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屆世界移民及難民日文告
2024 年 9 月 29 日
天主與祂的子民同行
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大會第一會期於2023年10月29日閉幕。 此一會期讓我們深入了解,共議精神是教會原本的召叫。「共議精神主要彰顯在天主子民的共同旅程,也彰顯在為天國來臨而服務的不同神恩與職務之間富於成果的交流。」(《綜合報告》,引言)
把重點放在教會共議性的層面,能使教會──天主子民──重新發現自己在歷史上流徙的本質,即我們所說的:往天國「遷移」(參閱:《教會》教義憲章,49)。這也自然地使我們想到聖經出谷紀中描述以色列子民走向預許的福地之路,這從奴役走向自由的漫長旅途,預示了教會最終與主相遇的旅程。
這個時代的遷徙者像每一個時代的遷徙者一樣,我們在他們身上能看到同樣的影像──活生生的天主子民,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向永恆的家鄉。他們懷著望德踏上的旅途提醒我們,「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我們等待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從那裡降來。」(斐三 20)
聖經出谷紀中描述的場景與遷徙者的影像,有許多類似之處。現在的遷徙者與梅瑟時代的以色列人民一樣,往往也是為逃離壓迫、虐待、生活的不安全、歧視,以及因缺少發展機會而移居他國。遷徙者如同荒野中的猶太人, 在路途上也遇到許多困難:他們因飢渴而疲倦;因生活困難和疾病而筋疲力盡;因而感到絕望。
然而,出谷紀以及每一次遷徙流離的事實,基本上,是天主走在祂的子民前面,無論何時何地,都與所有子女同行。天主在祂子民中臨在,正是救恩歷史的一個保證:「上主你的天主親自與你同行,決不拋棄你,也決不離 開你」(申卅一 6)。對於那些出離埃及的人民,天主以不同的形式顯現祂 的臨在:為他們照亮路途的雲柱和火柱(參閱:出十三 21);保護約櫃的會幕,具體表示天主的臨在(參閱:出卅三 7);懸在木竿上的銅蛇,向天主子民確認天主的保護(參閱:戶廿一 8~9);瑪納和水則是天主給飢渴子 民的恩賜(參閱:出十六~十七)。上主特別喜愛以帳幕作為一種臨在的形 式。在達味治理期間,天主住在帳幕裡,而不是在會堂,這樣祂才能與祂的子民同行,「從這帳棚到那帳棚,從這會幕到那會幕。」(編上十七 5)
許多遷徙者都有這種經驗,把天主看成是旅伴、嚮導和救恩之錨。他們在動身之前就把自己交付給天主,當有需要時尋求祂。在沮喪時刻,從祂身上找到慰藉。因為有天主,他們一路上都能遇到善心的撒瑪黎雅人。他們在祈禱中向天主傾訴自己的希望。多少本聖經、福音、祈禱經文和玫瑰經, 陪伴著移民走過荒野、河流、海洋和各大洲邊境!
天主不僅與祂的子民同行,也臨在於祂的子民內,意思是說,在歷史的旅程中,天主視祂的子民如己,特別是對那些最弱小的、貧窮的,以及邊緣化的子民。因此,我們看到了天主降生成人奧蹟的延續。
正因如此,與每一位窮困中的弟兄姊妹相遇,與遷徙者的相遇,就是與基督相遇。「祂自己就這樣說過。是祂敲我們的門,祂飢餓、口渴,是外來者、 赤身露體、患病和被監禁者,要求與我們見面,渴望得到幫助」(「免於恐 懼」會議彌撒中的講道,羅馬省薩克羅法諾,2019年2月15日)。瑪竇福音第廿五章有關最後審判的章節明確地表示:「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瑪 廿五 35);又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 40)。在路途中,每一次與最小兄弟的相遇,都代表一次遇見 上主的機會;也是一次充滿救恩的時刻,因為耶穌臨在於需要我們幫助的弟兄姊妹們當中。由此可見,是窮人拯救了我們,因為是他們使我們得以遇見上主的面容。(參閱:〈第 3 屆世界窮人日文告〉,2019 年 11 月 17 日)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獻給遷徙者及難民的這一天,讓我們在祈禱中同心合意,為所有不得不離鄉背井,去尋求有尊嚴的生活條件的人們祈禱。願我們覺得是與他們一起同步,一路同道偕行,並把他們以及即將召開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託付於至聖童貞瑪利亞的轉禱──「她是天主忠信的子民 在路途上希望與安慰的標誌。」(《綜合報告》,〈沿途繼續前行〉)
祈禱文
全能的天主聖父,
我們是祢的旅途教會,
正走向天國。
我們住在自己的家鄉,
卻像是異鄉人一樣。
每一個異鄉都是我們的家鄉,
然而,在我們眼中每一個家鄉都是異鄉,
我們生活在這世上,
但我們真正的家鄉是在天上。
請祢不要讓我們在祢所賜給我們
暫居的某一塊土地上,喧賓奪主。
請幫助我們繼續前進,
與我們遷移的弟兄姊妹們同行,
前往祢為我們預備的永恆居所。
請打開我們的雙眼和我們的心懷,
好使我們每一次與貧困者的相遇,
都成為與耶穌──祢的聖子、我們的主相遇。
阿們。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5 月 24 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