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聖神降臨節:接受聖神的氣息

30/5/2020

0 评论

 
宗2:1-12       詠104:24,29-30,31,34       格前12:3-7,12-13       若20:19-23
Picture
        今天我們慶祝聖神降臨的節日。在傳統中,今日之後還有八日慶期,一如聖誕節和復活節。但新的禮儀將八日慶典取消了,而將聖神降臨節本日也歸併到了五十天的復活慶期中,從而構成了一個“偉大的逾越奧跡”。

        從今天第一篇讀經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猶太人正在耶路撒冷聚在一起慶祝五旬節(宗2:1)。而五旬節是猶太人為了感謝天主恩賜豐收的節日,根據舊約記載天主的選民會在該節日將收穫的初果奉獻給天主(肋23;15-16);後來因為天主在西奈山上頒佈十誡,他們也在此節日感謝天主頒賜十誡的恩典。在新約中,這一天也是教會公開向外宣揚的日子,因此聖神降臨節也是教會的生日。從福音中我們知道耶穌復活後雖然給宗徒們和追隨祂的人帶來了希望,但是他們仍舊停留在恐懼不安的狀態中,直到五旬節聖神降臨後,他們才開始遵從耶穌的遺言向外宣講,基督所建的教會也才開始活躍起來。

        今天的福音中說,耶穌向宗徒們“噓了一口氣”使他們領受了聖神,而這口氣正是賦予人精神生命的聖神。在創世紀當中天主創造人時向人的鼻孔吹了一口氣,人就成了有靈的生物(創2:7)。而現在聖週四的彌撒中祝聖堅振聖油時,主教也會向油瓶內吹一口氣,取義即在於此:藉著堅振傅油,使領受堅振的人接受賜予生命的聖神。

        今天的宗徒大事錄當中,聖路加說當時聚在耶路撒冷的人聽到來自天上的響聲後,都非常驚奇,因為他們都聽到宗徒們在說他們各自的方言(宗2:5-11)。這也是聖神降臨節發生的真正奇跡,這奇跡並不是宗徒們會說各地的方言,而是聆聽——聚集在那裡的人都聽懂了宗徒們所說的話。因為就在那一天,大約有三千人接受了洗禮(宗2:41)。天主聖神的降臨克服了眾人語言和知覺的障礙,不僅打開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開啟了他們的心去聆聽宗徒們所講的有關天主的聖言。聖神使我們能夠聽到來自天主真實的聲音,而不是我們想要或希望聽到的話。祂可以改變人心,使人結出很多美善的果實,但是如果我們不去聆聽來自聖神的聲音,那為我們來說有何意義呢?就像當日五旬節一樣,聖神也在我們今日生活的忙碌、痛苦,甚至是絕望中與我們說話,祂邀請每個人在自己的家中或心裡接受和擁抱天主的愛和生命。教宗方濟各兩天前發推特說“當我們邀請聖神進入我們的傷痛時,祂就用希望的油膏塗抹我們痛苦的記憶,因為聖神是希望的重建者。”
​
        所以今天我們慶祝天主聖神的降臨,不是要獲得超能力去做什麼,而是要打開我們的心聆聽祂的發言,邀請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接受賦予生命的氣息,從而使我們獲得改變,結出應有的果實。

0 评论

聖神降臨節祝福

30/5/2020

0 评论

 
Picture
各位在主耶穌基督內的兄弟姊妹們大家好,

        今天普世教會慶祝聖神降臨節,故首先藉此祝大家節日快樂,願天主聖神帶來的果實充滿你們每一位的生命!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一半了,從一月末新冠病毒(COVID-19)開始大肆傳播到現在已經四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內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和生命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有人失去了生命,有人在病痛中經歷了死亡的恐懼,有人失去了工作,也有人失去親人、朋友……,總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失去了一些東西。我們也失去了每週一次聚在一起共同奉獻彌撒聖祭的機會,當然還有彌撒後的飲茶和共享午餐。在這種失去中,伴隨著教會禮儀年的日曆我們走過了四旬期和復活期,今天迎來了天主聖神的降臨。

         耶穌的門徒們在耶穌受難日失去了他們追隨了三年之久的老師,三天之後他們看到了復活的耶穌基督,但老師的復活並沒有讓他們走出困苦與不安的焦慮當中。直到聖神降臨,門徒們的生活和生命才徹底地發生了轉變。這就是我們的信仰,主耶穌基督雖然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之後祂從死者中復活了,並且與天主父一同遣發了聖神來安慰、引導失去方向的門徒們及所有相信祂的人。

        從耶穌的被捕到聖神降臨的五十多天,跟隨耶穌的門徒們經歷了恐懼、痛苦、迷茫,最後在希望中迎來了極大的喜樂與安慰。這好像也正是我們目前面對的生活:在經歷了恐怖的三月和四月,進入五月病毒在澳大利亞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們好像看到了希望,但生活仍處在焦慮與不安當中。所以現在的我們非常需要聖神帶來的安慰和勇氣。

        感謝天主從億萬人中揀選了我們去相信祂。這份信仰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安慰;同時也使我們藉著天主聖神的助佑,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目前的病毒和生活中的各種痛苦和意想不到的改變、失去。

        再一次祝福大家聖神降臨瞻禮快樂!在此也感謝各位的關心、照顧和祈禱,願天主降福你們!讓我們一起呼求天主聖神降臨,以祂的果實聖化我們每一個人。
伏求聖神降臨,從天射光,充滿我的心,禰是貧乏人的恩主,孤獨人的慈父,靈性的光輝,憂患人的安樂,痛苦人的安慰,勞苦人的安息,涕泣人的歡樂,我心靈的嘉賓。

伏求聖神降臨,求禰清潔我的心汙,灌溉我的心枯,醫治我的心病,柔化我的心硬,溫暖我的心寒,指引我的道路。
​
天主,求禰以聖神充滿信徒的心,賜給我們以聖神的光輝,增長智慧,常享安樂。因我們的主基督之名。阿們
0 评论

耶穌升天節: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23/5/2020

0 评论

 
宗1:1-11       詠47:2-3,6-7,8-9       弗1:17-23       瑪28:16-20
Picture
        本主日慶祝耶穌升天,彌撒中的幾篇讀經都提及了耶穌升天的經文。第一篇讀經宗徒大事錄敘述了耶穌升天的過程。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給厄弗所教會的書信中闡釋升天後,坐在天主聖父之右的耶穌基督,對於祂所建立的教會的意義。瑪竇福音強調了耶穌升天前,給了宗徒們一個任務和承諾。這個任務就是要他們“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而給他們的承諾就是祂會和他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9-20)。

        耶穌的升天是其救贖工程的一個分水嶺,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聖路加的記載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這一點。路加福音的記載到耶穌的升天為止,從而結束了耶穌的公開使命。宗徒大事錄中,路加又以升天開始記載了宗徒們在接受聖神後,努力去完成耶穌交付給他們的任務,或者說使命。也就是說在升天以前,耶穌有形可見的與宗徒們常在一起,並不斷的教導他們。而升天後,宗徒再也看不到耶穌的形體與他們同在,但他們知道耶穌與他們的合作常“以奇跡相隨”(谷16:20),並有聖神與他們同在。

         耶穌交給宗徒們的使命和責任也就是今天我們的使命。雖然我們未曾親眼見過耶穌基督,但通過從宗徒們那裏接受的信仰,我們相信祂今天常與我們在一起。因為我們相信升天後的耶穌,祂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於教會的禮儀與聖事當中。在不同的時間與地域中,仍與祂的子民保持著緊密的關系,並不斷的繼續著祂的救贖工程。那我們如何去完成耶穌交給的使命呢?

        今天是教會訂立的“世界傳播日”,教宗方濟各在以前的世界傳播日文告中要求我們:不要害怕在我們的時代傳播希望和信賴,因為祂同我們在一起。耶穌交給我們的使命就是傳遞祂的愛,向世界作證祂的復活,祂還和我們在一起。耶穌的復活升天正是世界的希望所在。當然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可以將任何信息通過大眾媒體或者自媒體傳遞出去,但如果只是單純的信息,並不能使人感受到基督帶給我們的愛與希望。所以教宗在文告中鼓勵我們:投身於一些有建設性的傳播方式,那就是擯棄對他人的成見,促進交流,並以切合實際而又滿懷信心的眼光看待我們周圍的世界(教宗方濟各第51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
        在今日科技發達的世界,傳遞愛與希望的最有效方式可能不是媒介,而是通過我們的行動證明耶穌的臨在。因為今日的媒介介入了太多的個人情緒,很多時候這些媒介傳遞的資訊已失去了資訊本身的意義,而是加入了傳遞者的私欲。而在具體生活中,可能是探望獨居的老人;也許是陪伴常陷於孤獨中的親人或家人;或者是在學校或工作場所對那些被孤立者的一個微笑等等。所以,讓我們常舉目仰望升天的耶穌,祈求祂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幫助我們經驗到祂的臨在,從而將祂交給我們的使命傳播給自己生活中所遇見的每一個人。

0 评论

教宗方濟各第54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19/5/2020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
第 54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你將講給你的子孫聽。」(谷十 2)
生命成為故事

我想將今年的世界傳播日文告專注於「講故事」這個主題上,因為我相信,我們若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我們就必須從美好的故事汲取真理,而這些故事是能夠建立,而非拆毀,能幫助我們再次尋根和獲得力量,一起向前邁進。我們身處的環境,充斥著嘈雜混亂的聲音與訊 息;因此,我們需要一則深具人性的故事來表達我們自己,並闡述我們心中的美善。這則故事,以溫柔的眼光,看待我們的世界和正發生在其中的大小事件;這則故事告知我們,我們每個人猶如一張生命的掛毯上各個不同的部分,環環相扣;這則故事,可以顯示出那些使我 們彼此交織相連的縷縷絲線,一覽無遺。

一、 編織故事
人們總愛「講故事」。從童年開始,我們渴望聽故事就好像飢餓時渴望食物一樣。故事有著各種不同的形式,比如童話、小說、電影、歌曲、新聞等等,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生命。通常,我們根據自己所認同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來判定何者為是,何者為非。許許 多多的故事在我們的心中烙下印記,堅定我們的信念,塑造我們的行為,並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究竟是誰,同時表現出自己的特質。

我們人類不僅是唯一需要衣裝來遮蓋自己脆弱地方的受造物(參閱: 創三 21),也是唯一需要藉由故事來「遮蓋」並維護我們生命的一群。我們不只編織衣裝,也編織故事。的確,由於人類有「編織」的能力(拉丁文「texere」),因而產生編製織物(textile),或編輯文本(text) 這兩個詞彙。不同世代的故事,都由同一台「織布機」織就:而敘事的絲線,則包括許多甚至是日常生活上的「英雄人物」,他們追求夢想,卻屢屢遭遇困境,並與邪惡對抗;然而,他們是在一股力量——愛的驅使之下,才變得勇敢。我們將自己沉浸於故事中,我們就找到充分的理由,效法其中的英雄人物,英勇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

人們總愛「講故事」,正因為我們自己投身於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我們才不停地發現自己,使我們度每日的生活,猶如編織一張掛毯,日漸華麗豐盛。然而,一開始,我們的故事就受到威脅:邪惡在人類 歷史中蜿蜒來回。

二、 並非所有的故事都是美好的故事

「吃了這果子,你們將如同天主一樣」(參閱:創三 4):蛇對人的誘惑,將一個死結編織在類歷史這匹織布上。時至今日,仍然有人利用這套講故事的手法,來達到剝削他人的目的:「一旦你擁有……,你就能成為……,你就能辦到……。」這個訊息,正由他們口中悄悄 說出。有多少故事,麻木我們的感覺,一再要我們相信:要快樂,就要不斷地獲得、擁有和消耗。我們甚至沒有發現到,自己是多麼地貪於閒聊八卦,又不停地消費暴力與謊言。然而,有建設性的、有強化社會連繫和文化結構功能的故事,通常在各種溝通平台上不容易找 到;取而代之的,卻是毀滅性和破壞性的故事,不僅造成損害,還令那些使我們互相連結成為一個社會卻又容易斷裂的絲線,頻頻脫落。若人們一直將未經確認的消息點點滴滴地匯聚起來,重複著看似頗有道理、其實無關緊要的論據,發送著充滿敵意的訊息,散播仇恨,這不但沒有為編織人類歷史助一臂之力,反而處處剝奪他人的尊嚴。

然而,那些被人利用、拿來爭權奪利的故事,如同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美好的故事卻能超越時空,歷久彌新,即使數世紀過去,仍然合乎時宜,因為它滋養生命。

在這個篡改及假冒手法愈見高明(比如:偽造技術,「deepfake」),且發展日益猖獗的年代,我們要有智慧去傳承和講述真實又美好的故事;我們要有勇氣去棄絕那些虛假和惡劣的故事;我們要有耐心和分辨能力去重新發現那些能幫助我們的許多故事,使我們身處於現時諸多的煎熬困厄,仍不失去生活方向;我們需要一些故事,透過其中的無名英雄,來報導我們的真實身分。

三、 故事中的故事

聖經是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有多少事件、民族和人物,藉由它展現在我們眼前!聖經從一開始就向我們顯示天主是誰:祂兼具「造物主」和「述說者」的身分。的確,天主一發聖言,萬物化生(參閱:創一);祂身為「述說者」,一說就有,最後創造了男人和女人,成為祂的同伴,和他們自由地交談;他們與天主共同造就歷史。在聖詠中,受造物向造物主傾訴:「祢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祢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我讚美祢,因我被造,驚奇神奧,祢的工作,千奇萬妙(……)。我何時在暗中構形,我何時在母胎造成,我的骨骸祢全知情」(詠一三九:13~15)。我們雖被生下來,卻還不完美,需要不斷地被「織造」與「締 結」。生命已賜給了我們,邀請我們繼續織造那屬於我們的「千奇萬 妙」。

所以,聖經可說是天主和人之間偉大的愛情故事,耶穌位居中心:祂的故事,使得天主對我們的愛,達致滿全;也使得我們對天主的愛,達致滿全。因此,世世代代的一眾男女都受召重新講述並勉力懷想這「故事中的故事」裡最重要、也最具意義的情節。

今年世界傳播日文告的標題摘自出谷紀,是聖經記載裡面最早發生的故事,天主在其中不斷地參與並投入人類的歷史。當受奴役的以色列子民向天主哀號時,祂立即俯聽,並且想起了過去:「天主記起了祂與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所立的盟約;天主遂眷顧了以色列子民, 特別垂念他們」(谷二24~25)。天主一想起自己的盟約,就藉著一連串的奇蹟妙事帶來釋放,使以色列子民不再受壓迫。然後,天主再將這些奇蹟的意義,逐一告訴梅瑟:「好叫你將我怎樣戲弄了埃及人,在他們中行了什麼奇蹟,都講給你的子孫聽,使你們知道我是上主」(谷十 2)。由出谷紀,我們有了經驗:對天主的認識,主要是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天主如何持續臨在,代代相傳。賜予生命的天主是 藉著講述生命的故事來自我啟示。

耶穌自己不用抽象的概念來談論天主,而是運用比喻和日常生活中會發生的小故事。由此,生命成為故事;對聽故事的人來說,故事有了生命:故事進入那些聽故事人們的生命中,改變了他們。

福音也是故事,這並非偶然。福音在對我們談論耶穌時,使我們有「倣效」祂的能力,1 使我們相似祂。福音要求讀者投入同一信仰,為能分享同一生命。若望福音告訴我們,「講故事」的最佳典範──天主聖言本身成為故事:「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祂給我們詳述了」(若一 18)。原文中所使用的動詞「解經」(exegésato),也可以翻譯作「啟示」和「闡述」。天主親自在人類當中與我們往來如織,帶給了我們一個嶄新的方式去編織我們的故事。

四、 一則不斷更新的故事

基督的故事並非是已成過去的歷史遺產,而也是我們的故事,並且永遠切合實際。祂的故事告訴我們:天主關心人類、我們的肉身和我們的故事,甚至降生成人,取得肉軀,進入歷史;我們也由此確知,沒有任何一則人類的故事是無關緊要或微不足道的。既然天主成為故 事,每一則人類的故事,就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天主的故事。天父在每一個世人的故事中都看到祂降生成人的聖子的故事。每一則人類的故事都具有不可遏抑的尊嚴。由於耶穌將人性提升到令人驚歎震撼的高度,因此人類所有的故事更應達到此一人性高度。

聖保祿寫道:「你們就是來自基督的書信,卻由我們所寄發出去,不是用墨水寫的,而是以生活的天主聖神;不是寫在石板上,而是在血肉的心版上」(格後三 3)。天主聖神——天主的愛,在我們內寫錄。而當祂在我們內寫錄時,祂便在我們內築造良善,提醒我們,謹記於心。意思是說,要將這份良善「銘刻」心中。藉著聖神的德能,不論那一則故事,即使是最被人遺忘的故事,或是寫錄成最艱澀難懂的故事,都能受到啟發,獲致重生而成為巨作,變作福音的延伸。如同聖奧斯定的《懺悔錄》、聖依納爵的《朝聖者之旅》。嬰孩耶穌小德蘭的《靈心小史》,以及《約婚夫婦》、《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等等,還有其他數之不盡的故事,都呈現了天主的自由與人的自由,兩者的相遇與交會,令人讚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許多不同的故事,它們都散發出福音的芬芳,見證了天主轉變生命的愛。這些故事,亟需透過各種語言、運用各樣方式,被人分享和傳述,使它們世世代代都成為生活的故事。


五、 一則使我們煥然一新的故事

我們自己的故事都出現在每個偉大的故事中。當我們閱讀聖經、聖人故事,以及那些光照人心並闡述其美好的章節和段落時,聖神在我們心中自由的揮灑,藉此使我們憶起我們在天主面前的模樣。當我們憶起那份創造我們並拯救我們的愛時,當我們將愛注入我們每日發生的 故事中時,當我們把慈悲織進我們人生的掛毯裡時,我們便棄舊圖新。我們不再回憶過去所受的傷害,不再被懊惱與悲傷捆綁;經由向他人敞開自己,我們也將自己向那偉大的「述說者」──天主敞開,擁有與祂相同的視野。向天主訴說我們的故事,絕非毫無助益:儘管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再改變,但是我們看事的角度和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一直在改變。向天主訴說我們的故事,是進入祂那對我們和對他人滿懐憐憫之愛的目光。我們可以向祂一再述說我們的故事,把我們生活中充斥著的各種人物和各樣境遇帶到祂跟前。我們可以和祂一起重新梳理生命的脈絡,修補撕裂和破碎。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去致力完成的!

因這位偉大「述說者」的目光,唯有祂的視野遠及極終目的,我們就接近故事的其他人物、我們的弟兄姊妹們,以及今天與我們身為同一故事裡的那些人物。在這個世界的舞台上,沒有人是臨時演員;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有可能改變。即使當我們講述邪惡時,我們可以學習 給救贖預留空間;在敗壞中,我們仍能認出慈善的動力,並給它騰出空間。


因此,不是以現世的思維講故事,也並非是要作宣傳或自我標榜,而是要紀念在天主眼中的我們,並為聖神在我們心中所寫錄的一切作見證,同時讓眾人知道,每一個人的故事都記載一些奇妙異工。為能達到目的,讓我們將自己託付給童貞聖母瑪利亞:正如聖經所載,她在 母胎中締結了天主的人性,並如同福音所說的,將她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編織起來。她「把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二19)。讓我們求她援助,因為她懂得如何以愛的溫柔力量去化開我們生命的癥結:

哦,瑪利亞,妳是女人,又是母親,妳在妳胎中締結了天主聖言,妳用自己的生命述說天主偉大的工程。請妳聆聽我們的故事,將之保存在妳的心中,並將那些沒有人要聽的故事,一一轉化成妳的故事。請教導我們認出那條引領人類歷史前進的美善主線。請垂視那些使我們的記憶停滯不前的許多糾結:經過妳溫柔的手,每一個結,都能被解開。充滿聖神的婦女、我們信賴的母親,請來,並啟發我們。請幫助我們建立和平的故事、未來的故事,並給我們指出共同踐實的途徑。

方濟各

發自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0 年 1 月 24 日,聖師方濟‧沙雷主教紀念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
1 參 閱 : 本 篤 十 六 世 ,《 在 希 望 中 拯 救 》 通 諭 , 2:「 基 督 信 仰 的 訊 息 不 只 具 有 『 知 識 性 』, 還 具 有『 效 能 性 』。也 就 是 說:福 音 不 只 寫 來 讓 人 知 道 而 已;福 音 成 就 諸 事,且 能 改 變 生 命。」
0 评论

復活期第六主日:護慰者聖神

16/5/2020

0 评论

 
宗8:5-8,14-17      詠66:1-3,4-5,6-7,16,20      伯前3:15-18      若14:15-21
Picture
        随着耶稣的被钉死,祂暂时的离开了宗徒们。但是复活后的主却时时与宗徒们同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这几日的福音我们更加看到耶稣曾经的许诺。今天的读经再次告诉我们祂与门徒们同在。上个主日的读经,宗徒大事录中告诉我们,宗徒们选择了七位有好声望的门徒为他们覆手,祝圣他们为执事。在随后的圣经中,这七位当中的斯德望首先为主殉道,然后除宗徒外,他们都逃散到了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8:1)。今天第一篇读经当中的斐理伯就是七位执事之一。他逃到了撒玛黎雅后的宣讲使撒玛黎雅人接受了天主的圣道。伯多禄和若望随后到撒玛黎雅为他们覆手,使他们领受了圣神(宗8:14-17)。而这位圣神就是今天福音中耶稣许诺的真理之神。

        今天的福音中我们清楚地听到,耶稣接着上主日的福音,继续安慰宗徒们。上个主日耶稣说祂去是为他们在父的家里准备住处,并且许诺祂不会丢下他们不管。耶稣要求祂的追随者们要信赖祂。今天耶稣依然告诉他们,祂绝不会留下他们做孤儿,而是要回到宗徒们当中;并且会要求父赐下另一位护慰者来永远与他们同在。也就是说,耶稣在短暂的离开后,还会回到他们中间,甚至还会有另一位被耶稣称为护慰者的真理之神来陪伴安慰他们。而这也是耶稣答应给祂的追随者最好的礼物。虽然宗徒们和耶稣一起生活了三年之久,但是他们并不明白耶稣的救赎工程。而这位真理之神会启迪他们,使他们通过耶稣的言行,更加明确的认识,祂就是主,就是默西亚。事实也证明,当他们接受了圣神以后就大胆地宣讲被犹太人钉死的耶稣复活了,而且确认祂就是默西亚(宗2:36)。

        圣神是我们的引领者和帮手,祂不但安慰和保护我们,同时也引导和帮助我们勇敢地面对在生命中必须承受的挑战和逆境。尤其是病毒流行的现在,我们更需要圣神的安慰和祂所赐的勇力来面对当下的诸多不确定。当然为了接受圣神,今天的福音中耶稣要求追随祂的人要爱慕祂,遵守祂的命令。祂的命令就是要彼此相爱,如同祂爱了我们一样。所以相信天主,信靠耶稣的许诺,遵守他的诫命,我们才能领受到耶稣的陪伴和圣神的安慰。借着今天的弥撒圣祭,让我们祈求天主父时常派遣祂和圣子共发的圣神在我们当中,使我们能保持清醒、悟出真理,不被世界似是而非的价值观所同化;并且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常常因为遵守祂的命令而彼此相爱。

0 评论
<<上一篇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