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彌撒的福音緊接著上個主日的福音,但是和上個主日的福音卻有著非常鮮明的差異。上主日的福音中,伯多祿明認了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之後,耶穌稱讚伯多祿是祂要建立教會的磐石,並且承諾伯多祿在地上的決定將影響在天上的釋放或束縛。而今天我們聽到耶穌說自己要受許多痛苦,並要被殺害致死。這對伯多祿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作為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怎麼能被迫害致死呢!那他們還依靠誰呢?所以伯多祿作為剛剛接受任命的領導,現在就來履行使命,諫責耶穌:“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而耶穌的回答可以說嚇到了所有聽到他們對話的人:“撒旦,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 (瑪16:22-23)。上個主日被稱為是磐石,並且要在這磐石上建立教會,甚至將天國的鑰匙也交給了伯多祿;而今天就被責斥為撒旦,成了絆腳石。 伯多祿從被稱讚的磐石,到被斥責的絆腳石,怎麼會這麼快呢?耶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被稱讚和責斥完全在於對事情的看法是來自天主,還是來自個人。上個主日伯多祿的回答不是來自血肉,而是來自天父的啟示(瑪16:17),而今天伯多祿的回答卻是來自人,而不是天主(瑪16:23)。 其實在現世生活中,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認識常常和天主的意思相反。這個世界的看法就是要拯救你自己,不要讓別人殺死你(路23:35-39),但基督的教導卻是因為愛,為他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若15:13)。可怕的是,有時候我們還會自作聰明,以天主的名義來完成自己的意願,其結果可想而知。 有一個小故事說,一個印度傳教士與另一個人結伴同行于藏區的山上,途中遭遇暴風雪。突然他們發現有個人滑落在山坡下。傳教士說:“我們去幫幫他吧!”那個人說:“不行,現在我們自己的生命也處於危險之中,需要非常小心,還要費力保護自己才能免於一死。”說著逕自繼續往前走。傳教士猶豫片刻後走下山坡,把那快要凍死的人背在背上繼續前行。因為背著人走路必須辛苦出力,傳教士的體溫也隨之上升,這體溫也傳給了他背上的落難人,兩個人因而都免除了被凍死的可能。走了不久,他們看到先前和傳教士同行的那人躺在雪中,已經被凍死了。 這正是今天耶穌在福音中對來自天主的意願和來自人的思想的進一步說明:“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16:25)。所以,讓我們以今天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的訓言向天主祈求:不要讓我們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我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12:2)。
0 评论
写评论。 |
扫码加博主微信博客分類
全部
博客檔案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