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祖父母離開天主之前,他們是純潔無罪的,在樂園裡生活的非常悠閒自在。除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實,天主允許他們吃樂園中其它任何樹上的果實。知善惡(knowing good and evil),這裡並不只是知道善惡,而是經驗到善惡。所以說天主不讓他們吃善惡樹上的果子是不希望他們經歷邪惡或罪過,但是天主給了亞當和厄娃選擇善惡的自由意志。原罪父母被蛇引誘,經驗到了罪過。所以誘惑在這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蛇並沒有告訴他們那顆樹上的果子味道比其它樹上的更好;他們吃那果子,也不是因為饑餓,而是蛇告訴他們:如果吃了那果子,他們就會像天主一樣(創3:4-5)。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如果和天主一樣,他們就不需要天主了。原祖父母吃了禁果,試圖和天主一樣,但是結果卻是他們把天主趕出了自己的生活,或者說他們選擇了離開天主。他們的驕傲使自己經驗到了罪惡,從而變得不再純潔,同時也感到了羞恥。
創世紀當中這個人類墮落的故事和水果沒啥關係,而是關於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誘惑,在誘惑中是否選擇遠離天主,或者像很多人所說的根本就不需要天主,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天主。這也正是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所受的三次誘惑的核心。在第一次的誘惑中,耶穌在曠野中餓了,魔鬼引誘祂利用天父所給的權力將石頭變成麵包。第二次誘惑中,魔鬼引誘耶穌利用自己優越的地位試探天主,從聖殿頂上跳下去也不會受傷,因為天主會保護祂。第三次魔鬼甚至誘惑耶穌崇拜牠,並許下賜予那些原本就不屬於牠的虛假榮華富貴。(瑪4:1-9)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對濫用權力或者是自私的誘惑,利用天主的恩寵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也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天主子女的身份,自己不去努力,反而要求天主答應自己的祈禱,或者說責怪天主沒有聆聽自己的祈禱,甚至是試探天主。可我們忘了,天主對我們的祈禱有說“不”的權力。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面對威脅天主採取行動的誘惑,認為某些祈禱就應該產生預期的效果。但是天主就是天主,我們不是天主。至於崇拜虛榮和虛假的物質世界的誘惑,更是充滿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看看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陷入對物質的追求,崇拜魔鬼而不能自拔;包括我們自己,也總是游走於陷入這種誘惑的邊緣。
在這個四旬期開始,或者整個的四旬期,讓我們反省自己並祈求天主革新我們的生活:使我們不至像原罪父母一樣陷入遠離天主的誘惑,同時能夠效法耶穌基督善用天主的恩寵,並將基督的救恩帶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