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貝特賽達和耶路撒冷都治好過瞎子,但是巴爾提買卻和他們完全不同。貝特賽達的瞎子是別人把他帶到耶穌跟前的(谷8:22),而耶路撒冷胎生的瞎子是耶穌看見後主動過去治愈他的(若9:1)。今天的巴爾提買卻因為相信,他自己祈求耶穌讓他看見,即使是有人阻止他到耶穌跟前。耶穌在治愈貝特賽達的瞎子和耶路撒冷胎生的瞎子時都費了一番功夫,才使他們逐漸復明;而今天治好耶里哥的巴爾提買卻只用了一句話:「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因此,我們可以說是巴爾提買的信德治愈了他自己。如果他不相信耶穌可以治好他的話,結果可能又會不一樣。
聖經中不斷告訴我們要有信德,每一個人為了中悅天主,就必須生活在信德當中(希11:6);為了移山(瑪17;20)和得勝這個世界,也必須有信德(若一5:5);要接受救恩的恩寵,還須懷有信德(弗2:8)。可是在生活中,任何情況下都相信天主真的很難,因為我們無法明確天主的旨意,更無力使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心意。所以在這種不確定當中去確信天主確實不容易,但這也正是信德所在之處。有個小故事說,一個教友的孩子生了重病,醫生已宣告無望。在教堂服務的修女來為孩子覆手、祈禱,孩子病癒了。後來,那位教友的另一個孩子也得了重病,修女以同樣的方式為這孩子覆手、祈禱,但孩子還是死了。孩子的父母在痛苦中問為什麼會如此?修女說:「我們無法了解天主的旨意。我們只知道天主不會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接受祂的旨意。」
有時候我們自覺就像瞎子一樣,在黑暗中摸索甚至茫然失措,沮喪地坐在路邊。我們看不到自己所處的位置,甚至是自己的目標,我們無法分辨到底相信什麼或該做什麼。如果我們能轉向耶穌說:「主啊,叫我看見!」我們就會發現照亮自己的光。
藉著今日的彌撒聖祭,讓我們祈求天主治癒我們被世俗蒙蔽的心,讓我們用靈性的眼睛藉著信德看見光明。當我們看到光明後,我們的行動才會有方向,而不至迷失。當然了,要被治愈,就必須像巴爾提買一樣先認識自己的需要,因為只有認識自己的需要,才會迫切希望得到醫治。同時也祈求祂打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需要,還能看到別人的需要,從而能夠像耶穌對待巴爾提買那樣,關懷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毀滅了死亡,藉著福音,彰顯了不朽的生命。(參閱弟後1:10)
眾:亞肋路亞。
福音(師父!叫我看見!)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0:46-52
耶穌和他的門徒,及一大群人,從耶里哥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瞎眼的乞丐,即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坐在路旁。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就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有許多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呼叫;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人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呢!」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面前。耶穌對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瞎子說:「師父!叫我看見!」
耶穌對他說:「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去了。
——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