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你来看一看吧

26/8/2023

0 评论

 
图片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主日平安!

週四的時候我們慶祝了聖巴爾多祿茂宗徒的慶日。其實巴爾多祿茂也就是聖若望在福音中提到的納塔乃耳。今天我們都知道他是耶穌最得力的十二宗徒之一,可是他在尚未見到耶穌前,對耶穌卻是非常地不屑。耶穌召叫巴爾多祿茂的方式不同於其他宗徒,不像召叫伯多祿和若望的時候,耶穌路過他們打魚的地方,直接告訴他們:來跟隨我。也不像召叫保祿一樣讓他跌倒、瞎眼,然後質問保祿:你為什麼迫害我?而對巴爾多祿茂的召叫卻是有人(斐理伯)向他介紹了耶穌,他卻不屑一顧的時候,耶穌說出了巴爾多祿茂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在當日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當斐理伯遇到他,並告訴他找到了梅瑟法律所記載,先知所預報的那位,祂就是若瑟的兒子,納匝肋人耶穌後,他立即譏諷:「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1:46)還好,他願意跟著斐理伯去看看。耶穌評價巴爾多祿茂是真正的以色列人,心中毫無詭詐。耶穌在還沒見到他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種特殊的方式,令巴爾多祿茂毫不猶豫地跟隨了耶穌,「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根據聖傳和早期教會記載:巴爾多祿茂在耶穌復活後見證了祂的升天和聖神降臨,之後他遠赴印度和亞美尼亞傳教,因著他的宣講,很多人接受了信仰成了基督徒。最後他為了信仰被活活剝皮、砍頭而致命。

納塔乃耳還在無花果樹下的時候,耶穌就知道納塔乃耳的心,因為他是一個尋求真理的人。純樸的納塔乃耳之所以成為後來宣揚真理的巴爾多祿茂,是因為他雖然對納匝肋有自己的歧見,但他願意聽從他人的建言:去「看一看」。與耶穌短暫而極富震撼的相遇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偏見和錯誤。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接受了耶穌為默西亞,他看到了自己所尋求的真理。他在耶穌身上發現了一個活生生的訊息,這個訊息給所有人帶來了喜樂,他不得不與人分享。因此一個毫無詭詐的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為此訊息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乃至生命。
​
其實,耶穌也認識天父託付給祂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今天的我們不只是接受了別人的邀請,耶穌也在邀請我們「來看看」。我們看到了什麼呢?願我們能像宗徒們和歷代先賢一樣,以毫無詭詐的態度和忠誠的心,看到並跟隨耶穌基督,做個名副其實的基督徒。

0 评论

罢工瞻礼有哪些

13/8/2023

0 评论

 
图片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主日平安!

天主十誡第三誡規定應「守瞻禮主日」。星期二(8月15日)我們將慶祝「聖母升天節」,這個節日也是我們教會傳統中提到的「四大瞻禮」之一,因此該節日是教會規定「當守」的節日。那什麼是「當守」的節日,哪些日子是「當守」的,或者在這些日子「當守」什麼呢?在網上頌念玫瑰經時我已和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分享,這裡願與大家再次略作分享,以便使團體內更多的兄弟姊妹了解有關訊息。

《天主教法典》中明文規定:「主日及當守的法定節日,信徒有責任參與彌撒;而且應停止有礙於敬禮天主,主的日子的喜樂,或心靈和肉身休閒的工作及業務。」(法典1247)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主日和法定節日需要遵守的兩件事:一是當參與彌撒聖祭;二是該停止不必要的工作,以防造成礙於敬禮天主,或妨礙心靈和肉身的休閒。所以這裡說的非常清楚,參與彌撒和停止工作(也就是傳統所說的「罷工」),所以在傳統上我們把「當守」的法定節日叫做「罷工瞻禮」。

那麼哪些日子屬於「罷工瞻禮」呢?簡單來說,一年中所有的主日都是,因為那是「主的日子」。《天主教教理》中說:「如同『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創 2:2),人的生活是由工作和休息所調節。主日的建立是為了使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享有足夠的休息和餘暇,以培養其家庭、文化、社會及宗教的生活。」(教理2148)當然主日不只是現代教會的規定,而教會初期的信徒也是在這天聚會分享基督的聖體。《宗徒大事錄》已早有記載:「一週的第一天,我們相聚擘餅時,保祿便向民眾講道。」(宗20:7)早期教父著作中也多有記載。

除了主日以外,早期教會有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傳統規定。教會在1917年的法典中重新明確規定了十個節日是「當守」的節日,1983年新的法典也沿用了此一規定。所以除了主日,「同樣當遵守的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耶穌聖誕節,主顯節,耶穌升天節,基督聖體聖血節,天主之母節,聖母始胎無原罪節,聖母升天節,聖若瑟節,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節,諸聖節。」(法典1246)這裡我們看到「四大瞻禮」只有耶穌聖誕節和聖母升天節,因為耶穌復活節和聖神降臨節本身就是主日。至於我們熟悉的聖灰禮儀、聖周四、耶穌受難日(聖週五)本身卻不是「當守的節日」。但由於它們和復活節的關係,教會也強調信友應盡力參與這幾天的禮儀。

當然法律是為人靈的得救而定的,並不是為了束縛人。就如聖奧思定所說的:「為了熱愛真理,要尋求聖善的休閒;為了愛德的需要,要接受正當的工作。」所以所有「當守節日」在正當理由下都可獲得豁免,但不是自己給自己豁免,而是教會當局(法典1245)。比如疫情期間不同的教區都有不同規定為滿足主日彌撒的義務。另外教會為各地方教會的主教團賦予了權利,可以在宗座批准下取消或移除節日至主日。因此「當守」的節日在不同國家也都有所不同。澳大利亞主教團規定,除了所有主日外,耶穌聖誕節和聖母升天節是必須遵守的節日。也就是說,澳大利亞除了主日外,只有兩個「當守的節日」。

遺憾的是今天的社會將「一週的第一天」天主的日子,俗化成了「一週的最後一天」週末娛樂的日子,而很多基督徒也緊隨社會潮流,使這個特殊的日子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及宗教意義。至於不在主日的「節日」,更是與平日無甚兩樣。祈求天主讓我們常能在「主的日子」與主相遇。

0 评论

打開聖經,改變生命

22/7/2023

0 评论

 
图片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主日平安!

我們團體已經學習了幾期「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上個主日的時候,有幾位弟兄姊妹在《牧靈通訊》上與大家分享了參加「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的心得或感悟。雖然路神父也多次提及關於這種研讀聖經的方式,但看到這種學習方式為一些教友帶來的改變,我還是願意再次分享一下,以增加大家的了解,希望可以正如「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的口號,有更多的兄弟姊妹們,「把聖經打開,讓生命改變。」

「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是為回應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召叫,由平信徒主導並以協助平信徒研讀聖經為目的的課程,其開始於1975年美国的小岩城教区(Catholic Diocese of Little Rock)。雖然自開始就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但總體來說,對於缺乏讀聖經的天主教徒來說,它的吸引力還是贏得了歡迎,並很快被推廣開來。中文版也於2005年在獲得版權後正式開始。

之所以能吸引人,可能在於它的課程設計簡單精短但又不失嚴謹,並且兼顧了聖經知識和靈修體驗的實際需求。每一個課程只需要十個星期左右,這也好像非常符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當然也就迎合了現代教友的生活和學習模式;而它生活化的習題也很容易讓一般不熟悉聖經的教友,輕鬆地走上研讀聖言之旅。

其讀經方式以四步走的方式進行。首先是讀經及做習題:學員在一個星期裡每天閱讀相同的章節,並且回答三道問題,以少量而重複的方式,幫助學員建立起讀經的習慣。其次是對談式祈禱:學員以互相回應的方式來作祈禱,用非常簡短的話語表達對天主的感恩、向天主祈求、及為別人代禱。這個短短的團體祈禱,能把整個讀經聚會迅速地帶入祈禱的氛圍。第三是小組分享:學員把自己在一個星期裡的學習心得、感受及體驗與別人分享。在聖神的帶領之下,透過聆聽不同人的分享,往往得以激發學員對所讀聖經有更深的了解。最後是總結講解:講解者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方式,把每一課的主題及要點呈獻給學員,並且融入講員本身的感悟及經驗,因此兼顧了聽覺、視覺及感覺的需要,從而加深學員對過去一周所讀聖經的理解。
​
這個月底,我們團體又要開始《羅馬書》的讀經之旅了。在此,我也鼓勵未曾參與過的兄弟姊妹們,大家不妨試試參與一期,也許你的生命真的就會被改變了。當然這種改變不只是對聖經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與天主和他人,甚至自己的關係;也或者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總之,它應該會使你的生命更有意義。主佑大家!

0 评论

「与基督同行」

10/6/2023

0 评论

 
图片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基督聖體聖血節快樂!

為了慶祝今天的「基督聖體聖血」節,我想大家基本都應該知道我們雪梨總主教區每年的今天都有「聖體遊行」或者叫做「聖體出遊」的禮儀。當然雪梨總教區的活動的名稱是「與基督同行(Walk with Christ)」。

其實今天我們慶祝的「聖體聖血節」,雖然在不同的教會團體內早有慶祝,但卻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即一個慶祝聖體,一個慶祝聖血的節日。直到1246年,在比利時修女朱利安娜(Juliana)的建議下,比利時開始慶祝這個節日。到1264年,當時的教宗烏爾班四世委託聖多瑪斯撰寫了統一的彌撒經文,也就是我們今天彌撒當中的集禱經、獻禮經及領聖體後經,並頒布詔書慶祝此節日。但使該節日推廣開來的當屬教宗克萊蒙五世和若望二十二世。

聖朱利安娜修女稱在一次神視中,主耶穌啟示建立這個節日:1)在世界的信仰日益冷淡、異端橫行的時候,這個節日對於加強教理的教導非常重要;2)那些熱愛並尋求真理和虔誠的信徒,可以從聖體聖血這個生命之源中得到新的力量,不斷在成聖的道路上前行;3)通過真誠而深切的敬拜,可以消除和彌補人們對可敬的聖體所犯下的不敬和褻瀆;4)向基督教世界宣告祂的意願,要求慶祝這個節日。

至於「聖體遊行/出遊」的敬禮一開始也只是地方性的「熱心敬禮」,直到1820年,羅馬聖部才予以批准,但始終未視之為禮儀行為,只是當作熱心善工。1983年最新《天主教法典》才規定,「如果教區主教認為可行,為對聖體的敬禮作公開的見證,得經過大街舉行聖禮巡行,尤其在基督聖體聖血節日最為適宜。教區主教有權厘訂巡行時的規則,即關於參與巡行的方式和莊嚴等的安排。(Can.944)」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聖體出遊」是為作公開見證,並且這樣的巡遊可以在整個禮儀年中進行,但在聖體聖血節時尤其受到鼓勵。
​
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隱藏在麵酒形中的耶穌,但當聖體巡遊時,天主恩寵的效果是巨大的!先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表示,其效果就像原子爆炸一樣,但與破壞不同,因為這是天主的恩寵,而這恩寵就是天主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慶祝這個充滿恩寵的節日時,也走上街頭「與基督同行」,為整個世界及教會祈禱,並公開見證我們自己的信仰。

0 评论

「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

23/5/2023

0 评论

 
图片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特別制定2008年6月28日至2009年6月29日,為聖保祿年,其旨在是要喚醒我們學習聖保祿宗徒的傳教精神,效法保祿的芳表,為傳播基督的福音奉獻自己的生命。教宗邀請每一位基督徒像聖保祿一樣,向世界傳布得救的信息,讓處在迷失與絕望中的人“在福音的希望中得救”。我們的團體今年也特設了「聖保祿福傳年」,切願團體中的每一位兄弟姊妹都能效法聖保祿的精神,向身邊的人傳播基督的福音,從而使他們也獲沾基督救贖的洪恩。

從《宗徒大事錄》中我們了解到,保祿是出生在塔爾索的虔誠猶太人,後在耶路撒冷投奔到著名的經師加瑪里耳的門下(宗22:3)。因此對於耶穌所帶來的新興團體,他充滿了排斥與敵意。斯德望在被石頭砸死時,當時的掃祿雖然沒有親自殺害斯德望,但他仍在現場為那些施暴的人看守衣服(宗7:58)。對於已經傳播開來的基督徒小團體,掃祿不但將耶路撒冷相信基督的男女都帶去押到監裡,甚至要追出耶路撒冷,意慾將他們都帶回耶路撒冷來接受審判(宗8:3,9:1-2)。但是這位充滿熱血的猶太青年,在去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被耶穌以奇跡歸化後,從一個基督徒的迫害者——掃祿,完全變成了一位滿腔熱火的基督傳播者——保祿。

正如聖保錄宗徒對格林多的信友所說的:「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9:16)在聖保錄看來,他被召叫的職責就是為所有人「獲得救恩」。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保祿都不忘自己的使命,就如我們今天說的:走到哪裡講到哪裡。會堂裡有他的辯論;街市中有他的宣講;客船上有他的安慰;議會前、監獄中……只要他駐足的地方,我們都能聽到他傳遞耶穌救恩的訊息。因此他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
​
保祿見證福音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風平浪靜,而是面臨各種為難。聽聞格林多信友中有人自誇,他毫不隱晦地指出,不要以為因天主的道而受到責難就可以自以為是,因為要說誇耀,他可以更「瘋狂」:「論勞碌,我更多;論監禁,更頻繁;論拷打,過了量;冒死亡,是常事。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受杖擊三次;被石擊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裡度過了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由同族帶來的危險、由外邦人帶來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裡的危險、海洋上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勞碌辛苦、屢不得眠;忍飢受渴,屢不得食;忍受寒冷,赤身裸體;除了其餘的事以外,還有我每日的繁務,對眾教會的掛慮。」(格後11:23-28)

當然,不管任何人,做什麼事都有失敗的時候。聖保祿也不例外,但是他從不氣餒。在一個地方失敗了,他可以換另一個地方繼續他的使命。例如在希臘的雅典,雖然當時的雅典人洞徹哲理,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對保祿卻是一次巨大失敗。他雖然「在會堂裡,同猶太人和敬畏天主的人辯論,每天也在大街上,同所遇到的人辯論。」(宗17:17)雅典人卻仍舊痴迷於偶像崇拜,他在痛心中離開了雅典,到了格林多城,並在格林多獲得了滿滿的收穫。
我們皈依或領洗的過程也許沒法和保祿的轟轟烈烈相比,但是每一位基督徒也都被召叫,為「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保祿的成功不只在於他的宣講,還有他踐行自己的教導,重要的是依靠天主的德能。正如他自己說的:「我的言論和我的宣講,並不在於智慧動聽的言詞,而是在於聖神和他德能的表現,為使你們的信德不是憑人的智慧,而是憑天主的德能。」(格前2:4-5)所以我們被邀請,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能力而是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在。

當然,向他人宣講福音,邁出第一步是很困難的。一旦我們走出去,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恐懼。記得我在美國時參加挨家挨戶的福傳活動(Door to Door Evangelization),由於害怕,再加上自己不靈便的英語,一開始真不敢敲門,即是敲門也盼著他們家裡沒人。可是後來,總想去敲別人家的門,更希望有人在家。不管成績怎樣,就如聖保祿宗徒說的:「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獲;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獲。」(格後9:6)如果我們沒有播種,當然也就更無從談收穫。

宣揚基督的福音,有賴於基督徒使命感的覺醒,福傳意識的覺醒,使得所有基督徒在世生活的每一天,都活在基督的使命之中。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件說:每一位教友「因聖洗而被置於基督的奧妙身體內,因堅振而受到了聖神德能的強化,被上主委任去從事傳教事業。」「一切基督徒都負有一項高貴的使命:為使上主救人的信息為所有的人知曉、接受。」使「凡有這種信心的人,是在記念主的十字架與復活,都生活在天主子女對啟示的希望之中。」(教友傳教法令 3,4)

願我們團體內的每一位兄弟姊妹們都藉著「聖保祿福傳年」,多認識保祿,並學習他「若不傳福音,就有禍的」精神,在生活中活出我們內在的基督。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