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主日的時候,我提到耶穌所講的比喻中有一半多是關於天國的。所以繼上個主日在福音中我們聽到了三個有關天國是什麼的比喻,今天我們又一次聽到三個關於天國的比喻。 今天耶穌所講的第一個比喻中,“天國好像藏在地裡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第二個比喻中,“天國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顆珍珠。”(瑪13:44-46)不管是在田地裡的寶貝,還是市場上的珍珠,找到它們的人都願意用自己所有的一切去交換。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沒有剛剛找到的寶貝和珍珠貴重,所以願意用一切去交換。這就是他們的智慧。就如第一篇讀經中,當天主詢問剛剛坐上王座的撒羅滿想要什麼,並且他所求的都會獲得後,他只是以僕人的身份,謙卑地向天主祈求“一顆智慧的心”,用來“判斷善惡”(列上3:9)。 在我們自己的生命中,什麼是最寶貴的?我在尋求什麼?我願意為此付出什麼?我們常常尋求的,很多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已經擁有的。比如我們尋求內心的平安,而天主就是平安本身。瑞士著名精神分析專家、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卡爾·榮格(Carl Jung)曾說過,在他作為精神分析學家的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遇到過四十歲以上的人的根本問題不是宗教的。也就是說,榮格認為四十歲以上很多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在宗教中獲得解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天父給我們的家書就在手邊,很多聖賢也把寶貴的經驗奉獻給了我們,那顆“無價的珍珠”就在自己手裡,我們卻常常向所謂的大師去尋找成長的智慧。結果是,即浪費了時間與金錢,最後也只是得到了一些沒什麼營養的雞湯(心靈雞湯)。或者說我們最大的問題也可能是:什麼也不想付出,還想得到最寶貴的東西。那我們就需要認真學習一下耶穌今天福音中所講的第三個比喻,免的最後被分揀出來,扔在火窯裡。 其實耶穌也曾教導聽祂講道的人和今天的我們:你們無論向父求什麼,都會給你們(若15:16)。那我們在求什麼呢?我們的祈求都是為一切順利如意,很少祈求天主認為為我們自己最好的。撒羅滿沒有求財富、權力和地位,但是天主都賞賜給了他。這正好印證了今天第二篇讀經中聖保錄所說的:“天主使一切,……使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羅8:28)讓我們一起祈求智慧,使我們明白什麼為我們是最寶貴的,從而願意為之捨棄一切。 讀經一(你為自己求了智慧。)
0 评论
写评论。 |
扫码加博主微信博客分類
全部
博客檔案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