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聖若瑟年全大赦

27/2/2021

0 评论

 
Picture
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們,主日平安!

過了這個主日,我們就邁入教會禮儀年的三月——聖若瑟月,就如我們已經知道的,教宗方濟各將今年定為了“聖若瑟年”,而宗座聖赦院也為了回應聖若瑟年的慶祝,特別頒佈了在全年內可獲得全大赦的不同方式的“聖若瑟年”法令。

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大赦,什麼又是全大赦呢?

我們都知道,人一旦違反了社會法律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而在教會內,人一旦違反了天主的法律/誡命(即我們常說的犯罪),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教會稱之為罪罰。這種罪罰的後果又稱為“永罰”或“暫罰”。永罰即永久失去與天主的共融,失去永生(通俗的說法就是下地獄);而暫罰顧名思義就是不會讓人永遠失去天主,但需要暫時淨化(生前的補贖或死後的煉獄)後方可與天主完全共融。而教會藉著由基督而來的束縛和釋放的權力(瑪16:19),作為救恩的分施者,為了幫助個別基督徒的裨益而分施基督和著聖人的補贖功績,使他/她們獲得暫罰的赦免,即為大赦。藉著大赦,信友可以為自己、他人或者在煉獄的靈魂獲得因罪過所帶來的暫罰的赦免(教理1498)。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大赦”只赦免罪過帶來“暫罰”,但不能赦免罪過,所以獲得大赦和告解聖事是不可分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次看到領受大赦的條件都會有:辦告解領受修和聖事。大赦根據其可赦免“部分”或“全部”的暫時罪罰又分為“有限大赦”和“全大赦”。(有關大赦,可閱讀《天主教教理》1471-1479)

根據宗座聖赦院頒佈的“聖若瑟年”法令,完成法令指出獲得大赦的條件:辦告解領受修和聖事,領聖體並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禱即可獲得“全大赦”。而在靈魂無罪的情況下,按照宗座大赦所指定的不同方式,可獲得全大赦:首先,誦念天主經並默想至少30分鐘,或是至少避靜一天,在避靜中要以聖若瑟為默想主題;其二,以聖若瑟為榜樣,實行一件或神或形慈悲善工;其三,在家庭或夫妻之間共同誦念玫瑰經;其四,凡是每天把自己的工作託付於大聖若瑟保護的人,以祈禱懇求聖若瑟的轉禱,使那些尋找工作的人能找到工作,並使所有的工作更有尊嚴;最後,為遭受迫害的教會祈禱,誦念大聖若瑟禱文,或是誦念有關聖若瑟的經文及向聖若瑟祈禱的經文,都可獲得全大赦。

另外,法令還指出,為紀念聖若瑟,信友誦念任何經合法准予的祈禱和虔敬的行為,例如“啊!真福若瑟,我讚美你”,就可獲得大赦。特別在傳統上紀念聖若瑟的瞻禮,即3月19日、5月1日、聖家節、傳統的每月19日和每個星期三都可獲大赦。

法令特別指出,在目前衛生緊急情況下,年長者、病患、臨終者和所有因正當理由不能出門的人而不能滿全獲得大赦的一般條件時,向病人之慰、善終主保聖若瑟表達敬意,懷著信賴天主的心奉獻生命中的痛苦和不適而行虔敬行為,可獲得大赦。
​
藉此紀念聖若瑟的三月,期望我們都能為自己、他人和煉獄靈魂獲得更多的大赦。
0 评论

四旬期第二主日:攀上高山

27/2/2021

0 评论

 
創22:1-2,9-13,15-18      詠116:9,10,15-19      羅8:31-34      谷9:2-10
Picture
        上個主日我和大家分享: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跟隨耶穌一起進入曠野,因為在曠野當中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並找到天主。這個主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們都需要一個在山頂的經驗,即需要有一個感受到天主的臨在,或者體驗到天主的真實性的經驗,這樣我們才不至被生活中的十字架所嚇倒。

        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像今天讀經一當中亞巴郎那樣讓自己無法明白和理解的問題(創22:1-18)。但是,我們都沒有信德之父——亞巴郎那麼大的信德,這時候認識天主的經驗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這種經驗可以給我們足夠的希望去面對自己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困難。当然亚巴郎的信德也可以说来自于他对天主真实临在的体验,他明白這個孩子是來自天主(創18:10-14,21:1-2)。

        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讀到雅各伯、若望和伯多祿跟隨耶穌上了一座高山,耶穌讓他們看見了祂就是默西亞的美妙容貌。這為他們日後為主作證帶來了希望與信心,否則他們可能會一直懷疑自己跟隨的老師到底是誰。雅各伯和若望曾借著他們的母親尋求在天主的國內,一個坐在耶穌左邊,另一個坐在右邊(瑪20:21);伯多祿也曾考慮: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耶穌,會得到什麼賞報呢(瑪19:27)?但是這次在高山上的經驗讓他們在以後的見證中更加相信耶穌,也增加了他們的勇氣。

        相傳在羅馬教難時期,隨著迫害的日趨嚴厲,伯多祿為了避免被釘死,遂決定離開羅馬。可當他在離開羅馬的途中卻遇見了正走向羅馬的耶穌。伯多祿就問耶穌:“主啊,你去哪裡?”耶穌回答說:“我去羅馬,接受再次被釘在十字架上。”伯多祿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他需要回到羅馬去面對迫害。我想伯多祿決定回到羅馬時一定想到了今天福音中在高山上的經驗,同樣也想到了在這之前耶穌教導的“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谷8:34)。”今天在高山上的經驗給了伯多祿去面對自己的十字架,他甚至要求劊子手將自己倒釘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自己不配和耶穌一樣被釘死。

        所以在每個基督徒的生活中,我們需要一個在高山上見到天主的經驗。這個高山也許是教堂、也許是在祈禱中,或者就在我們各自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總之,我們在一刹那可能真實地感受到了天主的美善、仁慈,或者認識到了信仰的價值,從而讓自己在生活和生命中有勇氣去活出這種價值,也願意為天主作證。
​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因為各種困難和痛苦,我們都有懷疑、不相信,或者感覺被天主拋棄的時候,也許我們曾經體驗過天主的臨在,也許沒有。在這個四旬期,讓我們共同祈求天主,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山頂上與天主相遇的經驗,從而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十字架,並為主作證。

0 评论

四旬期第一主日:進入曠野

20/2/2021

0 评论

 
創9:8-15      詠25:4-5,6,8-9      伯前3:18-22      谷1:12-15
Picture
        從星期三的聖灰禮儀開始,教會的禮儀年進入了四旬期。四旬期是為使基督徒生活革新進入逾越節而設立的,也為了讓慕道者更好地準備自己,領受基督盟約的洗禮而定。所以此時期的齋戒和施行仁愛的法律,以及各種禮儀等都有助於我們生活的革新,使我們更好地迎接逾越節的到來。

        今天的讀經一,創世紀中記載了天主用洪水洗淨了罪惡的世界之後,以彩虹與人訂立了不再用水毀滅一切生物的盟約(創9:8-15)。洪水雖然看起來是災禍、令人害怕,但是她卻淨化了世界的罪汙。在讀經二當中,聖伯多祿宗徒明確地指出,創世紀當中記載的洪水是聖洗聖事的預象。聖洗聖事也借著水,洗淨了罪惡的舊人,以迎接天主的救恩。聖伯多祿說聖洗聖事拯救了我們,其實並不是水本身,而是從死者中復活的耶穌基督(伯前3:20-21)。舊約中天主以彩虹與以色列選民訂立了盟約,在新約中,每個基督徒也藉著洗禮與天主訂立了開始新生活的盟約。今天的福音中記述耶穌進入曠野經歷了四十天的試探之後,便開始宣講天國來臨的喜訊,祂勸喻眾人 “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谷1:15)。耶穌經歷了四十天的曠野生活後,祂的生命或者說是生活完全發生了改變。

        曠野可以說是天主選民的誕生地。希伯來人從埃及逃出來以後,在曠野中的西奈山上與天主立約,而後才進入了“福地”。當他們在信仰當中冷淡的時候,先知們就會建議他們進入曠野去重新發現自己。厄裡亞和若翰也都是從曠野中走出來的先知。在曠野裡,天主教會祂的選民更加認識天主。教會中的隱修院也是一些人為了更好得找到或認識天主而開始的,因此初期的那些隱修院基本都在沙漠、曠野或者是山嶺中。所以曠野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接近天主。而四旬期就是我們重新發現自己,認識天主的一個機會。

        福音中記載耶穌進入曠野後有魔鬼隨行。耶穌在曠野中分辨什麼是天父的旨意,應該去承行;哪些是來自魔鬼的聲音,需要去排斥。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一樣,我們總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來自電視、報紙、網路等公共媒介的,也有來自于自己身邊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的。這些聲音傳遞的資訊有好的,也有無益的。總之,它們總在我們身邊。當然,也有時時來自我們自身的聲音。四旬期,正是我們可以放下這些繁雜的聲音,去認真辨別天主的聲音和魔鬼的聲音的一個時間。

        在曠野中,我們也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的堅強與軟弱,也能聽到天主的召叫。耶穌在曠野不但有魔鬼和天使隨行,還和野獸生活在一起。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也都有野獸和天使同行。很多的時候,我們自認為有超人的認識,而沒有認出那其實是野獸給自己的虛假光榮,或者說沒有認出天使對我們的提醒。但在寧靜的曠野中,卻可以重新發現內在的平安和真正的自我。

         四旬期正是一個經驗曠野的時期。當然我們不能進入真正的曠野,但卻可以創造一個曠野空間在自己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可以每天給自己留一點和天主在一起的時間,一個可以遠離那些困擾自己聲音的空間,一個聆聽天主聖言的機會,從而能夠重新發現自己。

        四旬期的開始,常常與农历的春節合一。春節也正好是一年新的開始,所以讓我們祈求天主,在這四旬期當中與耶穌一起進入曠野,使我們能夠重新認識自己和天主,從而迎接全新的逾越奧跡。
0 评论

教宗方濟各2021年四旬期文告

17/2/2021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
2021 年四旬期文告

「看,我們上耶路撒冷去!」(瑪廿18)
四旬期:更新信、望、愛的時期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耶穌向門徒宣告祂的受難、死亡和復活,為完成天父對祂的旨意,祂便藉此顯示給門徒知道,祂使命中最深刻的意義,並且召叫他們一起承擔這使命,以拯救世人。

在走向復活節的四旬期之旅中,讓我們記得「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8)的那一位。在這段悔改的時期,讓我們更新我們的信仰,從「活水」中汲取希望,以開放的心接受天主的愛,因祂使我們在基督內成為弟兄姊妹。在復活節前夕,我們會重宣領洗時的誓願,並在天主聖神的工作中體驗到重生,成為新人。四旬期之旅,就像基督徒一生的朝聖之旅一樣,至今仍受到復活之光的照耀,而復活之光啟發了基督門徒的思想、態度和決定。

耶穌所宣講的齋戒、祈禱和施捨(參閱:瑪六1~18),是我們悔改的條件和表達方式。神貧與克己(齋戒),關心愛護受傷的人(施捨),像孩子一般與天父對話(祈禱),使我們在生活上體現出真誠的信德、活潑的望德和有具體行動的愛德。

1. 信德召喚我們接受真理,在天主和所有的弟兄姊妹前為此真理作證

在這四旬期接受並活出基督所啟示的真理,意思是,我們首先要接受教會歷代相傳的天主聖言並被祂觸動。這真理並非由理性構想出來的概念,只保留給少數特選、頭腦聰明或博學多聞的人,而是給我們領受的一個訊息,並且因我們內心的智慧向天主開放而能理解的──天主在我們察覺到祂的偉大之前就已經愛了我們。這真理就是基督本身:基督徹底地擁抱了我們的人性,使自己成為道路──即使嚴苛,卻開放給眾人──為引領眾人到達生命的圓滿。

齋戒是一種克己的經驗,幫助那些心地純潔的人重新發現天主的恩賜,並且明瞭到人身為受造物的事實,以及是按照天主肖像被創造的,並在祂內得到成全。我們藉著齋戒接受了貧窮的經驗,讓自己成為與窮人在一起的窮人,並以接受和分享愛,來「積聚」愛的財富。我們若這樣理解和實行,齋戒便幫助我們愛天主和愛近人,正如聖多瑪斯所教導的,齋戒的行動幫助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視人如己。(參閱:《眾位弟兄》,93)

四旬期是一個相信的時期,是迎接天主來到我們生命中並讓祂「居住在我們當中」(參閱:若十四23)的時期。齋戒包括了斷絕所有讓我們焦慮的一切──例如消費主義或過多的資訊,不論真假──這樣我們才能敞開心胸,迎接來到我們中間的那一位:我們的救主,天主之子,祂一無所有,卻「滿溢恩寵和真理。」(若一14)

2. 以希望為我們繼續旅程的「活水」

耶穌曾向井邊的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但當耶穌說祂可以賜給她「活水」(若四10)時,那位撒瑪黎雅婦人不明白祂的意思。她很自然地認為祂指的是實際上的水,但耶穌說的是聖神,祂要藉著逾越奧蹟豐富地賜予這活水,賜給不會令大家失望的希望。其實耶穌告訴門徒祂要受難、死亡時,已經提到這個希望,因為祂說,「第三天他要復活」(瑪廿19)。耶穌說的是慈愛的天父為他們開啟的未來。我們與祂一起滿懷希望、也因祂而滿懷希望,意思是說,歷史不會因為我們的錯誤、我們的暴力和不義,或將愛釘在十字架上的罪而中止。意思是說,我們以開放的心接受天父的寬恕。

在這些充滿憂慮的時期,一切彷彿在變遷且顯得渺茫,此時談希望,似乎是很不容易的事。然而四旬期正是一段充滿希望的時期,我們雖背離天主,天主卻耐心地繼續關懷我們常蹧蹋的受造界(參閱:《願祢受讚頌》,32~33、43~44)。聖保祿勸勉我們把希望放在和好上,說:「與天主和好罷!」(格後五20)。在和好聖事中領受罪赦,是我們悔改過程的核心,我們也就能轉而把寬恕帶給他人:我們因領受了寬恕,藉著我們對話的能力,並採取關心人的態度,安慰那些感到悲傷痛苦的人,我們就能將寬恕帶給人。天主賜給我們的寬恕,也能透過我們的言語行為,使我們體驗到一個充滿兄弟情誼的復活節。

在四旬期,讓我們越來越注意到「帶來鼓勵、心安、力量、慰藉和激勵,而不是會侮辱別人、使人憂傷或忿怒,也不會輕蔑別人的話」(《眾位弟兄》,223)。有時為了帶給他人希望,只要對人和善就夠了,也就是「願意放下自身的煩惱和憂慮而關心他人,給人一個微笑,說句鼓勵的話,在一片冷漠中願意聆聽。」(同上,224)

透過收斂心神和靜默祈禱,那賜給我們的希望就成為一種啟發和內心的光明,照亮了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困難和選擇。因此我們需要祈禱(參閱:瑪六6),並在暗中與溫柔的天父相遇。

在希望中度過四旬期,意思是說,天主「更新了一切」(參閱:默廿一1~6),所以感覺到自己在一個嶄新時期裡,成為在耶穌基督內的見證人。這表示,接受基督帶來的希望--在十字架上付出生命,但天主第三天使祂復活──而且要「時常準備好答覆任何人[向我們]詢問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伯前三15)

3. 愛德是信德與望德的最高表達方式――緊隨基督足跡、關懷憐憫眾人

愛德樂於看到他人成長。因此見他人受苦、孤單、生病、無家可歸、受輕視或貧困時,也會感到痛苦。愛是心的跳動力,使我們走出自我,並與他人建立分享和共融的連結。

「群體的愛讓社會能夠邁向愛的文明,這是我們全體都感受到的召叫。愛德是涵蓋普世的,因此能夠建立新世界;愛德不是空泛的情感,而是為眾人發掘有效發展途徑的最好方法。」(《眾位弟兄》,183)

愛是一項恩賜,給我們的生命賦以意義。它使我們把那些窮困的人視為家人、朋友、弟兄姊妹。如果懷著愛心去分享,即使是極小量,也絕不會中斷,反而會成為生命及快樂的泉源。例如匝爾法特的寡婦拿一點油和一些麵,做了餅給先知厄里亞的故事(參閱:列上十七7~16);又如耶穌祝福了餅,把餅擘開讓門徒分給群眾的故事(參閱:谷六 30~44)。我們施予人時也是如此,不論我們給的多或少,只要有喜樂單純的心,愛就會源源不絕。

懷著愛來過四旬期,意思是關懷那些因新冠肺炎而受苦或感覺被遺棄及感到恐懼的人。在這段前途渺茫的日子裡,讓我們記住上主對祂僕人的話:「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依四三1)。讓我們懷著愛德,去安慰和幫助他們明白,天主愛他們有如自己的兒女。

「只有經過愛德轉化的目光,才能看到他人的尊嚴,因而能夠承認和重視窮人擁有的極大尊嚴,並尊重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從而讓他們真正地與社會融合。」(《眾位弟兄》,187)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是相信、盼望及愛的時刻。四旬期是一段悔改、祈禱、分享的歷程,邀請我們團體或個人再活出那來自生活基督的信德、天主聖神的噓氣所激發的望德,以及從天父慈悲之心、永不枯竭的泉源所湧流出來的愛德。

願救主之母瑪利亞──永遠忠信地在十字架下、在教會的心中── 能以她愛的臨在支持著我們。願復活主的降福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踏上復活之光的旅途。

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大殿
2020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紀念日

(台灣明愛會 恭譯)
0 评论

過年了

13/2/2021

0 评论

 
Picture
各位基督內的兄弟姊妹們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春節。現在的過年和兒時大不相同。兒時每個人都好像在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時可以穿新衣、吃好吃的、放鞭炮……等等好玩的東西。而現時對過年幾乎沒有任何期待。每當春節臨近,我們總能聽到“現在越來越沒有年味了”的感慨。小時候掛個燈籠、放個鞭炮,都能歡天喜地的興奮好半天;而如今到處張燈結綵,購買再多所謂年貨,好像也不會在心中激起多少過年的漣漪。尤其是身在海外的我們,由於沒有假日,上學得繼續、上班也不停,因此對很多人來說,只不過是又過了普通的一天而已,如果沒有收到任何的新年祝福,都不知道哪天是春節。

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在變化,每個人的需求和期待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過年的方式也就自然地慢慢發生了改變。但是不管大的社會怎麼變遷,有些慶祝方式對某些人來說並沒有發生多少變化,比如家庭團聚。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在春節選擇出去旅行,對很多人來說過年還是全家團聚的一次機會。就像我父母,自我從25年前離開家到現在,每年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今年過年回來嗎?而最近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已經四年沒回家了!也許這就是他們對過年的一種期待吧!

不管怎麼過年,都少不了祝福。而說到祝福,就無法避開天主,因為“祝福”的本意就是祈神賜福。也就是說,當我們祝福一個人時,本身就蘊含了:我祈求天主賜予你我所說的這些恩寵。所以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作為基督徒的我們,當你向他人送上祝福的時候,別忘了你是在許諾為他人祈求天主的恩賜,而不只是簡單的一句吉言。

所以在這裡我也祝福大家:闔家幸福、健康快樂、主恩常伴!當然,我不會忘了為大家獻祭祈禱的:-) 。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