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教宗方濟各第 30 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9/2/2022

0 评论

 
Picture
教宗方濟各
第 30 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22 年 2 月 11 日
​

「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六 36)
愛德路上與受苦者並肩同行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30 年前,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設立了「世界病患日」,為了鼓勵天主子民、天主教醫療機構和公民社會,多多關注病患和醫護人員的需要。1

感謝天主!過去這些年來的努力,在世界各地許多教會中開花結果,很多方面都有長足進步;但要保障所有的病患,包括生活在極度貧窮與弱勢地區中的人,讓他們獲得需要的醫療服務及牧靈關懷,好使他們體驗到患病是與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基督相結合,尚有一段長遠的路途要走。願第 30 屆世界病患日的閉幕禮,因疫情的緣故而無法在祕魯的阿雷基帕進行,而改在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進行,能幫助我們成長、更親近地服務病人及他們的家庭。

1.如同天父滿懷慈悲

第 30 屆世界病患日所擇定的主題是「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六 36),要求我們首先將目光轉向「富於慈悲的天主」(弗二4)──祂以慈父的眼光看照自己的子女,即使他們背離了祂。慈悲是天主最有代表性的名號。「慈悲」並非是一時間的情感流露,而是在天主所做的一切裡一股恆常的力量,充分呈現天主的本性。慈悲同時是力量與溫柔。因此,我們可以既驚嘆又感恩地說,天主的慈悲本身蘊含了父愛及母愛的面向(參閱:依四九 15),因為祂以父親的力量和母親的溫柔眷顧我們,始終渴望賜予我們在聖神內的新生命。

2. 耶穌――天父的慈悲

天父的獨生子是天父對病患慈悲的愛的最高見證人。多少次,福音述說了耶穌與受各種疾病折磨的人相遇!「耶穌走遍了全加里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瑪四 23)。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到底耶穌為何對病患特別地關懷?主派遣宗徒們傳揚福音並醫治病人,甚至讓這份關懷成為他們的重要使命。(參閱:路九 2)

一位二十世紀的哲學家提出這樣的闡釋:「痛苦就是絕對的隔閡,絕對的隔閡使得人求助另一個人,呼求另一個人。」2 當一個人因著病痛而有了肉身軟弱與痛苦的經驗,心情自然沉重,產生恐懼,心中充滿種種疑問,面對所發生的事情,人生的意義反倒成為迫切的問題。說到這裡,怎能不想起那些無數的病患,他們在加護病房孤獨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刻,縱然有慷慨體貼的醫療人員照顧,但卻遠離他們生命中最親愛和最重要的人。這讓人明白,病患身邊有一些人跟隨耶穌──天主的慈悲──的榜樣,在患病的創傷上傅抹安慰的油膏、灑上希望的酒,為天主的愛作見證,尤其重要。3

3. 觸摸基督受苦的血肉之軀

耶穌邀請眾人如同天父滿懷慈悲,這份邀請對醫療人員具有特別的意義。我所念及的,是醫生、護理師、醫技人員、後援人員與看護人員,以及眾多慷慨奉獻寶貴時間服務受苦者的志工們。親愛的醫療人員,你們以愛和專業在病患的身邊服務,這服務超越職業的範圍而成為使命。你們觸摸到耶穌受苦的血肉之軀,你們的雙手可以成為天父慈悲雙手的標記。你們要意識到你們職業的尊貴高尚,以及應承擔的責任。

我們感謝天主,因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的科技支援治療方法,給病患帶來莫大益處;醫學研究對病理學也有寶貴的貢獻,復健醫學也在專業和技術方面精益求精。縱然如此,這些進步也不能讓我們忘記,每一位病患在個人尊嚴或是痛苦軟弱上,都是獨一無二的。4 病人本身總比疾病更為重要,也因此,沒有任何診療方法可以不去聆聽病人,不聆聽他們的病歷、焦慮和恐懼。就算病人藥石罔效,關懷總是需要的,總是要去安慰、總是能藉著親臨關懷來使人覺得關心勝過疾病。所以,我希望透過醫療人員的培訓,能夠幫助他們培養聆聽與同理的能力。

4. 醫療中心是「慈悲之所」

世界病患日也是給我們關心醫療中心的良好機會。數世紀以來,基督徒團體透過開設無數的「慈善撒瑪黎雅人的客店」來實踐對病人的慈悲,以愛與關懷服務各種病症的患者,特別是那些因為貧窮、社會所排斥或難以治療的疾病而無法獲得醫療照顧的人。這些狀況當中,孩童、年長者和最弱勢者尤其身受其害。許多傳教士如同天父滿懷慈悲,在福傳的同時,也設立了醫院、藥局與長期照護安養機構。藉著這些寶貴事業,基督徒體現出自己的愛德,並使得門徒們所見證的基督之愛更加真實可信。我特別想到那些在地球上最貧窮的地方,當地人都得長途跋涉才能找到治療機構,而且資源有限,只能做他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在一些國家,取得合適的醫療服務是種奢侈,比如說,在一些貧窮國家,就沒有足夠的疫苗可對抗新冠病毒,甚至連簡單的疾病,也難以獲得藥物的治療。

在這脈絡中,我想再次強調天主教醫療機構的重要性:天主教醫療機構是寶貴的資產,是必須要保護與維護的。它們的貢獻勾勒出教會的歷史,表達了教會對病患和窮人的親近,以及對那些為人所輕忽的處境的關切。5 多少宗教團體的創辦人,就是聽見了那些缺乏醫療照顧,或是不被妥善治療的弟兄姊妹的呼聲,傾盡一切為他們服務。今日也是一樣,就算是在已開發國家,他們的臨在也是一種祝福──不僅提供身體所需的專業醫療照護,更是給予愛的關懷,專注病患本身和他們的家人。在這丟棄文化盛行的時代,生命不見得受到歡迎,人不見得樂於生活,這些組織機構,就好似「慈悲之所」,能作為典範:使所有的生命,就算是最脆弱的生命,從開始到自然的結束,都能獲得保護和關懷。

5. 以親臨及接近來實踐慈悲的牧靈關懷

過去 30 年間,健康照護的牧靈關懷也日漸倍受重視。若窮人所受的最嚴重歧視是缺乏靈性的關懷──而病人是健康上的窮人──我們可不能忘記給予他們天主的親近、祂的祝福和聖言、聖事的施行,以及在信仰內成長茁壯的機會。6 我想藉此提醒各位,陪伴病人和牧靈關懷不是特定志工的任務,探訪病人可是一份邀請,由基督交付祂所有的門徒。有多少病人和年長者正在家中等待著你的探訪!慰藉人的事工是每個領了洗的人的任務,而且要謹記耶穌所說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瑪廿五 36)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透過瑪利亞──病人之痊的代禱,我為所有病患和他們家人獻上我的祈禱,願他們與肩負世界痛苦的基督結為一體,因而能尋獲人生的意義、安慰和信心;也為各地的醫療相關工作者祈禱,願他們能富於慈悲,在親自提供病患所需的醫療服務時,也給予病患兄弟情誼般的親近。

我衷心地給予各位宗座的祝福。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1 年 12 月 10 日──洛雷托聖母慶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閱: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為創立世界病患日,致宗座醫療牧靈委員會主席傅倫里.安傑利尼樞機的信函,1992 年 5 月 13 日。
2 列維納斯,《痛苦的倫理》,痛苦。身與心,證據分享。J.-M. von Kaenel 編輯,巴黎 1994 年,第 133~135 頁。
3 參閱:羅馬彌撒經書,頌謝詞第八式,耶穌,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4 參閱:接見義大利全國外科和牙科醫生協會的談話,2019 年 9 月 20 日。
5 參閱:三鐘經談話,於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2021 年 7 月 11 日。
6 《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013 年 11 月 24 日),200 。
0 评论



写评论。

    扫码加博主微信

    Picture

    博客檔案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博客分類

    全部
    【主日分享】
    【宗座文献】
    【心随意动】
    【祈祷▪敬礼】
    【统计数据】

    RSS订阅

    Picture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