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四旬期第二主日:“主啊,你往何处去?”

6/3/2020

0 评论

 
創12:1-4       詠51:4-5,18-19,20,22       弟後1:8-10       瑪17:1-9
Picture
        1905年的波蘭作家顯克維奇因一本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該小說被譽為“真正的基督教史詩”。在小說快結尾時,有這樣一個故事:隨著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日趨嚴重,聖伯多祿為了避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聖若望和聖保祿還有羅馬城其它基督徒的要求下決定離開羅馬。可是經過一晚上的逃跑離開了羅馬,第二天早上他卻遇見了耶穌,伯多祿跪在地上問耶穌:“主啊,你往何處去?”耶穌回答說:“既然你離開了我的人民,我就要到羅馬去,讓他們再把我釘上十字架。”那時,聖伯多祿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遂轉過身回到羅馬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70-71章)。

        在今天彌撒福音之前,伯多祿剛宣認了耶穌就是默西亞、天主子之後,耶穌就說默西亞必須受苦、被殺,三天后要復活。當伯多祿諫責這些事不應該發生在耶穌身上,耶穌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瑪16:16,21-24)今天福音中,耶穌改變容貌就是復活的先兆,目的是使宗徒們在將來面對主耶穌的苦難和死亡時能增加他們勇氣和希望。可是,即便耶穌已經預言即將遭受的迫害之後,聖伯多祿也還是不願意接受十字架。相反,他想搭三個帳篷,以便他們可以留在山頂,享受美妙的復活先兆(瑪7:4)。聖伯多祿好像忘了耶穌先前的教導:默西亞必受苦而死,第三天才會復活起來。

        沒有十字架就不會有復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所謂“至關重要的”轉捩點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是讓自己的生命發生重大改變。而這些轉捩點可能是親人的離去、失去工作、重大疾病或者其它影響自己的事件。而在這些事件中,我們都有機會或者說需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可我們往往就會和在山頂上的聖伯多祿一樣,不願放棄眼前的美好,也不願面對生活的挑戰或者說是轉折。

        在第一篇讀經的創世紀中,亞巴郎完全不明白天主的意思,但是他願意聽從上主的指引,起身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創12:1-4)。這就是聖保祿宗徒今天給弟茂德說的天主的召叫:祂不按我們的行為,而是完全按照祂的決意和恩賜(弟後1:9)。亞巴郎對天主的信德中蘊含著十字架和痛苦,即使將自己的獨生子奉獻了,他也不問天主任何原因,因為他相信天主的許諾。所以,若果沒有經過十字架,就不能陶醉在山頂上復活的光耀中。
​
        讓我們祈求天主,為將來能享見復活的榮耀,在生活中有勇氣去面對十字架的痛苦,甚至是死亡
。

0 评论



写评论。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