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在禮儀年對福音的安排中,三部對觀福音都各占一年,被稱為瑪竇年、路加年和馬爾谷年。而今年是馬爾谷年,所以我們主日聽到的福音都是來自馬爾谷福音。而若望福音被安排在每年不同的特殊禮儀時期。因此如果你每主日都進教堂參與彌撒的話,每三年就可以把整個四部福音聽一篇。由於馬爾谷福音比較短,從本主日到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的五個主日當中的福音都取自若望福音第六章。若望福音這一章的內容也是教會信仰核心的一部分,因為這一章中都是關於聖體聖事的預像或教導。
今天福音中“五餅二魚”的奇跡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耶穌所行的奇跡之一。福音中耶穌用一個兒童的五個餅和兩條魚使五千多人吃跑,還剩了十二筐(若6:9-13)。同樣我們回到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列王紀中也記載了厄里叟先知在基耳加耳也用一個從巴耳沙里沙人帶來的十二個大麥餅和一些新麥穗,使一百人吃飽了,且還有剩餘的(列下4:42-43)。因此,我們就不難明白福音中的那些人在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後為什麼會說“這人確實就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若6:14)。” 不管是列王紀中厄里叟先知的奇跡,還是福音中耶穌增餅的奇跡,都反映了今天答唱詠所揭示的主題:當眾生仰望上主時,上主必會伸出雙手滿足眾生的需求(詠145:15-16)。當眾人都因同一目的投奔到天主台前時,自然就形成了一個團體,天主也自會照料一切。正如今天的福音中,因為耶穌在那些需要被治癒的患病者身上行了神跡,治癒了他們。從而大批的群眾跟隨著祂,來到了祂和宗徒們休息的地方。這些人並沒有向耶穌要求食物,但是耶穌卻看到了他們的需求。所以祂先是詢問宗徒們怎麼為群眾準備食物,而後命宗徒們讓大家都坐下,最後將一個小孩子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祝福了分給眾人吃(若6:2-11)。從始至終,都是耶穌主動照料他們的神形需要。當然,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也需要每個人與祂合作,那就是“信德的服從”。只要相信並服從祂的引導,這一切就能完成。 我們聚在一起舉行感恩聖祭,不但是為聆聽上主的聖言,更是為分享祂藉著感恩聖祭賜給我們的身體。借著分享同一的聖體聖事,主基督進入到我們每一個的身上和生命之中。就如今天彌撒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給厄弗所人的書信所說的一樣,因著分享同一個身體和同一個聖神,我們也有同一的希望、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和一個天主(弗4:4-6)。 讓我們祈求主耶穌,在分享了祂的體血後也能發現別人的需要,從而為他人帶去同一的希望、同一個洗禮和時刻照料我們的同一個天主。
0 评论
写评论。 |
扫码加博主微信博客分類
全部
博客檔案
七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