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世界聖召祈禱日

29/4/2023

0 评论

 
图片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大家主日平安!

今天是「善牧主日」,也是第六十屆「世界聖召祈禱日」,即以前所說的「聖召節」。
梵蒂岡去年十月在第九十六屆「傳教節」公佈的最新《教會統計數據年鑒》顯示,全球天主教人數共計1,359,612,000人,占世界人口的17.73%, 比前一年下降了0.01個百分點。各大洲都有顯著的增長,唯有我們所在的大洋洲減少了9000人。其實大洋洲除了終身執事增加了36人外,其它服務教會的人數都在下降:司鐸減少了104人,修士減少了67人,修女減少了242人,平信徒傳教士減少了23人,傳教人員減少了505人。雖然雪梨總教區在大洋洲來說,相對要好很多,但放在大範圍來看,還是需要不斷祈禱,當然,也需要每個基督徒發現自己的「聖召」。

今年「世界聖召祈禱日」的文告中,教宗方濟各以「聖召:恩寵和使命」為主題,勉勵基督徒「接受存在邊緣的質問,對他人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同時教宗表示聖召是上主「在當今世界對每個人」的召叫。它既是「白白賜予」的恩寵,也是「走出去傳揚福音的使命」。「使命是天主的工程,它無法獨自成就,卻在教會的共融中實現」。

教宗在文告指出,聖召是恩寵和使命;恩寵是一份白白賜予的禮物,而使命是一份責任。也許我們已經看到相關報道,本屆世界主教會議十月份在梵蒂岡舉行,届时將首次賦予「非主教」參會成員投票權。而這70名擁有投票權的「非主教」與會者,不只是司鐸,還有男女修會會士以及男女平信徒。也就是說,沒有神職的男女教友也可以在本屆「世界主教會議」中投票。由此可見,教宗方濟各旨在推廣教友在整個普世教會中的使命。

天主在起初就召叫了我們每一個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言:「祂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弗1:4)但這份召叫需要我們每個人予以回應。因為聖召「交織著天主的揀選和人的自由」。聖召使我們向天主和他人敞開:「天主在愛中召叫,而我們滿心感激地在愛中回應。」教宗強調:「沒有使命,聖召就不存在。若不將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奉獻給他人,就得不到幸福和圓滿的自我實現」。

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有一個共同的使命,那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為基督作證,在家庭內,教會中,社會上「以態度、以言語、以我們與耶穌同在的感受」喜樂地作見證。雖然我們每個人的職份不同,但每一份聖召都有其獨特之處,而這些獨特的聖召在完成共同使命時就如「聖召交響曲」,在教會內也才能凸顯「自身的真實狀態和富饒」。

願藉此「世界聖召祈禱日」,我們每一位兄弟姊妹都能加深對自己聖召的認識,從而在生活中完成天主召叫我們的使命。
0 评论

復活期第四主日(甲):我的羊聽從我的聲音

29/4/2023

0 评论

 
图片
        今天是復活期的第四主日,傳統上把今天叫做「基督善牧主日」,整個禮儀年中,每年今天的福音也都是有關耶穌是善牧的訊息。

        在舊約聖經時代的先知書當中,我們經常讀到天主被比作細心照顧羊群(天主的選民)的牧人。在巴比倫充軍之地,對於困苦無助的天主的選民,先知們安慰他們,不要對天主失望,因為天主是仁慈的牧者,祂並沒有拋棄他們,反而會像牧人一樣聚集他們,牧放他們(耶31:10,13:7;依40:11,49:9-10;則34:11-16)。先知們也曾預言,將要來到的達味之子——默西亞就是人們所期待的善牧(米5:3;耶3:15;則37:24)。今天彌撒的答唱詠更是直接說:「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23:1)可見上主是牧者的形象在以色列子民中本身就是他們的信念與期盼。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說羊聽從牧人的聲音,牧人「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若10:3)六十年前,聖保祿六世教宗將今天欽定為「世界聖召日」,旨在為教會的「聖召」祈禱,使更多人回應天主的召叫。對於「聖召」的認識,今天的教會已經從狹義的「度奉獻生活」中走了出來,而每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或者生命本身就是一份召叫——即每一個基督徒的生活和生命都是「聖召」。在今天的「世界聖召日」文告中,教宗方濟各指出,雖然我們每個人的職份不同,但每一份聖召都有其獨特之處,而這些獨特的聖召在完成共同使命時就如「聖召交響曲」,在教會內也才能凸顯「自身的真實狀態和富饒」。所以說,天主透過善牧耶穌召叫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否聽到了祂的聲音,對我們特別的召叫呢?

        今天的社會中,我們可以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很多聲音,但從這些聲音中卻很難聽到基督善牧的聲音。我們必須在祈禱、讀經中才能聽到祂說的話,或者說當我們在聖體中領受了祂到我們的心裡,才能感受到祂真切的聲音。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還說;「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永生。」(若10:9)聖若望宗徒一再強調:耶穌基督是天人之間的唯一中保,只有祂才是上天之門,除非經過祂,誰也不能到父哪裡去(若14:6)。聖路加也指出:「除祂以外,無論憑誰,絕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
​
        讓我們祈禱在這個充滿各種嘈雜聲音的世界中,總能聽到並認出基督善牧的聲音,從而跟隨祂的召叫,並能「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

讀經一(天主已把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
恭讀宗徒大事錄 2:14,36-41

五旬節那天,伯多祿同十一位宗徒站起來,高聲向群眾說:「猶太人,及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請你們留意,側耳靜聽我的話!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
眾人一聽見這些話,就心中刺痛,於是向伯多祿和其他宗徒說:「諸位仁人弟兄!我們該作什麼?」伯多祿便對他們說:「你們悔改吧!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因為這恩許就是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子女,以及一切遠方的人,因為都是我們上主天主所召叫的。」他還講了許多作證的話,並勸他們說:「你們應救自己脫離這邪惡的世代。」於是,凡接受他的話的人,都受了洗;在那一天約增添了三千人。——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23:1-3, 3-4, 5, 6
【答】: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23:1)

領: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他使我躺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走近幽靜的水旁,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答】
領:他為了自己的名號,領我踏上了正義的坦途。縱使我應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險,因你與我同在。你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和舒暢。【答】
領:在我對頭面前,你為我擺設了筵席;在我的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答】
領:在我一生歲月裡,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我將住在上主的殿裡,直至悠遠的時日。【答】
 
讀經二(你們現在卻被領回,歸依你們的靈牧和監督。)
恭讀聖伯多祿前書 2:20-25
​
親愛的諸位:
你們如果因行善而受苦,且堅心忍耐,這才是中悅天主的事。你們原是為此而蒙召的,因為基督也曾為你們受苦,給你們留下了榜樣,叫你們追隨他的足跡。
他沒有犯過罪,他口中也從未出過謊言;他受辱罵,卻不還罵;他受虐待,卻不報復,只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施行審判的天主;他在自己身上,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上了木架,為叫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
你們是因他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瘉。你們從前有如迷途亡羊,現在卻被領回,歸依你們的靈牧和監督。
——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若10:14)
眾:亞肋路亞。

 
福音(我是羊的門。)
恭讀聖若望福音 10:1-10

        那時候,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不由門進入羊棧,而由別處爬進去的,便是賊,是強盜。由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給他開門,羊聽從他的聲音;他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他們出來。當他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他,因為羊認得他的聲音。羊決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陌生人,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
        耶穌給他們講了這個比喻。他們卻不明白他所講的是什麼。
        於是,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前來的,都是賊和強盜;羊沒有聽從他們。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可以進,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場。賊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教宗方濟各第60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29/4/2023

0 评论

 
图片
教宗方濟各
第 60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親愛的青年們!

我們慶祝世界聖召祈禱日,今年已是第 60 屆,這祈禱日是教宗聖保祿六世 在 1964 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中創立的。這個上智安排的倡議旨在幫助 天主子民,在當今世界的創傷與希望、挑戰及成就中,以個人和團體回應 天主託付給我們每個人的召叫與使命。

今年,我期望以「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這主題作為大家省思和祈禱的 指引。聖召祈禱日是一個寶貴機會,讓我們喜出望外地發現,上主的召叫 是一個恩寵、一份白白贈予的禮物,同時也是我們的承諾,要向外伸展, 到全世界去宣傳福音。我們受召去作見證,使充滿恩寵的生活,藉著聖事 和在教會共融中,與我們在世的使徒工作一脈相連。一個基督信徒,在聖 神的催促下,對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和坎坷的人生,應有所感覺,並常牢記 在心,教會的使命是天主的工作,並非單靠個人的能力,而是要與我們的 弟兄姊妹,一起在教會的共融中,並在教會牧者的引導下成就,因為祂要 我們與祂在愛的共融中生活,這一直而永遠都是天主的夢想。

「在創世以前就已被召選」

聖保祿宗徒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壯觀的視野:天父「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於愛,按照自己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祂」(弗 2 一 4~5)。這番話讓我們得以瞥見完滿生命的意義:天主按照祂自己的肖 象和形象「孕育」了我們,使我們能成為祂的子女。我們是被「愛」(天 主)、因著愛和為了愛而創造的,而且我們為了要去愛而被創造的。

這從聖神而來的召叫,在我們一生的歷程中都銘刻在我們的身心靈,成為我們散播幸福的祕訣──透過聖神的力量,常以嶄新的方式啟迪我們的思 想,強化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喜出望外,並點燃我們的心火。有時候,聖神會以完全出乎意外的方式介入。對我而言也是如此,1953 年 9 月 21 日, 當我正在路上去參加學校的年度慶典,我感覺被催迫去一座聖堂辦告解。 那一天便改變了我的人生,並留下了一個印記,一直到今天。但天主要人 交託自己的召叫,往往是藉著一個歷程而慢慢地展現的:當我們面對貧困 時、在祈禱時、藉由福音記載裡一個清晰可見的見證、一篇使我們心靈開放的讀經,或者當我們聽到天主聖言並感覺到是對我們直接說的、在陪伴我們的弟兄姊妹給予的規勸中、在患病或哀慟的時刻……。天主召叫我們 的方式,無窮無盡。

天主採取了行動和給了我們禮物,等待著我們的答覆,「天主的召選與人性 的自由彼此交織」,1 那是天主與人內心的一種動態關係。聖召這份禮物就像一顆神聖的種子,在我們人生的土壤中萌芽,使我們向天主和他人敞開心扉,與人分享我們得到的寶藏。這是我們所理解的聖召的內在原理:天主因愛我們而召叫我們,而我們因由衷感激祂的愛而回應。我們自知是那 同一天父的子女,因而視彼此為弟兄姊妹。當聖女耶穌小德蘭終於「看到」 了這一點,她高聲呼喊說:「我終於找到了我的聖召!我的聖召就是愛!是的,我在教會中找到了我的位置(……)。在教會──我的母親的心中,我將會是愛。」2

「在這世上我就是傳教使命」

如上所述,天主的召叫包括了「派遣」。沒有使命的召叫,是不存在的。 若不將獲得的新生命獻於其他人,我們就無法得到幸福和圓滿的自我實 現。我們受召去愛人,這召叫的經驗,是我們無法避而不談的。聖保祿宗徒說:「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 16)。而若望壹書一開始就說:「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即降生成人的聖言──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參閱: 若壹 1~4)

五年前,我在《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中對每一位領了洗的人說:「你 也應當將整個生命看作一個使命」(《你們要歡喜踴躍》,23)。是的,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說:「在這世上我就是傳教使命;我是為此而在這世界上。」(《福音的喜樂》,273)

身為基督徒,我們都肩負一項共同的使命,就是在不同處境中常懷喜樂作 見證,以言以行、以耶穌與我們同在的經驗,並在祂的團體,即教會內, 喜樂地作見證。而我們是以神哀矜和形哀矜將之化為具體行動,秉持一種接納且溫和的生活風格,能表達關懷、憐憫和溫柔,在丟棄文化和冷漠文化中逆流而行。我們若像慈善的撒瑪黎雅人那樣當眾人的近人(參閱:路 十 25~37),我們便明白基督徒聖召的「核心」就是倣效耶穌基督,因為祂來是服事人,而不是為被服事。(參閱:谷十 45)

這種傳教使命的行動,不是純粹來自我們的能力、意願或計劃,也不是靠人的意志力,或因為我們要努力實踐美德,而是源自與耶穌的深刻經驗。 唯有當我們能成為「某一位」的見證人、「生命」的見證人,我們才從而成 為「使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視自己「被傳教使命打上印章、甚至是加上標籤。這傳教使命帶來光明、祝福、活力、提昇、治癒和釋放。」(《福 音的喜樂》,273)

福音中關於此經歷的描述,是前往厄瑪烏的兩個門徒。他們在路上與復活的主耶穌相遇後,心是火熱的。他們彼此說:「當祂在路上與我們談話, 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二十四 32)。在這兩位門徒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是「心在燃燒,腳在移動」。3 這也是我對即將在里斯本舉行的世界青年日的熱切期許──我欣喜地期待著─ ─而它的座右銘是:「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 39)。願我們每一 位,或男或女,都感受到被主召叫,帶著火熱的心,起身並急速啟程。

因受召而被聚集起來

聖史瑪爾谷告訴我們,當耶穌召叫十二門徒時,祂以他們各人的名字召叫 他們。祂選定了這十二人與祂在一起,並派遣他們出去宣講、治病、驅魔 (參閱:谷三 13~15)。上主就這樣為祂嶄新的團體奠定了基礎,這十二 人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行業,沒有一個是什麼重要人物。聖經也記載其他的召選,例如那七十二位門徒,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到各城去。(參 閱:路十 1)

「教會」,希臘文( Ekklesía)的原意,是受召、被召集的人的聚會,以組成門徒團體以及耶穌基督的男女傳教使徒團體,好使他們致力於活出祂的愛(參閱:若十三 34、十五 12),並將這份愛傳播給其他人,為使天主 愛的國度臨於人間。

在教會內,或男或女,我們都是僕役,我們按照各自的聖召、神恩和使命 服務。我們每一個人在愛中所領受的自我奉獻的聖召,都藉此發展和具體實現:平信徒在生活中努力把家庭建設成小型教會,以福音的酵母使社會各領域煥然一新;男女的度獻身生活者,他們為弟兄姊妹獻身於天主,為天國擔當先知的角色;領受聖秩聖事的聖職人員(執事、司鐸、主教)被託付的服務則是傳道、祈禱和致力於天主子民的共融。在教會內,唯有當每一個獨特的聖召與其他所有聖召是一脈相連的,才能彰顯其真實的本質和富饒。由此可見,教會是一首聖召交響曲,所有不同的聖召都融為一體, 各有特色又和諧一致,並一同「外展」,為了要在世上綻放天國新生命的 光芒。

既是恩寵也是使命:禮物與任務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聖召是一份禮物,也是一項任務,是嶄新生命和真正喜悅的泉源。願與今天世界聖召祈禱日有關的祈禱聚會與活動,能加強家庭、堂區團體、獻身生活團體,以及善會組織和教會運動對聖召的意識。 願復活主的聖神把我們從怠惰中喚醒,並恩賜我們同理心和共融這份禮 物,使我們每天都能重生,成為天主愛的子女,並使我們在天主的愛中孕育新生命(參閱:若壹四 16):處處都能傳遞生命,尤其是在那些存在著排斥、剝削、貧困與死亡的地方,藉此拓展天主聖愛的空間,4 並願天主在人間日漸為王。

願教宗聖保祿六世為 1964 年 4 月 11 日,第 1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所作的祈禱文,在我們的旅途上伴同我們:

「哦,耶穌──靈魂的神聖牧者,祢召叫宗徒們,要他們成為漁人的漁夫。求祢繼續從年輕人當中吸引熱心和慷慨的人靈,使他們成為追隨祢的人和祢的牧者。求祢賜給他們分享祢救贖人靈的渴望,(……)在他們面前打開全世界的視野,(……)好使他們回應祢的召叫,繼續祢在世上的使命,建立祢的奧體──教會,並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瑪五 13)。」

願聖母瑪利亞陪伴你們和保護你們。我降福各位。

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 年 4 月 30 日,復活期第四主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青年、信德與聖召辨明──世界主教會議總結文件〉,78。
2 手稿 B(法文),於她最後一次的避靜(1896 年 9 月)所寫錄的:《全部寫作》,第 226 頁,巴黎, 1992 年出版。
3 參閱:〈2023 年世界傳教節文告〉,(2023 年 1 月 6 日)。
4 「 Dilatentur spatia caritatis」 :聖奧斯定,《講道》69:PL 5,440~441。
0 评论

復活期第三主日(甲):與耶穌同行

22/4/2023

0 评论

 
图片
        今天已經是復活期的第三個主日。在主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那天,有一些曾陪同祂的婦女到墳墓那裡,按照傳統想用香料敷抹耶穌的身體,她們卻發現墳墓是空的,有天使告訴她們耶穌複活了。然後這些婦女回去將她們看到的報告給耶穌的門徒。聖路加記載,門徒們卻認為:「婦女們的這些話是無稽之談,不肯相信。」(路24:1-12)

        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就在同一天傍晚,其中兩個心存疑慮的門徒徒步前往厄瑪烏。他們一路都在談論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以及那些婦女們的報告。 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對當時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困惑和沮喪。

        他們在耶穌宣講天國時與祂相遇;聽過耶穌不同凡響的講道;見過耶穌施行奇跡;他們曾希望祂就是默西亞。可是三天前他們看到耶穌被捕、被羞辱、被毆打、最後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耶穌的死給他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以致使他們質疑自己對祂的信仰。甚至在聽說祂已經復活之後,他們也無法讓自己相信。因此,他們在灰心、困惑和懷疑中選擇了離開耶路撒冷。

        他們還在路上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但他們卻沒有認出復活的主。當他們向耶穌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後,耶穌稱他們為「無知的人」,隨後耶穌給他們解釋了聖經中關於默西亞的所有記載。還好,這兩位門徒願意聆聽這位「陌生人」的講解,並邀請祂和他們一起住下。晚餐中,耶穌擘餅給他們時,他們看到了最後晚餐廳的一幕重現,便立刻認出了主基督。

        我們是否也和這兩位門徒一樣呢?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讓我灰心喪氣:我們努力承行天主的旨意時,卻發現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順利,或者沒有向我們的預期發展,這時我們就會產生困惑、沮喪,甚至是懷疑。其實這些疑慮來自於我們並不了解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完美計劃。如果這兩位門徒,一開始就明白耶穌在路上給他們解釋的一切,那他們就不會失去希望。我們也一樣,當我們開始對生活失去希望時,一定是因為未能正確理解聖神對我們生命的計劃。
​
        這兩位門徒在困惑中向主基督坦誠了一切,並長時間地聆聽了祂的教導。讓我們也常向上主獻上自己的祈禱,尤其是在失望、焦慮、痛苦,甚至懷疑中,並聆聽祂的聖言。相信在痛苦中並不是我們獨行,而主耶穌一直都陪伴著我們,祂也會驅除我們的困惑,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明白天主在我們身上的完美計劃。

讀經一(基督不能被死亡控制。)
恭讀宗徒大事錄 2:14,22-33
​
五旬節那天,伯多祿同十一位宗徒站起來,高聲向群眾說:「猶太人,及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請你們留意,側耳靜聽我的話!諸位以色列人!請聽這些話:
「納匝肋人耶穌是天主用德能、奇蹟和徵兆——即天主藉他在你們當中所行的,一如你們所知道的——給你們證明了。他照天主已定的計劃和預知,被交付了。你們藉著不法者的手,釘他在十字架上,殺死了他。天主卻解除了他死亡的苦痛,使他復活了,因為他不可能受死亡的控制,因為達味指著他說:『我常將上主置於我眼前;我決不動搖,因他在我右邊。因此,我心歡樂,我口歌唱,連我的肉身,也要安息於希望之中,因為你決不會將我的靈魂,遺棄在陰府,也不會讓你的聖者,見到腐朽。你要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使我在你面前,獲得圓滿的喜樂。』
「諸位仁人弟兄!容許我坦白對你們講論聖祖達味的事吧!他死了,也埋葬了。他的墳墓,直到今天,還在我們這裡。他既是先知,也知道天主曾以誓詞,對他起了誓,要從他的子嗣中,選立一位來承繼他的王位。他既預先看見了,就論及默西亞的復活,說:『他沒有被遺棄在陰府,他的肉身也沒有見到腐朽。』這位耶穌,天主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他的見證人。他被舉揚到天主的右邊,由父領受了所恩許的聖神。你們現今所見所聞的,就是他所傾注的聖神。」——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16:1-2,5, 7-8, 9-10, 11
【答】:上主,請你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詠16:11)
或「亞肋路亞」
領:天主,求你保佑我,因為我只投靠你。我對天主說:「唯有你是我的上主,唯有你是我的幸福。」上主,你是我的產業,是我的杯爵,有你為我守著。【答】
領:我要讚頌引導我的上主;我心連夜間也向我督促。我常將上主置於我的眼前,我決不動搖,因他在我右邊。【答】
領:因此,我心高興,我靈喜歡,連我的肉軀,也無憂安眠。因為你絕不會將我遺棄在陰府,也絕不會讓你的聖者見到腐朽。【答】
領:請你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唯有在你面前,才有圓滿的喜悅;永遠在你右邊,也就是我的福樂。【答】
 
讀經二(你們是用無玷羔羊——基督的寶血,救贖出來的。)
恭讀聖伯多祿前書 1:17-21

親愛的諸位:
你們既稱呼那不看情面,而只按每人的行為,施行審判的天主為父,就該懷著敬畏的心,度過你們這旅居的時期。該知道:你們不是用能朽壞的金銀等物,而是用寶血,即無玷無瑕羔羊——基督的寶血,由你們祖傳的虛妄生活中,被贖出來的。
基督固然是在創世以前,就被預定了的,但在最末的時期,為了你們才出現,為使你們因著他,而相信那使他由死者中復活,並賜他光榮的天主;這樣,你們的信德和望德,都同歸於天主。——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耶穌,請你給我們講解聖經,好使我們的心,在你講話時,也火熱起來。(參閱路24:32)
眾:亞肋路亞。
 
福音(在擘餅時,門徒認出耶穌來。)
恭讀聖路加福音 24:13-35

        就在一周的第一天,耶穌的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眼睛卻被蒙蔽住了,以致認不出耶穌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
        一個名叫克羅帕的,回答耶穌說:「在耶路撒冷作客的,獨有你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所發生的事嗎?」
        耶穌問他們說:「什麼事?」
        他們回答說:「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他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有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他,判了他死罪,釘他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此外還有:這些事發生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裡,沒有看見耶穌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耶穌復活了。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耶穌。」
        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他的光榮嗎?」耶穌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
        當他們走近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他們強留他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
        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耶穌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他們就彼此說:「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他們於是立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位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兩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復活期第二主日(甲):多疑的多默帶來的安慰

15/4/2023

0 评论

 
图片
        今天是復活期第二主日,也是慈悲主日。在福音中我們聽到了復活後的耶穌多次顯現給宗徒們,以堅固他們的信德。西方有個詞「Doubting Thomas」,意思是「多疑的多默」,而今天的福音告訴了我們它的出處——即有關基督復活的事件。如果有人被稱為「多疑的多默」,大概意思就是說這人是一個懷疑輪著,在沒有個人經驗的時候是拒絕相信的。我們知道多默宗徒是耶穌所揀選十二宗徒之一,按今天的話說,是屬於耶穌的核心圈子之一。但是他卻遲遲不相信耶穌的復活,即使耶穌已經屢次顯現給了其他的門徒,他還是要求具體的證據,並且要親自檢驗。多默今天的經驗,給我們這些常常被疑惑所困擾的人來說,可以說給了一些安慰。

        由於害怕猶太人的報復,所以宗徒們把自己關在了屋內,他們害怕猶太人像對待耶穌一樣來處置他們。這一切在耶穌顯現,並向他們吹了一口氣後發生了改變。聖神進入了他們,在聖神的力量下,他們離開了關閉自己的房屋,走出去開始傳播基督的福音。在今天的第一篇讀經中,路加向我們展示了宗徒們在言語和生活中時常見證主基督的復活。(宗2:42)

        有些人總是無法相信,甚至也不明白完全相信的人。也許有時候他們也羨慕或者想體驗這份確定的信仰,或者願意分享自己父母的信仰。其實,大多數人在信仰或者說靈性的道路上都會有疑惑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是否像門徒們一樣,因為害怕,想把自己關起來,不敢去見證自己的信仰;或者說有時候可能也會有放棄信仰的誘惑;也可能因為曾經的失敗,不敢再去見證基督的復活。今天的福音給我們帶來了安慰與鼓勵。復活的主基督會帶給我們力量和信心,沒有緊閉的房門,或者說是緊鎖的心門可以把耶穌阻擋在外。

        多默一開始並不相信其他門徒看見了復活的基督,他要求明確有形的證據。耶穌顯現後給了他證據:「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若20:27)從多默的懷疑到相信,我們看到了基督的慈悲。正如主基督也原諒了宗徒們的膽小和多默的不信,祂也給了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
​
        今天我們也和宗徒們一樣與復活基督相遇,藉著聖體聖事分享我們彼此和共同的信仰。就如早期教會的信友們常常聚在一起祈禱、擘餅所建立的團體,我們也藉此分享與祈禱,彼此鼓勵,共同促進彼此信仰的成長。因為沒有人給我們信仰,別人也無法替代,多默最終也是自己相信了復活的基督。當然信仰是天主的一份特殊禮物,但個人需要去接受這份恩賜,並不斷去培育、分享它,才不會使它枯萎。在今天慈悲主日的時刻,讓我們和多默一起宣認:「我主!我的天主!」

讀經一(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
恭讀宗徒大事錄 2:42-47
​
        弟兄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
        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蹟異事,各人都滿懷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
        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他們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118:2-4, 13-15, 22-24
【答】: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他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18:1)或「亞肋路亞」
領:願以色列家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願亞郎家族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願敬畏上主的人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答】
領:人雖推撞我,叫我跌倒,然而上主卻扶持了我。上主是我的力量與勇氣,他常是我的救援。在義人的帳幕中,響起了勝利的歡呼。【答】
領: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是上主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答】
 
讀經二(天主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使我們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
恭讀聖伯多祿前書 1:3-9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因自己的大仁慈,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使我們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並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腐壞、無瑕疵、不朽的產業,因為你們原是為天主的能力所保護,為使你們藉著信德,而獲得那已準備好,在最後時期出現的救恩。
為此,你們要歡欣踴躍;雖然,現在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使你們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光榮和尊敬。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現在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不可言傳,和充滿光榮的喜樂,而歡欣踴躍,因為你們已把握住信仰的效果:靈魂的救恩。——上主的話。
 
復活節讚歌
領:各位基督徒,請向逾越節羔羊,獻上讚頌之祭。
眾:羔羊贖回了羊群;聖潔無罪的基督,使罪人與天父和好。
領:生命與死亡展開奇妙的決鬥,生命的主宰,死而復活,永生永王。
眾:瑪利亞,請告訴我們,你在路上看見了什麼?
領:我看見永生基督的墓穴和他復活的光榮、作證的天使、頭巾和殮布。
眾:基督、我的希望、已經復活,他要在你們之先到加里肋亞。
領:我們知道,基督確實從死者中復活。勝利的君王,求你垂憐我們。
眾:亞孟。亞肋路亞。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多默,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29)
眾:亞肋路亞。
 
福音(八天以後,耶穌來了,站在門徒中間。)
恭讀聖若望福音 20:19-31

        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就被保留。」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其他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但多默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
        耶穌對多默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基督的福音。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