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居
  • 主頁Home
  • 相冊Album
  • 博客Blog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甲年

29/10/2011

0 评论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們,從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一直到上個主日的福音。我們可以聽到耶穌都是在講比喻給猶太民眾的領袖,或者在回答他們的質疑。從今天起,接下來直到降臨期的幾個主日耶穌離開了這些人,開始給民眾和他的門徒講道了。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裏,我們聽到主耶穌回答法學士的提問時,指出最重要的誡命就是“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以及愛人如己”。主耶穌把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誡命並為一條。這意味著基督徒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行為是不可以分開的。我們不能先愛天主然後再來愛近人,因為愛天主就是愛近人,而愛近人也就是愛天主(瑪二十五31—46)。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愛看得見的人,那也談不到愛看不見的天主。

    今天福音中耶穌斥責的經師和法利塞人,可以說就有這種行為。他們總是在講要愛天主,可對自己的近人沒有愛的表示,只是“把沈重而難以肩負的擔子捆好,放在別人的肩上,”自己卻什麽也不做。今天耶穌告訴民眾和他的門徒:身為基督徒言行要一致,不要只是說而不去做。做為基督徒,我們必須為福音的價值觀作見證。福音的價值觀不是說來給別人聽,或是用來和他人討論或辯論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出來的。主耶穌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這價值觀。所以我們要小心不要像經師和法利塞人一樣,只會說,不會做。福音的信息是必須要去活出來,才能吸引和說服人們。如果我們除了讓人們看到我們上教堂或念經,再也看不出我們和其他世俗人有什麽兩樣時,那麽我們就不可能去說服人們基督信仰的意義。我們在領洗時所做的承諾和福音的價值觀必須在生活中反映出來,我們的愛必須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犧牲自我的行動中彰顯出來。

    另外今天的福音也告訴我們,身為基督徒領導人的職責是謙卑地服事他人。因為主耶穌清楚地指示說:“你們中間最大的,該作你們的仆役”(瑪廿三11)。我們身為基督徒,如果又是領導,不論是在教會內或是在世俗社會裏都該有服務他人的態度。當然這種服務的態度應該是來自內心,而不是以外表形象來贏得人們的贊賞和尊敬。在教會內,我相信我們都遇見過有些人開口“贊美主”,閉口“阿肋路亞”等宗教口號或者詞匯,但是他們就是從來不去伸手幫助近人。更有些人利用信仰來達到個人的目的,比如為獲得經濟利益或社會地位。

    耶穌在福音中今天還告訴我們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領導或者別人的壞榜樣不應該讓我們放棄自己的善行或信仰。尤其是在教會團體當中,當我們看到一些負面的東西時,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活出我們自己的信仰,而不是被那些負面的事件動搖自己的信仰而遠離教會。最後讓我們借著今天的福音,努力學習去活出這份言行一致的忘我的基督之愛和無私的服務精神。愿天主祝福大家!

0 评论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甲年

8/10/2011

0 评论

 
                                                                                                                                                                                             本文部分编译自网络 
        前幾個主日的福音中,耶穌一直以葡萄園為背景給司祭長和民間的長老講比喻。今天耶穌還是講比喻,但換了故事的場地。不管是上個主日佃戶的比喻,還是這個主日國王宴請賓客的比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原來被選定的人都不配享有主人的賜予,主人會懲罰他們,並選擇其它外人來分享祂的恩賜。

        對於當時的猶太人,尤其是這些猶太領袖,他們是被天主特選的人。他們不但拒絕國王的盛情邀請,甚至還殺了國王派來的仆人。所以國王轉而邀請陌生人、其它民族、甚至是異教徒們來參加婚宴。當然而這個比喻也是講給我們聽的,而不只是針對耶穌時代的猶太領袖們。因為天主請我們參加祂聖子婚宴的邀約至今仍然有效,天主為我們領受基督產業的特選者準備了奢華並且堆滿禮品的宴席。不幸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非但沒有滿懷感激地去赴宴,反而表現的和比喻中被邀請的人一樣,不願意來。世界上任何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對我們來說都比較重要,我們的生意、我們的休閒生活等等。做生意和耕田並沒有錯呀,這些都是應該做的嘛!但是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們也會常面对這樣的選擇。其實不是我們的罪惡趕走了天主,而是我們選擇了次要的一些事情,進而忽略了天主。我們需要反省的是:我们是不是優次不分?是財富的喜樂、名譽地位的喜樂佔據了我們的心呢?还是來自天主、來自信仰的喜樂佔據著我們的心?

        福音中另一個值得分享的是一個赴宴入席的人,因為沒有穿適當的著裝而被國王逐出門外。看起來這位國王的反應好像有些過於激動,甚至是殘忍了。當然,這並不是瑪竇所要表達的重點。瑪竇願意清楚地告訴我們,成為教會內的一分子並不意味著有了救恩的保障。人們一旦接受邀請,還必須做出適當的回應。身為一位基督徒就應當有相應於基督徒的狀態,也就是必須活出福音的教導。單單被邀請參加教會的宴席是不夠的;每一個人也需要通過他的適宜回應而被揀選成為天國的子民。進入天國不是靠領洗證,而是靠我們對天主的忠誠。盡管天主的救恩是白白賜給我們的,就如國王毫無條件地邀請所有的人來參加他的婚宴,但是我們仍然應當做出適當的回應,以表達我們對天主的邀請的重視。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雖然受過洗,但是如果內心沒有真正的悔改,我們是不能留在天主的國內的。真正悔改後的基督徒,必能結出悔改的果實,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教導和價值觀。只有那些擁有類似保祿宗徒的生活態度的人,才能成為天國婚宴的永恒客人。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反躬自問:基督的信仰為我是一件喜樂的事嗎?是一件重大的事嗎?有沒有被其他東西遮蓋?另外,接受了基督信仰後,我們的生活是否發生了改變,或者說哪些地方發生了改變了呢?

0 评论

遵行天主旨意的人是有福的

8/10/2011

0 评论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网文编辑整理
    今天的福音是耶穌在向群眾講話時,有一個婦人高聲向耶穌說:“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耶穌卻說:“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11:27-28)主耶穌今天告訴我們一個基督徒信仰真諦——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那是不是瑪利亞就在這裏被貶抑了呢?很多新教徒就是這麽認為的。其實耶穌說的很清楚“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瑪利亞一生難道不都是在遵行天主的話嗎!

    昨天的玫瑰聖母慶節,福音選自路加福音的聖母領報。加碑額爾天使一見聖母就以“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向聖母問安。這份無上的恩寵,並不是白白得來。我們看聖母瑪利亞的回應:“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路1:38)這句話充份表現出瑪利亞的那份對天主完全信、服,是何等的堅定。真正是耶穌所說的:“…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的典範。 耶穌一語道出瑪利亞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原因,就是她那驚人的信德和事事承行主旨的精神和實踐。耶穌還說過:“不是凡向我說‘主啊! 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瑪7:21);也曾說過:“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瑪12:49)。的確,在歷史中可以成為耶穌肉身上的母親的,就只有聖母瑪利亞一人。但這絕不是天主教會敬禮聖母最重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從聖母從領報開始,一直走到耶穌的十字架旁,一生充滿困難和挑戰,但聖母並沒有失掉了對天主的信心和希望。就是說她一直都在聽天主的話並遵行之。她憑藉天主所賜予的恩寵和對天主完全的信賴,克服了種種困難和挑戰,參與了耶穌的救世工程和苦難,當然最後也分享了她聖子復活的光榮和喜樂。

    天主的話,我們每日都聽不少,但聽了而遵行的;又有多少呢?相反地卻經常要求天主聽我們的話:要這、要那⋯⋯諸多需求。試著效法聖母的謙遜和信服;做個耶穌所說的“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福樂自然相隨而來,無需嘮嘮叨叨地求這求那。因為當我們遵行天主旨意的時候,天主自然會把最好的白白賞賜給我們。

0 评论

別給自己找理由

7/10/2011

0 评论

 
      看聖經《創世紀》第三章14至19節,有時侯不由得有一種想為厄娃找理由或者辯解的沖動。其源於《創世紀》第三章6節的敘述。聖經上說:“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遂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且不說吃了這果子會不會死,重要的是還能知道善惡和“增加智慧。”所以厄娃吃果子是想增長智慧、分辨善惡的嘛!在意向上好像沒有違背天主旨意的意思呀,她只是想變得聰明一點而已!事實上也是,他們吃了果子以後,至少在肉身上來說並沒有立即死去,還看到了自己的裸體。看起來撒旦好像沒說謊嘛,他們是變的聰明了呀!可是他們沒有變得相似天主,而是無顏面與天主見面。
      有一個小故事,說有個人得了麻瘋病,他聽人說有一個神奇的水池可以治愈他的病。於是這個病人就一直躺在路邊,等有人把他帶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邊。但是他躺在那已經40年,卻仍然沒有向水池邁進半步。
      有一天,天使遇見了他,問道:“先生,你要不要治療麻瘋病,解除病魔?”他答說:“當然要!可是人心險惡,他們只顧自己,絕不會幫我。”
      天使聽後,再次問他:“你要不要被治愈?”麻瘋病人回答:“要,當然要啦!等我爬過去時,水可能都幹涸了。”
      天使聽了他的回答後有點生氣了,再次問他:“你到底要不要被醫治?”他說:“要!”天使回答說:“好,那麽你現在就站起來,自己走到水池邊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為自己辯解。”
      聽了天使的話後,那麻瘋病人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來,走向水池邊,用手心盛著水喝了幾口。剎那間,他那糾纏了40年的麻瘋病竟然好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經常會發生類似麻瘋病人或者厄娃的選擇。不管我們做了什麽選擇,我們也都和厄娃一樣能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是蛇哄騙了我,我才吃了。”我們常常會不經意的把自己埋沒在所謂的理由與借口當中。我們上班遲到是因為堵車,主日不參與彌撒是因為實在太忙,等等的理由。反正我們就是有理由。做事需要理由,做錯事也有理由;成功是我們的,失敗了我們也有理由。做營銷的人有句立誌語言:不為失敗找借口/理由。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少一些所謂的理由,那我們的生命也許會發生意想不到改變。
       其實問題本身並不是我們的理由如何完美,而是我們如何盡了自己的責任或者我們如何滿全了法律。面對撒旦似是而非的理由,我們要選擇是,還是非呢?

0 评论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甲年

2/10/2011

0 评论

 
        今天的福音耶穌又給司祭張長和民間長老講比喻。這幾周耶穌都在給這些人講比喻,且都以葡萄園為背景。第25主日,主人派人去雇工到葡萄園;26主日(上主日)派2兒子去葡萄工作,這周葡萄園佃戶不繳租。下周終於不在葡萄園了,國王又去滿大街請人來赴宴。29主日他們受不了了,要設法陷害耶穌。從福音的葡萄園比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部濃縮的救恩史。天主對祂揀選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希望他們能成為聖善的,並結出豐碩的好果子。可是他們卻違背天主的聖意,天主只好把這葡萄園交給那些忠於祂旨意的人。身為基督徒,我們繼承了這個來自天主的使命。我們因此都被召喚忠信地去活出基督的教導。

        大家去過大陸都知道,不管你是做火車還是逛街,黑壓壓的最多的就是人,尤其是像這周的這種長假。記得有一年過五一我在西安,那街上的人完全是擠在一起的。而我們也常常就夾雜在這些人群中間。其間我們是否曾略微的感受到一點作為基督徒的幸運。天主為什麽選擇了我,而沒有選擇我眼前的一大群人?在十三億中國人中,基督徒有多少呢?或者說在世界眾多人口中,我又算得了什麽呢?我作了什麽值得天主一再照顧?我曾經說,我要能做神父,世界上的人都可以做神父。可我現在站在講道台上輿大家分享,世界上的人又有多少做神父了呢!自己何德何能,被天主器重做一位神父呢?最後答案只有一個:靠著天主白白賞賜的恩寵。同樣,我們被邀進入教會的大家庭,也是天主白白的恩賜。天主邀請我們參與的不只是這個教會,是靈性方面的使命,祂更邀請我們在這塵世中活出彼此關懷的使命。

        基督徒都是被新選的佃戶,今天福音的故事應該在當日是希望猶太人能夠皈依,今天為我們作新佃戶的,難道不是警惕嗎?天主既如此優待我們,讓我們不要再辜負天主的恩寵,結相稱的果實,做個感恩的基督徒。如果我們不去努力和珍惜天主所賜給的恩寵和救恩,我們所有的將一切正如今天福音結束時耶穌說的:“天主的國,必由你們當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實的外邦人。”

0 评论

    關於博主

    雅各,出生、生長於中国西北。虽然有時候有點玩世不恭,但基本上是一个循規蹈矩的人。喜歡的東西很多,但又都涉獵不深。故可以說是興趣廣泛,卻一無成就,反而喜歡挑刺。

    Archives

    九月 2018
    六月 2017
    三月 2016
    六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八月 2011
    七月 2011
    六月 2011

    Categories

    全部
    圣经分享
    教会新闻CNews
    教会新闻CNews
    闲扯古今

    RSS订阅

Powered by 通过可定制的模板创建自己独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