目前疫情下,為避免眾多信友擠進神聖地點所設的限制──而不能離開家居者,可藉著與其他信友保持心神上的契合,並完全擺脫對罪惡的依戀,以及盡快滿全三個慣常的條件(領受告解聖事、在彌撒中領聖體,並為教宗的意向祈禱)的意願,在耶穌或聖母的聖相或聖像前虔誠誦念為亡者的經文,例如聖教日課為亡者的晨禱或晚禱,或念玫瑰經、慈悲串經,或念其他為亡者最常用的禱文,或專心反省為亡者禮儀採用的其中一篇福音,或透過履行一項慈悲善工,同時把自己生活上的辛勞痛苦奉獻給天主。

為使信友能更方便地領受天主的恩寵,聖赦院誠意請求所有已獲授相關權力的司鐸,本著牧靈愛德,特別樂於主持懺悔聖事及送聖體給病人。

然而,就圓滿地領受大赦的屬靈條件而言,常可回顧聖赦院於 2020 年 3 月 19 日發出的《在目前疫症散播全球的情況下對舉行和好聖事的註釋》。

最後,既然信友的祈禱,尤其是奉獻給天主的聖祭,能幫助煉靈(參閱特倫多大公會議第二十五會期有關煉靈的法令),謹此鄭重邀請司鐸於「追思已亡諸信者日」,遵照可敬的教宗本篤十五世於 1915 年 8 月 15 日發出的《Incruentum Altaris》宗座憲令,奉獻三台彌撒。

此項法令於整個 11 月份都生效,任何與之相牴觸之規定,均屬無效。

2020年10月22日,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紀念日,於羅馬宗座聖赦院頒布。

聖赦院院長──皮亞琴扎樞機 (Mauro Card. Piacenza)
           副院長──克尼基爾 (Krzysztof Nykiel)

(香港教區及台灣地區主教團祕書處 合譯)
0 评论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諸聖節

31/10/2020

0 评论

 
默2:2-4,9-14       詠24:1-2,3-4,5-6       若一 3:1-3       瑪5:1-12
Picture
        今天普世教會慶祝在天諸聖的節日。在教會初期只是部分地方教會紀念殉道者,視他們為聖人而舉行這一特殊敬禮,各地紀念的日期也不一樣。直到西元835年,教宗額我略四世欽定11月1日為諸聖瞻禮。整個普世教會才開始在今天特別慶祝這個節日。其實教會每天都在慶祝不同的聖人,但一年也就365天,怎麼能慶祝過來呢?再加上還有很多未被封為聖,卻在天堂上與主同在的“無名”聖者,所以教會在今天一同慶祝他們的節日。

        我們紀念聖人,到底什麽人才是聖人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才德全盡謂之聖人”也就是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才是聖人。儒家比較強調主動的修行精神,道家更加強調被動的“無為”精神。但是無論怎樣“人”總是中心。在教會中,卻更加強調神,既天主。因為聖人都是凡人,與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軟弱、甚至也有罪惡,但是他們靠著天主的恩寵,不斷地悔改,不斷地更新自己,走向聖德的成全。聖人都是懷著對天主的信賴和忠信,在天主的帶領之下,走出人的軟弱和罪惡,佩戴上天主的聖潔。換句話說,沒有天主的恩寵,誰都無法成聖。

        當然我們今天敬禮聖人的瞻禮,本身並不是為了聖人,而是為了頌揚天主的偉大;為了效法聖人們的榜樣;也是為了讓天朝諸聖為我們轉求,使我們不要遠離天主。說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一個教友的皈依故事。他是東北遼寧人。2000年10月1號他在北京開會,那天梵蒂岡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中華120位殉道真福冊封為聖人。而此舉引起了北京政府的強烈不滿。所以到處都是譴責與羅列那些聖人的所謂斑斑劣跡。而這位教友在北京酒店看到新聞當中的譴責(當時還不是教友),感覺有點好奇:聖人?這是個什麽教會,還有聖人?從北京開完會回到東北後就開始瞭解教會,在2003年領洗入教。現在在網絡中非常活躍地撰文維護教會。

        因為他從聖人們身上看到了希望。人活在世界上最需要的是希望,特別是這個黑暗當道,死亡文化逞強的年代。聖人們帶來的希望,就是一座燈塔,就像亞巴郎一樣。他常常舉目一望,向高山——天主,仰望、呼求,因為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是從那兒來。當看到那些有血有肉的聖人行
實,我們便也有了一些成聖希望。
​
        今天的福音就是我們賴以成聖的標準。正如教宗方濟各所說的,真福八端是基督信徒的‘綱領’和‘身份證’。 “我們中若有人問‘如何做一名好基督徒?’我們在耶穌的話中找到答案,耶穌給我們指出的是反潮流的事,不同於‘世界所做的事’。”藉著今天的福音,耶穌提示給我們一種新的生活理想與價值觀。到底什麼才算有福?我們華人特別鍾愛這個“福”字,但每個人因為自身所擁有或觀念的不同,對“福”的理解也不同。耶穌要人們擺脫世俗的羈絆,免於對金錢、權勢、逸樂的渴望與誘惑,進而追求一種更有意義與價值的精神生活,即以愛為基礎,上愛天主,下愛眾人的生活。耶穌這種對生活價值的評估,無疑地,頗富革命性,迥異世俗的觀念,一定造成人們相當程度的反應,或贊成、或反對。然而不論是誰,只要我們渴慕天國,也想成聖,今天的福音應該會引起我們的思考。

0 评论

九九重阳节

24/10/2020

0 评论

 
Picture
各位在基督內的兄弟姊妹們主日好!

轉眼又到了十月的最後一個主日,而這個主日正是農曆的九月初九,即我們華人傳統中的“重陽節”。“重陽”據說是來自《易經》中的六陰九陽之說。

中國民間自古就有在九月九日登高、秋遊和賞菊的風俗;又因為“九九”諧音“久久”,故此又引申出了思念親友和祭祀祖先的禮俗。時至今日,該節日變成了一個敬老崇孝的節日。所以在今日的中國社會,才有了每逢重陽節,各個老人院的老人都被去慰問的人累個半死的笑話。在這裡,我也藉此專屬長者的節日特向我們團體中的年長者致以節日的問候:願天主的恩寵常常陪伴著您們,也願您們的聖德與年齡同長;祝福您們身心健康,喜樂常伴!

聖經《約伯傳》中說:年老有智慧,壽高有見識(約12:12)。《德訓篇》中同樣記載說:“不要忽略長老的傳授,因為他們也是從祖先學來的;從他們那裡,你能學得明智,在需要時,你便能自知解答”(德八11-22)。我們在俗語中也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者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見老人的經驗、智慧、或見識等對晚輩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財富。教宗方濟各曾在一次彌撒講道中表示:一個民族若不尊重祖父母,就沒有記憶,也沒有未來(2013年11月19日)。教宗本篤十六世也曾在訪問一間老人院時說:“一個社會的品質,我更喜歡稱之為一個文明的品質,取決於老年人所受的待遇和他們在公共生活領域中的地位(2012年11月12日)。”

隨著醫學的進步,人們的年齡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我們的社會中年長者越來越多,可是社會的組織或服務並不一定都能同步增長,因此對老年人的關懷就變得較為重要。特別是今年的新冠病毒(COVID-19),好像對老年人特別不友好。可是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們的社會對老年人似乎失去了應有的照顧和關心。看看中國武漢在疫情之後,老年人因為不會用智慧手機,沒有健康碼,因而被拒絕乘坐公車、無法在醫院掛號看病等等一系列的被拒,真的讓人心酸。

所以藉此“重陽”孝敬老人的節日之際,我們可能需要反省:我們能為團體或社區的年長者做些什麼?如何才能使他/她們感受到來自團體和社會的愛?或者我們該如何將天主的愛帶給他/她們?當然了,也希望我們能從他/她們哪裡學到更多寶貴的經驗,或者他/她們能帶給我們更多來自天主的智慧。
​
再次祝福我們團體中的年長者,節日快樂、身心康泰!

0 评论

常年期第卅主日:愛主愛人

24/10/2020

0 评论

 
谷22:20-26       詠18:2-3,3-4,47,51       得前1:5-10       瑪22:34-40
Picture
        上個主日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從政治的角度一起向耶穌發難:是否該為凱撒納稅?而今天的福音一開始就說:“那時候,法利塞人聽說耶穌使撒杜塞人,閉口無言,就聚集在一起(瑪22:34)。”可見在今天法學士向耶穌提出問題之前,撒杜塞人已經和耶穌也有過交鋒了。翻開聖經,我們就會發現,在上主日和這主日的福音之間,正是撒杜塞人對耶穌的責難。因為撒杜塞人並不相信人死後會復活,所以他們問耶穌:一個結過七次婚的婦人,復活後哪一個才是她的丈夫?耶穌告訴他們:天主是活人的天主,並不是死人的天主。所以復活後的人,不再過地上的婚嫁生活(瑪22:23-33)。這就是法利塞人聽說耶穌使撒杜塞人閉口無言的事件。但他們還是不放棄,所以又拋出法律中哪條誡命最大?

        當時的法利塞人和猶太經師根據法律書,也就是梅瑟五書整理出了600多條法律,他們自己也總是爭論,哪一條最大或者最重要的。就像上個主日,他們提出此問題,並不指望從耶穌這裡得到答案,只是想讓耶穌難堪而已。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木匠不可能回答這個學術性的問題,這樣就會使耶穌在祂的跟隨者中失去威信。而耶穌卻引用托辣(法律書)來回答他們的問題,即上愛天主,下愛世人。因為上主曾吩咐梅瑟向以色列人宣佈,“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申6:5)。”在《肋未紀》中上主也訓示梅瑟告訴以色列人:對近人“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肋19:18)。”耶穌還明確的告訴他們:“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這兩條誡命(瑪22:40)。”

        耶穌的回答也是給今天的我們。今天的教會法典可不是613條,而是1752條。還好,今日法典的最後一條強調了“人靈之得救,在教會中常應視為最高無上之法律”。耶穌強調的法律中最大的兩條其實也可以說是一條,因為這兩條法律是不可分割的。就如聖若望宗徒所說的:人如果連自己肉眼看得見的弟兄都不愛,而說自己愛那位看不見的天主,就是在撒謊(若一4:20)。

        當然付出愛需要很大的勇氣,愛也不是沒有恐懼。但真正的愛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都願意付出。讀過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個孩子的弟弟得了重病危及生命,需要輸血。所有親人中只有這個孩子與弟弟的血型相符。這個孩子知道後馬上就哭了,但他還是答應給弟弟輸血。輸血完成後,這孩子滿面憂愁地坐在一邊。媽媽鼓勵安慰他時,他卻問:“媽媽,我什麼時候會死啊?”原來他之前的哭和現在的憂愁並不是不願意給弟弟捐血,而是他認為給弟弟捐了血自己就要代替他死了。可是不管這孩子如何懼怕,但他願意為弟弟死,從而救回弟弟的生命。這就是最偉大的愛。
​
        生活中我們可能不需要為他人去死,但卻時時需要關心照顧他人的需要。這就是法律中最大的誡命:愛天主在萬有之上,而愛人正是愛天主的具體表現。讓我們祈求天主,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賜給我們愛人的能力和勇氣。


0 评论

教宗方濟各2020 年世界傳教節文告

17/10/2020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
2020 年世界傳教節文告
「我在這裡,請派遣我」(依六 8)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我要為整個教會在去年十月善度特別傳教月的努力而感謝天主。堅信這將為促進許多團體的傳教歸依做出貢獻,按照「受洗者和被派遣者:基督的教會在世界傳教」這一主題所指引的道路歸依。

今年,充斥著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帶來的痛苦和挑戰,整個教會在依撒意亞先知講述聖召的話「我在這裡,請派遣我」(依六 8)——的照耀下繼續這一傳教歷程。對上主的問題——「我將派遣誰呢」(同上)的回答是常新的。這一召叫發自天主的心、源於祂的慈悲,在當前的世界危機中這慈悲是對教會也是對人類的挑戰。「像福音的門徒們一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席捲了我們。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同一條船上,所有人都脆弱和迷茫,但同時重要和必要的是,所有人都蒙召一起划槳、所有人都需要互相安慰。我們都在……這條船上,就像那些門徒們那樣,異口同聲焦慮地說『我們要喪亡了』(谷四 38),我們也是這樣,我們意識到了不能靠每個人自己的力量向前,而只有一起向前」(2020 年 3 月 27 日,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的默想)。我們真的很害怕、迷失了方向、感到恐懼。痛苦和死亡使我們感受到了我們人性的脆弱。但同時,我們都承認所有人都強烈渴望生命、渴望擺脫邪惡。在此背景下,傳教的召叫,為了愛天主、愛近人而讓我們走出自我的邀請,代表了分享、服務、轉禱的契機。天主交給每個人的使命讓人從恐懼和封閉的自我,過渡到因著奉獻自己而重新找到和更新的自我。

在耶穌完成了使命(參見:若十九 28~30)的十字架獻祭中,天主啟示了祂對每個人、對所有人的愛(參見:若十九 26~27)。要求我們個人願意被派遣,因為祂是永遠在履行使命的大愛,總是為了賜予生命而走出自我。為了愛人,天主大父派遣了祂的聖子耶穌(參見:若三 16)。耶穌是天父的傳教士:祂整個人和祂的作為全部是服從天父的意願(參見:若四 34;六 38;八 12~30;希十 5~10)。反過來,為了我們被釘十字架、復活的耶穌,用祂自己的聖神吸引我們到祂的愛的運動中,祂的聖神使教會生機勃勃,讓我們成為基督的門徒;派遣我們到世界上、向外邦人傳教。

「傳教,『走出去的教會』,不是一個計畫方案,而是要通過意志的努力來實現的一個意願。是基督讓教會走出自我。在宣講福音的使命中,你之所以行動是因為聖神推動著你、帶動你向前」(《離了祂我們一無所成》,聖保祿書局,2019)。總是天主先愛了我們,並因著這愛與我們相遇、召叫我們。我們個人的聖召源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是祂的家庭、教會內的天主兒女,那個耶穌給我們見證了的愛德內的弟兄姐妹。然而所有人都有著基於天主召叫我們做天主兒女的人性尊嚴,在聖洗聖事和信仰的自由內變成一直在天主心中的。

白白獲享生命已經構成了是一個不言而喻的邀請,讓我們進入奉獻自我的運動中:一個種子,在受洗者內成熟起來,作為在婚姻和貞潔中對天國的愛的回答。人的生活源於天主的愛、在愛內成長、趨向於愛。沒有人被排除在天主之愛之外,在聖子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神聖獻祭中,天主戰勝了罪惡和死亡(參見:羅八 31~39)。對天主來說,邪惡——甚至罪惡——變成了對愛、愛的更多的挑戰(參見:瑪五 38~48;路廿三 33~34)。為此,在逾越奧蹟中,天主慈悲治癒了人原始的創傷、傾注於整個宇宙萬物。教會,天主對世界之愛的普世聖事,在歷史中繼續耶穌的使命、派遣我們到普天下去,通過我們的信仰見證、福音宣講,天主繼續彰顯祂的愛;在每一個地方和各個時代觸及並改變人的頭腦、身體、社會和文化。

傳教是一個回答,自由、自覺地回應天主的召叫。但只有當我們在教會內善度與活生生的耶穌之間個人的愛的關係時,才能感受到這一召叫。我們自問: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接納聖神的臨在;無論是在婚姻生活中,還是在獻身或者鐸職生活的貞潔中、總之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俯聽傳教的召叫?我們願意被派遣到天涯海角去見證我們在慈悲天主大父內的信仰、宣報耶穌基督救恩的福音、在建設教會的同時分享聖神的神聖生命嗎?像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那樣,我們準備好毫無保留地按照天主的意願服務了嗎(參見:路一 38)?這一內在的願意對回應天主是十分重要的:「上主,我在這裡,請派遣我」(參見:依六 8)。這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今天的教會和歷史中。

懂得在此疫情時刻天主正在對我們說什麼,也是對教會傳教的一個挑戰。疾病、痛苦、害怕、隔離在挑戰著我們。那些孤獨死亡的人、被拋棄自生自滅的人、失去工作和薪水的人、沒有家和食物的人,他們的貧困在困擾著我們。被迫保持距離、留在家裡,我們應邀去重新發現我們需要社會關係,還有與天主的團體關係。這種情況不僅不應該增加不信任和冷漠,還應該使我們更加關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祈禱,天主觸及和感化我們心靈的祈禱,使我們向弟兄姐妹們對愛、尊嚴和自由的需要敞開心扉,還有照顧所有受造物。無法像教會一樣聚集在一起舉行聖體聖事,使我們得以親身感受了許多不能在主日舉行彌撒聖祭的基督信仰團體的境況。在此背景下,天主提出的問題「我將派遣誰呢?」再次擺在了我們面前、期待我們給出一個慷慨而堅定的答案:「我在這裡,請派遣我」(依六 8)。天主繼續尋找派遣誰向世界、向外邦人見證祂的愛、祂那擺脫罪惡和死亡的救恩、擺脫邪惡的自由。(參見:瑪九 35~38;路十 1~12)

慶祝世界傳教節也意味著重申祈禱、反思和你們奉獻的物質援助是積極參與耶穌在祂的教會內使命的機遇。十月第三個主日舉行的聖道禮儀中募集到的捐款所體現的愛德,目的是為了支援宗座傳教善會以我的名義所展開的傳教工作,為了所有人的救恩去滿足全世界各族人民和教會的精神與物質需要。

至聖童貞瑪利亞、福傳之星、受難者的慰藉、她聖子耶穌的傳教門徒,請繼續為我們代禱、支持我們。
​

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0 年 5 月 31 日,聖神降臨瞻禮

(中文翻譯:信仰通訊社)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