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教宗方濟各第 57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23/5/2023

0 评论

 
图片
用「心」發言
​

「在愛德中持守真理。」(弗四 15)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過去幾年,我一直思索「來看一看」和「聆聽」這兩個動詞作為良好溝通 條件的意義,在第 57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我願把重點放在「用『心』 發言」。是我們的「心」激勵我們行動、觀察、聆聽,是我們的「心」帶動我們走向一種開放、包容的傳播方式。我們一旦練習聆聽──那需要等待和耐心,以及放下帶有偏見的主張,我們就能進入活潑的交談與分享, 即是一種友善的溝通。若能以一顆純淨的心聆聽,我們也就能在愛中秉持真理發言(參閱:弗四 15)。我們不應害怕宣揚真理,即使有時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舒服;卻要害怕自己沒有用愛、沒有用心去宣講真理。正如教宗本篤十六世所寫的:「基督徒的綱要,就是擁有一顆可以看到的心。」1 這顆心以跳動顯露出我們真實的身心靈,因此必須受到聆聽。這使聆聽者調 整自己的頻率,與對方保持同樣的波段,好能在自己心中聽到他人的心跳聲。那時,就會發生相遇的奇蹟,使我們能以惻隱之心相互注視,以尊重的態度接納彼此的脆弱,而不是憑著道聽塗說來判斷人,並種下不和及分 裂的種子。 

耶穌警告我們,每一棵樹都能憑它的果子而被認出來(參閱:路六 44):「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 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六 45)。因此,為了要在愛德中傳達真理, 必須先淨化自己的內心。只有以純淨的心聆聽和發言,我們才能看穿表象, 作出分辨,並在這複雜的世界中,克服那無助於我們的模糊資訊。要求我 們用「心」發言,這召叫徹底地挑戰了我們所生活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如 此傾於冷漠和怒氣填胸,有時只憑不實,甚至是偽造的資訊,便要人信以 為真。

以友善的方式溝通

以友善的方式溝通,意思是那些閱讀或聆聽我們的人會認同我們,因而樂於去分擔這時代一眾男女的喜樂、恐懼、希望和痛苦。以友善態度發言的 人,是因為關心而為對方著想,並保障他們的自由,不去侵犯他們的自由。 哥耳哥達的悲慘事件發生後,有一位神祕的旅客與前往厄瑪烏的兩位門徒 對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看到這樣的風格。復活的耶穌用「心」與 他們交談,以尊重的態度陪伴他們痛苦的旅途,以愛而不是以強迫的態度 來開啟他們的心靈,使他們了解所發生之事的深刻意義。確實,他們能喜 悅地宣稱,當祂在路上向他們解釋聖經的時候,他們的心是火熱的。(參 閱:路廿四 32)

在一個充斥著兩極化和對立的歷史性時期──遺憾的是連教會團體也無法 倖免──履行「發自內心、張開雙臂」溝通這項承諾,並不只涉及傳播界, 其實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都蒙受召叫,要尋求和講論真理,並懷著愛 心行事。特別是我們基督徒,更是不斷地被提醒,要「謹守口舌,不說壞 話」(詠卅四 14),因為正如聖經所教導的,我們不可以用讚頌上主的同 樣口舌,來詛咒按天主肖像所造的人(參閱:雅三 9)。我們不可口出惡 言,「但看事情的需要,說造就人的話,叫聽眾獲得益處。」(弗四 29)

友善的交談,有時甚至能軟化最堅硬的心。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所描述。我想到的是《約婚夫婦》(Promessi Sposi)第廿一章令人難忘的一頁,其中女主角路濟亞(Lucia)真心誠意地對一位無名男性說話──他飽受內心的 折磨──而他最後屈服於愛的溫柔力量。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也會體驗到, 溫和良善不只是一種「儀表」,而是治療「殘暴」的解藥,因為殘暴會毒害人心,使人與人的關係惡化。在媒體界,我們需要友善的溝通態度,為 避免助長怨恨,激起憤怒,使衝突產生,反而要幫助人們冷靜地反省,以判斷且尊重的精神來解讀人們所處的現況。

心與心的溝通:「愛善,就能說出善言善語」

「用心發言」的例子,最鮮明也是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教會聖師方濟・沙雷(Francis de Sales)的例子。我曾在他逝世 400 週年時,發表〈一切都歸 屬於愛〉(Totum amoris est)宗座牧函。除了這個重要的紀念日外,我也 願意提及另一個 2023 年的紀念日:今年是教宗碧岳十一世宣布聖方濟・沙 雷為「天主教新聞記者主保」,並頒布通諭《一切混亂的事物》(Rerum Omnium Perturbationem)的百年紀念。聖方濟・沙雷是一位聰穎的學者、 多產的作家、思想深刻的神學家,他在 17 世紀初期曾任日內瓦主教,那時 正是與喀爾文主義(Calvinism)爭論最激烈的困難時期。他態度溫和,富 有人情味,並樂意與每個人耐心交談,特別是與那些不贊同他想法的人, 這使他成為天主慈愛的絕佳見證人。我們可以這樣形容他:「親切溫柔的 言語,能使友人增多,並能感化仇人;同情的話,能使友好的往來敦厚」 (德六 5)。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心與心對話」,這話激勵了好幾個世 代的信徒,其中一位就是聖若望‧紐曼(John Henry Newman),他以這句 話作為他牧徽的座右銘:「心與心談話」(Cor ad cor loquitur)。他的信 念是「愛善,就能說出善言善語。」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說,他認為溝通絕 不能淪為人工化,淪為市場策略,溝通是一種心靈的反映,反映出愛的核 心,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以看到核心的表面。對聖方濟‧沙雷來說,我 們正是「藉著一種微妙及強烈的結合過程,在內心並透過內心,得以認識 天主。」聖方濟・沙雷因為認真地也去愛而能與聾啞的乞丐馬丁溝通,並 成為朋友,也因而被稱為有溝通障礙人士的保護者。

這位聖人──日內瓦主教,藉由他的著作和生活見證,以這個「愛的準則」 來提醒我們:「我們在溝通時說什麼,我們就是那種人。」這準則與今日 的溝通常態大相徑庭。今天我們所體驗到的「溝通」尤其在社群媒體往往 遭到濫用,好讓世人看到的不是真實的我們,而是我們希望他們所看到的 我們。聖方濟・沙雷把他的作品分發給日內瓦的教會團體。這個對新聞的 直覺,使他很快地就享有盛名,傳到他的教區之外,至今不衰。聖保祿六 世觀察到,他的作品讓人讀來非常愉悅、有益,且令人感動。2 如果我們 看看今天的傳播界,這些不正是一篇文章、一個電視或廣播節目,或社群 媒體貼文應該有的特色嗎?願那些在傳播界服務的人,能被聖人的溫柔啟 發,以勇氣和自由來尋求並宣講真理,且拒絕誘惑,不使用煽情及爭辯的 語句。

在同道偕行歷程中用「心」發言

正如我曾經強調的,「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非常需要去聆聽和傾聽別人。這就是我們能給予彼此最珍貴,也最富有動力的禮物。」3 不帶偏見地聆聽, 專注而真誠,會讓人以天主的風格發言:富於關懷、感情和溫柔。我們的教會亟需點燃心火的溝通,在傷口上敷以軟膏,光照著在人生路途上的弟 兄姊妹。我期待教會的傳播,能知道如何接受聖神的帶領,既柔和又具有 先知性,並能為了在第三個千年推動她蒙召作出的美妙宣講,而找出嶄新的形態和方式。願社會傳播能以與天主、與近人的關係為核心,尤其是與 最急需的人的關係;能知道如何點燃信德的火焰,而不是保存自我指涉的 舊習慣。我期待一種基於謙卑的聆聽、勇於發言的溝通,使真理永遠都不 會與愛德分離。

促進和平的語言,化干戈為玉帛

舊約箴言中說道:「柔語能粉碎硬骨」(箴廿五 15)。今天,我們比過去更需要用「心」發言,以培養一種和平的文化,來取代戰爭;開啟可以交 談與和解的途徑,以取代仇恨和敵對。眾目共睹的全球性衝突,是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情境,我們急需維持一種沒有敵意的溝通方式。我們必須克服 「迅即抹黑對手、為對方冠上侮辱性的綽號,而非開展公開和彼此尊重的 對話,嘗試尋求更深入的共識」的惡習。4 我們需要的溝通者,是能開啟對話、致力促進裁軍,化干戈為玉帛,並消弭那潛藏我們心中害人害己的 好戰心態,正如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在《和平於世》通諭中以先知性的口吻所作的呼籲:「只有相互信賴,才能建立和平」(《和平於世》,113)。 這樣的信賴所需要的,不是封閉的,而是大膽且有創意的溝通者,願意去 尋找能使彼此相遇的共同立場。現在世人恐懼爆發的戰爭繼續惡化,像 60 年前的情形一樣,生活在陰暗的時刻,我們也必須在溝通傳播方面盡快阻 止歷史重演。聽到有人輕易地開口要毀滅人和土地,實在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不幸的是,話語時常會轉變成為野蠻暴力的戰爭行動。所以我們要擯 棄所有好戰的詞藻,以及操縱真理的各種形式的宣傳,那些宣傳,都是為 了意識形態的目的來扭曲真理。我們應該推動的傳播形式,是幫助人創造出能解決人民與人民之間衝突的情況。

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將來是否會有和平,取決於人心的改變,因為戰爭的病毒來自人的內心。5 我們要從心中發出正確的話語,以驅散使世人封閉和分裂的陰影,並且要建立一個文明,比我們所領受的要更加美好。這 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投身其中,而在傳播界工作的人更要有這樣的責任 感,好使他們因視他們的專業為使命而全力以赴。

願主耶穌──發自天父心中的純潔聖言,幫助我們,使我們所傳播的皆是 忠實、透明和友善的。

願主耶穌──降生成人的聖言,幫助我們聆聽眾人的心跳聲,以重新發現我們眾人都是弟兄姊妹,擯棄使人分裂的敵意。 

願主耶穌──真理與愛的聖言,幫助我們以愛德說出真理,使我們能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 年 1 月 24 日,聖方濟‧沙雷主教聖師紀念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天主是愛》通諭,31,(2005 年 12 月 25 日)。 
2 參閱:宗座公報「Sabaudiae Gemma」為聖方濟‧沙雷主教聖師誕生 400 年(1967 年 1 月 29 日)。 
3 第 56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2022 年 1 月 24 日)。
4 《眾位弟兄》通諭,201,(2020 年 10 月 3 日)。 
5 參閱:第 56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2023 年 1 月 1 日)。
0 评论



写评论。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