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圣诞祝贺是兄弟友爱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圣诞快乐!
在罗马的教友、朝圣者,以及在世界各地所有与我们连接的人,我再次向你们宣告白冷城的喜讯:「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路二14) 在天主赐给我们的标记面前,我们就像那些最先赶到山洞的牧童那样,感到惊讶:「你们将要看见一个婴儿,裹著襁褓,躺在马槽里」(路二12)。我们在静默中屈膝朝拜。 那由童贞玛利亚诞生的圣婴告诉我们什么呢?圣诞节普世性的讯息是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天主是慈父,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姊妹。 这个真理是基于基督信仰的人类观。没有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兄弟情谊,我们为一个更正义的世界而作的努力就会更加费劲,而连最好的计划都会变成没有灵魂的空壳。 为此,我的圣诞祝贺是一个兄弟情谊的祝贺。 是每个国家和文化的人彼此间的兄弟情谊。 是不同思想,但能互相尊重和聆听对方的人彼此间的兄弟情谊。 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彼此间的兄弟情谊。耶稣降临是要向所有寻找祂的人显示天主的面容。 而天主的面容藉著一个具体的人的面容彰显出来。这面容不是借助一个天使,而是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在一个时间和一个地方诞生。藉著祂的降生成人,天主子就这样向我们指出,人得到救恩,是经由爱、接纳,以及尊重我们这卑微的人性而来,我们众人以不同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形式享有同一人性,在人类中我们都是弟兄姊妹! 那么,我们的差异并非是一种伤害或危险,而是一种财富。就像一个艺术家要制作一幅马赛克画一样:准备很多不同色彩的小砖块,总比只准备几种色彩要好! 家庭的经验教导我们:我们兄弟姊妹彼此不同,而且不是常常意见一致,但却有不能拆散的关系使我们互相连接,而父母的爱帮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人类的大家庭也是一样,而在这大家庭中天主是「父母」,是我们兄弟情谊的基础和力量。 愿今年的圣诞节让我们重新发现那使我们作为人类,以及使所有民族互相连接的兄弟情谊。愿此兄弟情谊促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重新对话,并重踏和平的道路,终止七十多年的冲突,这些年来上主拣选来显示祂爱的面容的这片圣地一直受到蹂躏。 愿耶稣圣婴使可爱和饱受煎熬的叙利亚在经历长年的战争之后,重拾兄弟情谊。愿国际社会努力不懈,寻找政治途径来消除分裂和平息利益冲突,好使叙利亚人民,尤其是那些被迫离乡背井、寻找栖身之地的人,能重回故里,平安度日。 我的心思转向也门,希望借由国际社会促成停火,最终能为人数如此众多的孩童,以及饱受战争和饥荒之苦的人民带来慰藉。 然后,我的心思转向非洲,在那里上百万的人都是难民或无家可归者,他们急需要得到人道救援和粮食安全。愿小圣婴──和平之王,使所有武器终止嚣张,并使一道兄弟情谊的曙光出现于整个非洲,祝福所有那些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上致力促进一条和好途径的人。 愿圣诞节巩固朝鲜半岛合一的兄弟情谊,有助于最近启动的友好关系,并达成一些能保证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福祉的协议。 愿这充满降福的时刻使委内瑞拉重拾和睦,并使社会所有成员以兄弟般的情谊为国家的发展努力,以救助人民中最脆弱的一群。 愿新诞生的上主使可爱的乌克兰获得救援,它急切期盼能早日得到持久的平安。只有透过尊重各国权利的和平,这个国家才能从它饱受的痛苦中恢复元气,并为自己的人民重建具有尊严的生活环境。我以我的心亲近那地区的基督信仰团体,并为他们祈求,希望他们能彼比重建兄弟情谊及友爱的关系。 愿尼加拉瓜的居民在耶稣圣婴面前重新发现彼此都是兄弟姊妹,好使分裂与不和睦无法得逞,众人齐心协力致力于和好与建设国家的未来。 我也想到那些受到不同形式的文化和经济意识型态剥削的人民,他们眼看自己的自由和身份被人践踏;我并想到那些因缺乏教育、卫生服务忍饥受饿之苦的人。 我特别关心在「困难」,我不想说在「敌对」环境中庆祝圣诞节的弟兄姊妹们,基督信仰团体在那里是少数,有时候脆弱和不被重视。愿上主使他们和所有少数的团体能平安度日,并能看到自己的权利被承认,尤其是宗教自由。 愿我们今天所瞻仰的在寒风刺骨中躺在马槽里的弱小圣婴保护世上所有的婴孩和每一个脆弱、易受伤害和被抛弃的人。愿我们众人能从救主的圣诞中领受平安与慰藉,同时感觉到自己蒙受唯一的天父所爱,而且明了我们都是兄弟姊妹,应像兄弟姊妹般地生活!
0 评论
教会今天庆祝圣家节,圣家也即耶稣、玛利亚和若瑟的神圣家庭。这个庆节在普世教会中公开庆祝的时间其实并不长。直到1921年才被加入到罗马教会的礼仪年历当中,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期间,1969年礼仪改革时被安排在圣诞节八日庆期中的主日庆祝。当然教会这么做是为了显示耶稣诞生在家庭中,强调了耶稣真实而完满的人性。圣言取了血肉降生成人,圣化了人的本性,当然也圣化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每一个基督徒的家庭都因耶稣、玛利亚和若瑟圣家的模范生活而被圣化,也因此家庭成为了我们成圣的源头。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么耶稣、玛利亚和若瑟的家庭是否也有矛盾和冲突呢?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是神圣的,因为每个家庭藉着婚姻圣事都成了一个小型教会(LG11)。但每一个神圣的家庭当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矛盾、痛苦,甚至是冲突,因此圣家也不例外。 今天的福音中,玛利亚和若瑟带着12岁的耶稣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结果回家时耶稣却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独自留在了耶路撒冷。12岁,按照今天我们惯用的说法,正是叛逆的青春期孩子。耶稣也好像真的有点叛逆。祂不但没有告诉家人,祂要留在耶路撒冷,甚至在玛利亚和若瑟找到祂时,祂还和玛利亚顶嘴,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福音中记载三天后耶稣的父母在圣殿里找到了祂,玛利亚质问耶稣“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而耶稣却回答:“你们为什么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路2:48-49)”作为teenager 孩子的父母,或者孩子刚刚过了这个年龄段的父母,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呢? 再看看圣家处理这次冲突的结果:耶稣的父母不明白他们的儿子对他们所说的话,但玛利亚却把这一切默存于心;而耶稣也乖乖地跟着父母回到納匝肋,“属他们管辖”(路2:50-51)。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圣家,作为天主子耶稣的父母,玛利亚和若瑟认为耶稣的父母不好做,因为听不明白耶稣到底在说什么;而耶稣作为玛利亚和若瑟的儿子也认为他们的儿子不好做,因为他们不明白还老是来管着自己。 读了今天的福音,我想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孩子,都该平衡了。因为作为孩子可以想一想即使是天主子也得听父母的话;而身为父母的也应该明白,即使你的孩子再好,也好不过天主子吧!但就是天主子的耶稣也不让父母省心啊!虽然这样,天主子耶稣和父母仍然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年,这就是圣家的榜样。 天主对每一个家庭的计划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所以着急也没什么用。耶稣基督一天天“在智慧和身量上,并在天主和人的恩爱上,渐渐增长”(路2:52)。我们该怎么看自己的家庭呢?我们能否从每天平凡,或者是困难和矛盾中看到天主的智慧和恩宠呢?所以,让我们祈求仁慈的天主赏赐我们,使自己的家庭能追随圣家的楷模,彼此善尽自己的本分、共同经历种种试炼,从而能在将来共聚天庭。 经过四周的等待,今天我们迎来了圣诞节。祝大家圣诞快乐!
临近圣诞节的时候,每个人好像都生活在喜乐当中。正如先知们所预言的,一个婴儿的诞生,改变了整个的世界。看看今天的世界,人类文明有多少是因为基督的诞生而存在或改变的。甚至一句简单的“圣诞快乐”都会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平安与喜乐。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庆祝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伟大奥迹。 已进入十二月份,不管是大街上还是商场内,到处都是圣诞的氛围。最近这两周,很多人也都互送圣诞礼物和祝福。这本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可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忙碌这些外在的热闹和礼俗,反而忘了圣诞节的主角——即耶稣基督。就如上周三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时所说的:使圣诞节世俗化了。更遗憾的是,很多人不但忘了或者说是不愿正视圣诞节意义,甚至有人还抵制这个改变人类的节日。 当提到圣诞卡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圣诞树、圣诞老人、还是马槽,或者是耶稣基督。你们有人可能知道我喜欢摄影,两周前在网络上有一个摄影比赛的游戏,主题是Christmas Card。我有意识地翻看了一下,七千多张照片,基本都是圣诞树、圣诞老人或者有关的装饰照片,关于圣诞马槽或耶稣基督的照片不到百分之十。这可能不能说明什么,但也正是今日世界对圣诞节的认识。当然圣诞节并不是耶稣一诞生就有了,而是在第四世纪是从罗马人的太阳神节圣化过来的。而今天的人们好像又要把圣诞节转化成世俗的节日,而忘了圣诞节最重要的礼物就是耶稣基督。当我们在生活中接受这个礼物时,那么我们的生命也就一定会发生变化。 有个小故事说,耶稣诞生时,在白冷城的牧羊人中有一个是残障的,必须拄着拐杖走路。他的脾气不好,别的人都怕他。当天使在天空显现时,他转身不看。天使报告救主降生,其他牧羊人都到马槽那里去了,他却一个人留下来。他认为其他牧羊人是在做梦。他独自坐在营火旁,用木棍拨着火,添加木材。忽然一个念头掠过脑中:要是天使所说的话是真的呢?他站起身,拄着拐杖走了。他也想到马槽那里看看究竟。当他赶到时,其他的牧羊人已经走了,他只看到一个很简陋的马槽,一对穿着朴素衣服的男女,和一个睡在干草上的婴孩。他不由自主的就放下拐杖,跪下来朝拜这孩子。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走了。他一边在慢慢走,一边在想刚刚所发生的事。突然他发现自己把拐杖忘在马槽里了,他转身要回去拿,但随即却发现自己现在已经不需要它了。 这就是圣诞节的礼物——耶稣基督。当人们走近祂、朝拜祂时,生命就会改变,平安和喜乐也就随之而来。今夜我们庆祝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诞生,祂来做我们的救主。所以让我们感谢诞生的主耶稣,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所带来的喜乐、平安与改变。同时祈求祂,医治我们身心的障碍,使我们总能将祂的喜乐与平安带给他人。 每年的将临期,弥撒的读经都提醒我们准备迎接庆祝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而降生成人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激励我们去等待耶稣基督的再次来临。今天是将临期的最后一个主日,也就是说我们准备庆祝基督第一次来临的日子马上就到了。
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米该亚先知预言,在犹大的白冷将出生一位以色列的统治者,以天主之名的权威来牧放自己的羊群,而“祂本人将是和平”(米5:1-4)。读经二中,圣保禄宗徒解释,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是为承行天主的旨意,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祭品,一次而永远的祭献给天主,为圣化整个世界(希10:5-10)。而在福音中,我们看到米该亚先知预言的那个统治者和保禄宗徒所说的那个承行天主旨意者已经在来到这个世界的路上。 圣路加的福音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依照那些亲眼见过主基督,并为真道服役的人所传述,且自己仔细访查后所写出来的(路1:2-3)。所以在读路加福音时我们看到,他先记叙了天使预报若翰的诞生(路1:5-25);然后记载了天使报告耶稣基督的降生成人(路1:26-36);今天的福音中,这两位因着天主的恩宠而怀孕的母亲终于见面了(路1:39-45)。 玛利亚探访表姐的行为,不仅给年老的表姐依撒伯尔带去了支持与关怀,同时也带去了来自天主的祝福。所以若翰在母腹中便得到了天主的救恩,因此他听到玛利亚的问候便“欢喜踊跃”。从玛利亚和依撒伯尔的见面可以看出,两位母亲对天主的恩宠都充满了感恩。依撒伯尔亲口承认“我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哪里得来的呢(路1:43)?”而玛利亚也遂即说出了千古绝唱的“赞主曲”(路1:16-55)。 在等待即将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时期,反省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给别人带去了多少祝福?对自己的生活又有多少感恩的心呢?依撒伯尔称赞玛利亚是蒙祝福的,我们何尝不是蒙祝福的呢?天主子为了每一个人,自愿降生成人和我们一样,而我们也因着天主的爱成为了天主的爱子、爱女。自然地,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像玛利亚一样,有责任和义务怀着感恩的心,将来自天主的这份恩宠,或者说是福气带给他人。 虽然我们像依撒伯尔所说的不配,但是让我们祈求主耶稣,因着祂带来的救恩,在迎接庆祝祂诞生的同时,将自己奉献给祂,并怀着感恩和喜乐的精神,将来自天主的祝福带给他人。 今天教会举行将临期的第三主日,很快就会迎来圣诞节。因而教会的读经都因为主即将来临而充满喜乐的氛围,所以传统上教会称今天为“喜乐主日”。弥撒开始前的“进堂咏”就引用读经二中圣保禄宗徒的话说:“你们在主内应当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喜乐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主快來了” (斐4:4-5)。
在读经一当中,索福尼亚先知告诉天主的选民,他们应当满心欢乐,因为上主撤销了对他们的定案,并且这位充满勇力的上主还帮助他们消灭了仇敌,使他们不再受辱(索3:14-18)。答唱咏中依撒意亚先知也同样带来了在喜乐中高唱欢呼的理由:因为上主是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救援,当我们依靠主时,就绝不会畏惧;并且上主就是救援的泉源,我们可以从祂那里汲取救恩的活水(依12:2-3)。读经二中,圣保禄宗徒一再提醒斐理伯的教会团体,要喜乐,因为主快来了。 索福尼亚和依撒意亚先知面对的是因为背离天主的诫命而导致被迫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天主选民。所以他们提醒这些被敌人羞辱而陷入失落中的天主选民,仁慈的天主已经免去了对他们的定案,他们应该充满喜乐地依靠上主,因为上主始终是他们的力量和救援。圣保禄宗徒虽然身在监狱,但是他还是告诉斐理伯的信友团体,即使他们中间产生了一些争论和疑惑,但是不要为此而忧虑,要把所有的困惑在祈祷中献给上主。因为快要来临的主必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平安与喜乐。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经常会处在以色列人和斐理伯信徒的困境当中。因为自己的罪恶,招致一些自己不愿接受和看到的严重后果。或者因为彼此的不睦,造成近人之间的争论、疑虑……等等,也或许就是因为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困扰、病痛的折磨、学业的失败或是家庭的破碎,反正好像有很多的忧虑、烦恼困扰着我们。圣保禄宗徒和先知们对他们所面对的人给与的安慰和鼓励同样的适合我们。那就是我们需要依靠天主的力量,在祈祷中向天主献上自己所有的忧虑。当我们在忏悔与祈祷中,以一颗完全依靠天主的心走近主耶稣时,祂必会援助我们。 在今天的福音中,当约旦河周边的人都认为若翰也许就是他们所期待的默西亚,所以都来到若翰面前接受他的洗礼时,若翰却告诉他们:在他之后要来的那一位比他强多了“就是解他的鞋带,我也不配。(路3:16)”这就是若翰带来的喜讯:比我更强的那位要来。但是在祂来之前,你们都要做好准备迎接祂。当围在若翰周边的人都问若翰我们该做什么时,若翰都一一做了回答(路3:10-14)。那今天我们该如何准备迎接救主的来临呢?把若翰给众人的回答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我们就有了答案。 在这个喜乐主日,我们不妨将自己的痛苦、忧虑、烦恼、疑惑和所有自己在生活中的不顺,以及自己的罪恶都在祈祷中奉献给即将来临的主,从而在喜乐中迎接祂的来临。 |
扫码加博主微信博客分類
全部
博客檔案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