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四旬期第一主日(乙年)

25/2/2012

0 评论

 
       今天是四旬期的第一主日。“四旬期是逾越節(復活節)前的隆重準備期,每一位基督徒也應該為其自己的逾越節作準備,亦即為自己的復活——生活的革新作準備。望教友要藉入門聖事使自己出死人生,作新生的人:已領過洗的教友要藉著追念自己的洗禮,更深一層的進入基督的奧跡,使自己更進一步地基督化;尤其由於我們的罪,每個人要藉守齋、祈禱、作補贖、行善工、淨化自己, 以獲得逾越節的恩寵。”總之,四旬期是為使基督徒生活革新而訂立的,此時期守齋的法律和各種禮儀等都有助於我們生活的革新,所以應該了解其意義並熱心遵行,才能達到目的。

      今天的福音非常言簡意賅,就三句話,但說了很多事情。耶穌受洗後,由聖神催迫前往曠野。在曠野中四十天之久與野獸在一起,並受撒旦試探。若翰被捕後,耶穌到加裏肋亞宣講悔改的福音。每一句話都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但我想只簡單分享一下耶穌受撒旦試探。

      從耶穌所受的試探中我們可看出,撒旦從來就沒有消閑過。在地堂中它誘惑了原祖,在這裏它誘惑耶穌,而今天它仍以同樣的手法誘惑我們。不管撒旦用什麽東西來“滿足”受誘惑者,但終極目的都不免讓人產生虛榮之念而試圖藐視天主。誘惑原祖使他們與天主有“同樣的智慧”。在耶穌跟前不管它用什麽方法,也是想讓其產生虛榮之念。今天何嘗不是呢?魔鬼的計量可謂奇高,它也許不誘惑你我不相信天主的同在,當然也不用誘惑你我去不信魔鬼的同在,可它會讓我們在不經意間上當。這些誘惑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命或工作中,故不論在什麽情況之下──或得勝,或沮喪,都要警醒。我們被誘惑也就罷了,可天主子居然也被誘惑。這有什麽意義呢?首先,我認為試探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耶穌為了成為完全的人,完全了解我們,故他也要面對試探來作為全人的身份;其次,亞當受造時是完美的,然而他面對試探時卻屈服了,將罪帶給了整個人類,所以,耶穌要抵銷亞當所做的,拒絕撒旦的試探。他勝過撒旦,使亞當的所有後裔都可以得到救贖(羅5:12-19)。

      我們是否正被魔鬼試探呢?比如願想在四旬期和幾個朋友分享幾次聖經,可就是邁不出去;或者是想每周去探望一次老人院,但又怕那些老人;也或者是想帶不信教的朋友來教堂,但又怕被拒絕。也許,有人會說:這也算魔鬼的誘惑呀,魔鬼真冤枉!不錯,有時侯我們可能在冤枉魔鬼,但那些大的誘惑我們往往可以警覺,可不經意間的誘惑我們會非常容易上當。就說我自己吧,撒旦在我這裏就經常會討到不少便宜:總讓我將一些事情拖後,可越拖後,積累的也就越多;而每天還是照樣在拖。誘惑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總是不能戰勝誘惑。耶穌教給我們的祈禱文當中,他沒有讓我們祈求天主免去我們的誘惑,而是“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所以借此,讓我們一起祈求天主,賞賜給我們得勝誘惑的勇力!

      主佑大家!

0 评论

貝特匝達的朝聖者

13/2/2012

0 评论

 
Picture
貝特匝達遗迹
     我們都很熟悉露德水泉,在那裏有很多人得到了聖跡的治愈,也有很多的朝聖者得到了信仰上的更新。若望福音第五章中(若五:1-18)提到耶穌去靠近羊門的聖地貝特匝達,希伯來語有“仁慈之屋”的意思 。只所以叫羊門好像是凡祭殺的羊都從此門被帶入耶路撒冷,而事實上也是該門距離貝特匝達最近。

    貝特匝達其實是一個水池(在今日聖安娜教堂的院子裏),這灘水池也有治愈之效,但不同與今日的是:今天的聖地隨時都可得到恩典,可這個水池得等天使來攪動水後才有效。即便這樣,也不是很多人有機會得痊愈,只有第一個入水者,方得此恩典。所以那裏圍了不少人,都在等天使來攪水。

    耶穌走近聽了一個患病三十八年的朝聖者,他想被治愈,可沒機會跳入水中。能有機會嗎!那麼多人都在等。患病三十八年癱子還有多少力氣擠入人群,即便擠進去了,可能剛跳起來都有被人再拽回來得可能。當他聽到耶穌問他“你願意痊愈嗎”的時候,他可能都在心裏面嘀咕:這話問的太讓人傷心了,不想被治愈我在這瞎擠什麼!不過,他可沒說,並且稱耶穌為“主”。當耶穌讓他起來拿起床走時,他連想都沒想。翻起身來,拿起床就走了。這一高興,連感謝的話也忘說了,甚至都不知道是誰讓他這麼做的(13節)。

    猶太領袖,當然同時也是宗教領導不願意了:“今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床。”他們抱怨耶穌破壞安息日治愈病人(工作)。記得小時候(14歲以前),我們村子只有七、八戶漢族,其余全是穆斯林。冬天的時候每天中午我們會趕著牛羊到一小河邊飲水。我們一回族鄰居老人家,由於人長的矮小,人稱“尕老漢”。如果星期天我門家的任何人趕著牛羊去飲水被他看到後,他都會說:“你這個OO(遇見誰叫誰的名字),今天星期天是主的日子嘛,你怎麼能幹活呢!你的天主不懲罰你才怪了。”要是我父親和我弟弟,只是一笑了之,或者再打幾句哈哈。如果是我,我也打哈哈,不過絕不會忘加一句:“你都吃飯喝水呢,怎麼就不讓我的牛羊喝水呢!”雖然都是玩笑,但也是實話。不過還好,我們的關系一直都不錯。

    由於耶穌在安息日治好這個患者的病,若望福音說:“為此猶太人便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作這樣的事”(5:16)。當人們把什麼都變成一種形式主義的時候,實在是挺可怕的。這些猶太領袖沒有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卻進而引出了一個最大的神跡:十字架及復活。

    再反觀被治愈的患者,看起來他沒有到達朝聖的目的地——進入水池,但他已經得到了朝聖的恩寵——被治愈。他沒有完全把自己置身輿形式當中,而是在輿天主相遇之上。他幾乎都忘了他要先進入被天使攪動的水池,才可以被治愈,繼而拿起床來離開。 黨他聽到耶穌讓他拿起床走時,他起身拿起床就走了。我們也一直走在朝聖之路上,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朝聖。在此朝聖路上我們期冀心靈的深處與天主相遇、親近,從而使我們得到轉化,使我們的心靈感受到真正的平安輿喜樂。我們準備好隨時輿天主相遇了嗎?

0 评论

常年期第六主日 乙年

11/2/2012

0 评论

 
     在上個主日的彌撒福音中,我們聽到耶穌治好了伯多祿的嶽母及很多其他病人,然後隱退到安靜之處自己獨自祈禱,當有更多的人來找他治病和驅趕魔鬼時,他卻離開了葛法翁到其它地方去傳教,因為他來是為拯救人的靈魂,並不是一個治愈身體疾病的醫生。

    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又看到耶穌治好麻瘋病人。我們從今天的第一篇讀經中看到,患麻瘋病的人在猶太法律中是被視為不潔的人,必須被隔離。更重要的是患此病的人,不但是在猶太法律中被視為不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嚴重的傳染病。患了麻瘋病就等於是在孤獨中等死,因為沒有人願意沾染不潔。今天在大陸有十幾家麻瘋病院,都是在山裏,有修女們負責管理和照顧那些病人。當然今天,麻瘋病已得到控制,也可以被治愈,但畢竟還是挺可怕的。可是耶穌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下居然伸出手去撫摸他,想想都有種讓人打冷纏的感覺。

    我們在福音中聽到耶穌看到這個可憐的人,就動了憐憫的心,而後伸出手去撫摸他。只有憐憫的心是不夠的,憐憫心之後還要有行動。我們今天面對社會的一些不公或者可憐的人也會動憐憫的心,但我們卻很少做出像耶穌一樣觸摸的行動。在生活中,我們不願意去觸摸那些偏見,不想去觸摸那些不公平,更不敢觸摸那些令人談虎色變的傳染病。但是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教導我們:愛心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聖達米盎神父在夏威夷的一個小島上為痲瘋病人服務時,黨他被傳染痲瘋病後曾有人問他:“神父,你為甚麼不小心,讓他們傳染給你呀?”達米盎神父回答說:“如果我小心,他們就不接受我,不信任我,不讓我服務他們。”耶穌基督的愛也正體現在這種彼此的信任當中。耶穌為了救贖罪人,他在人們的驚奇中進入了匝凱的家中,祂平靜的和稅吏們一起吃飯,祂無拘束的任由罪婦為祂洗腳……祂也進入我們內心最深處來撫摸我們受傷的心。祂的這種的這愛心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今天,如果有一個血肉模糊、缺鼻子少耳朵的痲瘋病人來到我們跟前,我們敢觸摸他嗎?如果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一個聲名狼藉的人要和我們同桌共食,我們敢接受他嗎?身為基督徒,我們該時時效法基督,對周圍受苦的兄弟姐妹不僅該懷有憐憫之心,也該有伸出我們溫暖雙手的勇氣。或許我們不能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是我們能帶給他們愛和人間的溫暖。因為我們光榮天主的使命不是要我們去做什麽轟轟烈烈的事,而是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及工作崗位上,活出天主的慈悲與仁愛,給我們的社會營造一個愛的氛圍。比如,善待周圍的人,多稱贊、少批評;主動接觸和關心那些不容易相處的人;為那些沒有善待我們的人祈禱;關心那些貧窮的人和弱勢人群等。正如主耶穌的愛,超越了法律的界限,打破了社會的藩籬,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利益。最後讓我們祈求天主,不僅賜給我們一顆憐憫人的心,也賞給我們有勇氣伸出溫暖的手去傳遞基督的愛。

      愿天主祝福大家!
0 评论

    關於博主

    雅各,出生、生長於中国西北。虽然有時候有點玩世不恭,但基本上是一个循規蹈矩的人。喜歡的東西很多,但又都涉獵不深。故可以說是興趣廣泛,卻一無成就,反而喜歡挑刺。

    Archives

    九月 2018
    六月 2017
    三月 2016
    六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六月 2011

    Categories

    全部
    圣经分享
    教会新闻CNews
    教会新闻CNews
    闲扯古今

    RSS订阅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