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過去了。我們在上個主日天的時候慶祝了聖方濟各的瞻禮,而就在該瞻禮的前夕彌撒後,教宗方濟各在亞西西簽發了他的第三封通諭—--《眾位弟兄》。現任教宗自接掌伯多祿的宗座職位後,就如他所取的名字——方濟各,一直在效法聖方濟各的精神。不管從他的第二封通諭《願你受讚頌》和最新通諭《眾位弟兄》,或者在9月1日發佈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抑或其它訓導文件都無不透露著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的精神。
聖方濟各在他的生命中,總是將所有受造物都看做是兄弟姊妹,需要互相照顧、和諧共存。在教宗方濟各的最新通諭中,就如該通諭的副標題“ON FRATERNITY AND SOCIAL FRIENDSHIP”,教宗充分表達了他對促進全世界手足之情和社會友情的渴望。尤其是在今年全世界被病毒肆虐,這種世界範圍內的手足之情和社會友情更顯得迫切和需要,也充分證明了整個人類都是兄弟姊妹,都需要彼此的看護和照顧。因此,我在此就教宗方濟各的新通諭都說了些什麼,願與大家簡單分享。
教宗在通諭中首先指出了這個世界的諸多不義,諸如種族主義、權力不平、貧窮、利己主義、丟棄文化……等等的社會“時代缺陷”(通諭第1章)。隨即教宗以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為例(路10:25-37),呼籲人們應該克勝偏見,放下個人利益,做一個“道路上的陌生人”,向痛苦之人伸出援手,共建一個彼此關愛的社會(第2章)。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教宗不但勉勵人們“走出自己”,在他人身上找到“生命的成長”;同時也呼籲人們“向整個世界敞開心門”,接納那些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人們。教宗特別指出對那些處在人道危機中的人們(尤其是難民)該有的援助,包括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宗教自由的保障。
第五章,“更好的政治”中,教宗指出好的政治應該是為公益服務,且明白人民的重要性。在制定政策時也應考慮到少數人(原住民)的融入性,不損害基本人權。另外,通諭強調政治應該是為消除剝削和犯罪,以人的尊嚴為中心,而不是屈從於經濟的,因為“市場單靠自己不能解決一切”。
在第六章中,教宗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相遇的藝術”。通諭指出,要想建設一個友愛互助的社會,就必須與所有人相遇,因為“從每個人身上都能學到一些東西。”第七章指出,既然是在相遇中互相學習,就應該互相寬恕、拒絕暴力。但教宗指出,寬恕並不是免除對犯錯之人的處罰,而是應該尋求更合乎人性尊嚴的修和方式(這裡主要指戰爭和死刑)。
最後一章,教宗方濟各以與埃及大伊瑪目塔伊布(Ahmad Al-Tayyib)去年在阿布達比簽署的《人類兄弟情誼》為例,再次呼籲宗教間彼此尊重、對話,共同為人類服務的重要性。最後教宗以“向造物主的祈禱”和“為基督徒合一祈禱”兩篇禱文結束了他的通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